在我国历史上朝代更替、诸国互相征伐吞并的事情并不少见,但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却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
在魏蜀吴三国互相攻城略地相持数十年后,整个天下却没有落入任何一国手中,最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象征着三国天下终归司马氏一族,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最后逼迫魏帝禅让,天下终于结束了纷争,进入了另一个大一统王朝——西晋。
自古以来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必将象征着盛世的到来,但西晋却是一个例外。
西晋仅仅维持了51年就被北方游牧民族所灭,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也由此到来。
这一场两晋时期的大动乱,持续了将近四百年才结束,正是在这一时期游牧民族大量内迁,全国经济中心随着东晋的建立南移,北方彻底成为了游牧民族的马场,北方的汉人也因此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
这一时期不仅带来了五胡乱华的乱世,游牧民族的内迁也使北方民族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融合。
西晋乱政,五胡乱华在我国历史上每当进入乱世,受苦的一定会是普通老百姓。在三国时期也不例外,由于数十年间的兵荒马乱,中原地区人口锐减,早就没有了汉朝时人口鼎盛的局面。
因此在魏晋时期,北方政权不断的对游牧民族实行招抚政策。
这引得许多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量内迁,数十年间已经有几百万胡人内迁至北方各地。
尤其是西北的关陇地区,也由原先汉族聚居地演变成为“汉戎参半”的格局。
西晋建立初期,司马炎为发展经济,鼓励农业生产颁布了许多政令,普通老百姓的赋税也有所降低,但天下各地的士族地主特权仍然很大,颁布的这些措施也让这些士族地主在政治和经济上获得了许多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刚刚稳定好的社会秩序再次酝酿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各个阶级为了利益的斗争十分频繁。
晋武帝司马炎吸取魏国灭亡的教训,大肆分封司马氏宗亲以此来巩固司马家的政权。
正是由于司马炎的这一项决策,为西晋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天下统一之后,司马岩逐渐骄奢淫逸,司马炎甚至荒诞到骑着羊车去临幸后妃,他的后宫嫔妃多达数万人。
这导致洛阳城中的贵族也纷纷效仿,那些达官显贵攀比成风,甚至有的贵族豪掷万两白银去吃一顿饭,完事后还嫌弃这顿饭不好,只为了显示自己十分有钱。
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也彻底荒废,完全是凭借着世家大族的特权才能登朝入仕,寒门士子再也没有通过做官逆天改命的机会。
在如此腐朽的朝廷领导下,刚刚建立的西晋立即又被拉入了万丈深渊。
司马炎死后不久,霸王之乱也拉开了序幕。
原本被分封在各地的司马皇族为了夺取中央政权,丝毫不顾及社会矛盾以及国家大义,纷纷从各地领兵相互攻伐。
“八王之乱”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赵王司马伦迫惠帝退位之后,并没有安抚天下诸王,反而开始排除异己,继续开始了奢靡的生活。
其他三位王爷心有不甘,导致三王再次起兵攻陷京城。
所谓的皇室内乱也彻底演变为天下混战,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且不可逆转,直接使得在北方休养生息数年的游牧民族得到了一次南下侵华的机会,
直接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将近三百年的乱世局面,中国彻底进入了最为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塞外的许多游牧民族也趁中原混战的机会陆陆续续建立了许多政权,五胡十六国时期正式来临。
各国割据,政权更迭公元317年,西晋残留的皇室在司马瑞的带领之下,在建邺建立了东晋,时刻准备北伐复国。
此时的北方已经彻底沦为了胡人的天下,任其肆意妄为。
公元304年,氐族人民起义军首领李雄占领了成都自立为成都王,建立了成帝国。
此时匈奴族的左贤王刘渊号称自己是以前汉朝的皇族在南郊自立为汉王建立了汉国,还追封刘禅为孝怀皇帝,以此来宣扬自己的合法性。
正是由于氐族和匈奴族的相继建立政权,正式揭开了五胡十六国的序幕。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此时天下已经到了礼乐崩坏的时期,政权的更替丝毫不顾及所谓的礼仪制度。
