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儿子通过微信发给我一则时长近4分钟的视频,视频的主角是一个藏族小男孩,我看了之后感慨万千。
事情的原委是儿子20多天之前接到一个拍摄任务——和四川的一个团队到西藏拍摄当地的风土人情。起初听到这一消息时我还有点担心,倒不是担心他离家太远,毕竟多次孤身一人在国内外多个城市闯荡过了,而且每次都是安全地回来的;我担心的是他的身体,一则现在的西藏已经很冷了,二则西藏的海拔高,生怕他高原反应厉害。于是儿子便提前做好了身体准备和物质准备,提前三天吃了中药,吃的时候也带了一些常用药。去的当天,问他感觉怎样,他回说“还行”,我便放心了,之后也没有问过他别的什么事,因为我知道干他这一行的忙碌而辛苦。一个阶段的环境与气候的适应,他也习惯了,便到当地的街头闲逛,然后便遇到了那个藏族男孩。我也没有详细地问儿子和那个小男孩是怎么结识的,我想那个小男孩定然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真实的照相机感到新奇吧,于是问儿子能不能让他体验一下,儿子便把价格不菲的相机给那个小男孩“玩”了(为安全起见,儿子手拉着相机带的一端),他顺便拍下了这小男孩手持相机开心的情景。

点开视频,小男孩纯朴的笑脸便出现在镜头里,眼睛里满是惊奇与兴奋,那清脆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笑声感染了我。画面中小男孩兴奋地向前冲,见人就按快门(事先儿子肯定做过使用指导了),“咔嚓,咔嚓”声响不断。出现在小男孩镜头里的孩子和少年也有不少,但大多躲开了,这表明藏区的孩子们比较害羞,也或许在现实中见到相机的机会太少了;即使没有躲开的孩子们,也大多紧张而新奇地望着镜头,一如见到了怪物。
一则短短的视频让我想到了很多。山区的孩子与百姓总是那么单纯、质朴,笑容是干净的、笑声是干净的、心灵是干净的,一如西藏那蔚蓝而澄澈的天空。看到那些孩子,看到西藏的蓝天,你也会平静下来,就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到的那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面对他们,你心头的那些小九九和心理防线全然消失,我想这也是儿子愿意将那么贵重的相机给那男孩玩的原因。再想远一点,虽然说脱贫是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但即使再富,和我们这些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不小的。我们的孩子小时候什么吃的、喝的、玩的没有见过、摆弄过,连手机都快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了!可我们这些生在蜜罐中的孩子还是不满足,整体想着游戏和手机,一提作业就瞌睡,哪像那些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孩子那么容易满足,哪怕不是自己的东西能让他眼睛看看、手里拿拿就觉得开心不已。

那一则短短的视频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喜欢看那天真无邪的笑容,喜欢听那清脆嘹亮的笑声。我们的孩子整天被沉重的学业压着,眼睛里还有光亮吗?还有时间与资格开怀大笑吗?与山区的孩子们相比,我们发达地区的孩子是幸耶还是不幸?
希望儿子能继续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也祝愿藏族孩子和其他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有幸福的童年和快乐的学习时光,更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