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越陈越香机理实验

民艺工坊 2020-02-12 18:26:40

茶叶越陈越香,比较受认可的有普洱和白茶。研究发现,普洱越陈越香在于普洱陈化过程中微生物释放胞外酶,这些活性酶与普洱茶中的物质相互作用,分解出越陈越香的小分子物质。

白茶越陈越香,在于其极简的制作工艺,不炒不揉只经萎凋与干燥,保持了叶细胞相对完整的结构,同时未经高温干燥的白茶还保留了茶叶中生物酶的活性,在后期陈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大分子类物质在活性酶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得白茶越陈越香。

二者越陈越香的陈化机理,本质上都是活性酶参与下的物质变化。并非简单的氧化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基于实际需要白茶的干燥方式与温度多种多样,不同温度干燥的白茶后期转化有哪些差异呢?自2016年起,我们开始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温度干燥白茶的转化,每隔一段时间通过评审,观察记录其差异,详细内容发布于民艺工坊各平台上。今天,我们分享的是2017年8月7日立秋时节采制的寿眉,同年8月26日采用不同温度干燥处理,并及时封装密封存放于相同的仓储环境。

年前,政和几位青年茶人过来交流,我们将封存两年多的实验样品开封盲评。120°干燥的白茶有明显的火味,有朋友评价:近似岩茶的高火木香。90°干燥的白茶略带花香。46°干燥的白茶有清晰的奶油香。120°干燥的白茶经过两年多转化,火味还未褪去,滋味相对粗糙。90°与46°干燥白茶,前两泡滋味略有差异,46°干燥款奶香落水,滋味协调。第三泡90°干燥款有明显涩感,差异显现。相同的原料,不同的干燥温度,经过两年多时间转化,表现明显不同。盲评结果表明,大家都明显偏向于认可46°干燥款,具有一款优质白茶的品质特征,奶香清晰自然,滋味醇和饱满。这次的盲评结果与之前2016款实验样结论基本一致。低温干燥白茶具有明显优势,后期转化较快,香气自然,滋味醇和。

低温干燥的白茶,叶细胞结构完整,茶叶自带生物酶活性较强。后期转化过程中物质转化均衡自然。例如苦涩感重的酯型儿茶素可在水解酶作用下水解为简单儿茶素。理论上,干度达标的前提下低温白茶转化更有优势,越陈越香更加显著。实践中我们需要搜集更多的实例。2019年初,我们对2018年的牡丹王进行了一组不同温度干燥的实验,将连续观察十年,届时,实践依据将更加清晰明确。白茶越陈越香,需要干净内质厚重的原料,干净才有价值,内质厚重方抵挡得住时间;还需要到位的制作工艺,好的工艺方能最大限度激发茶叶中的内含物质与活性;还需要理想的仓储环境,只有优良的仓储才能给与白茶良好的转化环境,使得白茶越陈越香。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