刘渊所建立的汉赵也被部下羯族人石勒全部吞并,史称后赵。
石勒传位给石虎之后,北方的汉人可谓是真正到达了人间炼狱。
石虎驱使四十多万汉人修建洛阳行宫,五万多汉族女子被石虎掠入禁宫肆意凌辱。
还在城墙之上悬挂汉人头颅,俨然将汉族人民当做了可以任意屠戮的奴隶一般。
有着这样的皇帝,后赵内部自然也不太平,石勒的孙子石世不能服众,很快就遭到了部下的兵变而亡。
朝中大将冉闵拥立石遵为皇帝,这是因为石遵许诺他如果当了皇帝,冉闵就是皇太子。
没想到石遵却立了自己的亲儿子为皇太子,这让冉闵愤懑不平,杀心大起。
即便石遵知道冉闵势力很大不好压制,但他仍旧想要收服冉闵,但金鳞岂是池中物,冉闵先行一步就发动了政变,杀掉了石遵,立了一个易于掌控的皇帝,不久就废帝自立,建立了冉魏政权,雄踞北方。
冉闵称帝后,为报复胡人在北方对汉人做下的罪孽,发布了一项杀胡令,这让北方的胡人政权无不畏惧,纷纷联合起来攻打冉闵。
当时北方的汉族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纷纷以诛杀胡人为荣。
北方当时可以说是“无月不战,互相为攻”,北方的胡人政权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有的还做出了举族搬迁的行为。
然而冉闵双拳难敌四手,加上腹背受敌而且得不到东晋的支持,冉魏次年就被前燕灭亡。
北方也剩下了前燕和前秦两大割据势力,与南方的东晋三分天下。
后来前秦短暂统一北方,但在倾全国之力南下攻伐东晋时却大败而归,从此前秦一蹶不振。
鲜卑以及羌族迅速叛乱,导致在北方后凉、后燕、北凉、南凉、西凉等十三个政权相继建立与覆灭,最终北魏从这些政权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北方。
南方的东晋此时也已经四分五裂,陆陆续续出现了宋、齐、梁、陈等四个国家,中国也正式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国家大一统,民族大融合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之下注定无法长久,果然不久之后北魏就被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并最终都被两方的权臣北齐和北周所取代。
尽管北齐的军事实力较强,但北周的关陇贵族集团也逐渐强盛,而且北方的大多汉人都成为了北周的主力军,反观北齐却朝政日渐混乱,国内也变得人心惶惶。
最终北周武帝领兵灭了北齐,北方再次由北周一统,并且朝中大多朝臣都是由汉人担任,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就是北周朝中重臣。
北周武帝死后,刚上位的北周静帝也彻底沦为了一个傀儡皇帝,最终逃脱不了被杨坚逼迫禅位的结局。
至此,北方彻底被隋朝取代,天下也只剩下了南方的陈国。
经过九年的休养生息之后,隋文帝下诏灭陈,杨广率军直奔建邺俘虏了陈后主,陈国就此灭亡,我国也终于结束了长达三百余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政权更迭不断,百姓叫苦连天的魏晋南北朝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淹没在了历史的滚滚车轮当中,天下再一次迎来了大一统的局面。
不得不承认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对中原王朝以及汉族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南北双方的汉族人民死亡人数高达1100多万,
最终统计的时候,汉人仅剩400~500万,可见汉族人民在长达300余年的魏晋南北朝之中遭受了多么重的苦难。
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历史迎来了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在北方割据的政权大多都学习了许多汉族文化,前秦也颁布了以儒治国的法令,基本上延续了原先中原汉族王朝治国理念。
少数民族的汉化也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十分融洽,北魏的孝文帝以及胡太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当时的鲜卑贵族几乎没有人不学习汉族礼仪,以至于在北魏后期朝堂之上汉人拥有了主导地位。
而除鲜卑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也在政权更迭当中逐渐与汉族融为一体,最终被彻底汉化。
可以说魏晋南北朝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内迁从当时来分析,确实对汉族人民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但从历史发展的大格局来看,也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