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是孰非
又是考试季,中考接着高考,所以最近由上至下从内到外都处于颇为紧张的状态,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严肃而紧张的气味。按道理说,此时应该是全社会最为和谐的时候了,然而恰恰是这个时间段出现了一些争执甚至是激烈的矛盾,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叙述。
就在这几日政府有关部门发布了通告:为了为积极到来的高考与中考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考试和休息环境,防止和减少噪声的干扰,从高考前半个月开始到中考结束这一期间,公共娱乐和体育场馆暂停开放,禁止在小区内跳广场舞,双休日与节假日停止装修,严禁使用高音喇叭,严格控制露天娱乐和集会活动,建筑工地一律停止夜间施工作业。因为考试事关千家万户,容不得半点疏忽,政府从为民办实事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作出上述规定,本来无可厚非,表明政府是重视百姓的切身利益的,然而一些百姓却不买账了,认为这是在剥夺他们的自由、限制他们的活动,因此常常有考生家长与跳广场舞或者装修的业主发生争吵甚至惊动警察的现象发生。

究竟孰是孰非?站在各自的立场似乎都有充足的理由。家有考生的家长希望周围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连鸟儿最好也能暂时停止鸣叫,因为只有这样自家的孩子才能给休息好,才能够心无旁骛地背书、做题、思考,也才能够在考场上正常甚至是超常地发挥,毕竟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对于一个人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与人生的转折,很有可能就决定了今后的人生走向。现如今竞争激烈,就业机会不多,特别是好一点的工作要求的门槛也高,要有名校的背景等。这样一来,势必要层层加码,那就要考上好一点的高中,考上双一流高校。但这些学校是需要用实力说话的,既要有过硬的成绩,还需有良好的心态和适合的环境。几年的寒窗苦读,谁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正常发挥,考出优异的成绩。自家的不利于孩子的因素家长可以做到,但别人家的自己没办法,于是乎就想为孩子争取宁静安逸的环境,这样就与他人有了冲突,觉得那些发出噪声的人没有人性、缺少同理心。

而那些发出噪声的大致是三类人:一类是跳广场舞的老大妈们。这一类也是最难缠的,因为他们对考试根本不关心,除非家中有孙儿辈参加考试的;即使有,他们也认为跳广场舞不影响学习和考试,因为她们当中上过中学的那个年代考试和平常没有什么二致,她们也没受影响,因此她们的观点是顺其自然、该干嘛干嘛,成绩的好坏绝不在这三两天。于是乎,她们要跳舞、要唱歌,要放着高音炮的音乐,她们要锻炼身体,也要活出人生的精彩、安度她们幸福的晚年。因此,对于别人的劝说与阻止,她们意见极大,跟她们说理说情是讲不通的,自恃自己是老年人倚老卖老,好多时候即使警察来了也没有办法。第二类是装修房子的业主。这类人可能也是急着想要装修好,所以希望快点装修好,或许等着下半年住进去——自家孩子上学可以更方便些;有些可能是准备装修好做婚房用的,所以他们才不会去理会什么规定的,因为他们的理由也是充分的。有些房主你去找他,他态度很好地答应不装修了,但你走之后他让工人继续做着自己的活。第三类是建筑工地,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建筑工地。大型的建筑工地一般都要赶工期,早点完工才能早点结账;早点结账就可以少付银行利息。而那些工人们也希望工程能早点交工,这样他可以继续到别的地方找活儿干,多挣点钱,因为家里的一家老小的日常开支及读书、养老还等着他每年付出的辛勤汗水。所以这些建筑工地的管理者和打工者都对缩短施工时间的禁令颇有微词,认为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打五十大板似乎也解决不了问题。你要问我站在谁的一边,我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这是因为我特殊的经历。我中考高考那会从来没有听说政府为了保障我们的学习、休息与考试作出过什么禁令来,最多时在考点外面设立警戒线罢了,更不要说有家长挤满校门口迎送我们考试了,现在想来我们那一批想要通过升学改变命运的也大多实现自己的愿望了;没能实现的并非是考试时受到了周围环境嘈杂的影响而是招生比例太低导致的。做了父亲之后,看着儿子高考前的那种紧张和忙碌,特别是很晚才入睡,那时我就希望周围不要发出什么声音来,连我自己走路都是轻轻的,喝口水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这个时代的他们上个好一点的学校更加重要,不像我那个时代不上学还有好多条路可以选择。所以说,我给不出答案,你们也不能像美国那样要求我选边站队吧!我想说的是,面对高考与中考,社会为考生提供安静、温馨的环境是必要的,让考生发挥出最佳的水平,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不必像当下这样如临大敌,倒是给了考生压力,让他们觉得这么多人都为自己做出了牺牲,考不好的话有点惭愧了。再说,考试本身就是一次人生挑战,人的成长需要经历许多复杂的环境。读者朋友们,你怎么看这件事呢?希望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