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和事业的发展要在乎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你看商鞅死的多惨

文里有文化 2024-10-18 09:26:11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第二卷《商君之死》

《资治通鉴》第二卷

今天,我来记录一下第十天的读书笔记吧。

第二卷《商君之死》

原文: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前,也就是秦朝之前,中国处于诸侯割据,霸主称雄的时期,我们知道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实际上这只是当时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国,当然也有许多实力不济的小国,比如:卫国、宋国、鲁国、薛国等。所以在秦统一天下之前,整个中国大地是在大大小小诸侯的割据统治中,诸侯多了,大家就会争地盘,那么这时候最看重的就是人心向背。人心向着谁,谁就坐的稳,坐的久,甚至可以扩充自己的地盘。

所以,那个时候大家是讲人心的,谋士也是注重培养君主以仁治国的。虽然表面是战乱,百姓饱经战乱之苦,但和平的地区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才得了这么一个结论:“得人者兴,失人者崩”。这与孟子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异曲同工之妙。

释意:

商君曾经为秦国宰相,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商鞅,他叫公孙鞅,因为祖上封在商地,所以被后人称之为商鞅。其在位期间,内政严苛,用刑严酷,车裂、剜骨、宫刑都是那时候常用的刑法,所以商君不得民心。虽然商君辅佐秦国期间,向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是秦国的功臣,但是与民心相比,个人还是轻贱的,只有诛杀商君而安抚民心。最终以车裂之刑杀之,以服民心。

心得:

其实事有对错之分,人没有对错之论,因为人生虽然短暂,但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很漫长。人会犯错,但也会改错,甚至时间和性格能够纠正一个人的错误。比如,某人贪玩,喜欢玩电脑游戏,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但结婚生子后,为了照顾家庭,为了应付琐事,为了把家庭经营得当,渐渐的就不沉迷于游戏了,甚至会戒掉游戏,那咱能说他是个无所事事的慵懒之人吗?咱能说他是自由散漫的摆烂者吗?一切好的、坏的都不是永恒的,都是过渡的阶段而已。

就像本篇中所说的商君,他对国家有功,他是大大的功臣,那么他的话就是金玉良言吗?他草菅人命,用非人的刑法闹得人心惶惶也是对的吗?

总结:

今天的读书感慨触动了我的心灵,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不强了,就是吃亏太多,有些时候吃一堑长一智,但有些时候还需要自己大度一些。久而久之,我们的大度却给别人养成了一味索取的习惯。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这句话,从正确的角度来看,就是为人正派,积极,乐于助人的人总能够一步步通达,而思想阴暗的人总是举步维艰,因为他们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和扶持。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时候我们帮助了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反而对方会说我们傻,他们觉得我们是可以屡屡占便宜的资源。因此,做人需要智慧,现代社会帮助人实际上也需要有所回馈,除去财物,至少要求对方有感恩的心,否则,我们会觉得约帮助越孤独。

我就有这样一种经历: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甚至是小学同桌。在我的心里,人际交往是有等级的,最亲近的是父母、弟兄,其次是同学,再次才是社会上交往的朋友。因为同学是从小玩到大的,可以说是光屁股长大的,这种人际关系,虽然没有血缘,但是却是无话不谈,可以暴露缺点和弱点的真弟兄。但是结婚之后,我们渐渐的没有了往来。我不知道因为什么,有些关系长时间不联系,就逐渐寡淡了,根本不必因为什么。但是这个同学我曾经帮助过他,所以我的心里会纠结,会放不下。为什么曾经互相帮助的情分,如今会形同陌路?是这种事情伤了我的心。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或许得人不在乎曾经的帮助,而在乎现在的自我。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