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经过长期陈放,其内含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生物碱及芳香物质等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热化学反应,直接表现在色、香、味的变化上,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陈年白茶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茶叶颜色变深,但冲泡时叶底仍可自然开展,茶汤色泽越来越深而透亮,茶汤风味从新鲜的茶香,逐渐转向醇厚的陈年茶韵。
白茶转化本质是复杂的生化反应,要转化出滋味醇厚、香气馥郁的老白茶需要具备几个基本要素:一、要有丰富的内质基础,我们收藏白茶大多选择头春原料,茶树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休养生息,丰富的营养物质积累在头春茶芽上,经过春雨滋润,适当的光合作用,头春芽叶的物质最为丰富协调,这样的白茶耐得住时间的历练。二、要有提供转化的空间载体,白茶不炒不揉,完整的保持了茶叶细胞的完整性,各类物质有序的保持着原始状态,为后期转化提供了最佳的载体。三、要有促进转化的介质(活性酶),传统工艺白茶,工艺过程未经历高温,最大限度保持了茶叶中生物酶的活性,使得白茶在后期转化过程中可以沿着活性酶的特定路径转化,大分子类物质降解为可溶性的小分子,使得白茶越陈越香。四、要有良好的外部空间,即良好的仓储环境。白茶仓储需要在密闭的环境中,不可受潮。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容易被过度氧化,导致陈茶滋味淡薄、香气不显;如果茶叶受潮则容易霉变,产生致癌物质,不可饮用。
白茶越老越好,但不是所有的白茶都能越老越好,白茶越陈越香,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要有丰富的内质基础;二、要有提供转化的空间载体;三、要有促进转化的介质(活性酶);四、要有良好的外部空间,即良好的仓储环境。只有内质丰富,工艺正统的好白茶才值得我们耗费心力去收藏去等待。存一款好茶,存的是时光,存的是期待,更是一份岁月的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