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价值
南海对于我国来说可以说是一片特殊的海域,它具有多种丰富的价值。首先它是被公认为世界四大海洋油气中心之一。不完全估计石油储量最多有300亿t,占世界1/4以上。天然气也可以达到200000亿m³。
南海海底还有许多沉积物,这些可不是废物,它们包含着例如锰矿等金属矿产,只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开发。从位置上来看,南海还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1/3的全球航运都得经过这里。可以说货运量仅次于霍尔木兹海峡。
南海地处于中国,印度,东南亚三大世界市场的中间,是连接我国与东南亚,非洲等国家的重要地带。南海地区还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地带之一,它属于广东南海区经济区。2023年,全年GDP就可以达到3900多亿。
在南海中央有一个中沙大环礁。它是南海最大的世界级环礁,同样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在大环礁的周围有着世界级的天然渔场,渔业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金枪鱼,旗鱼,剑鱼,他们都是比较贵的鱼,可以供应高端市场,每年可捕获50万吨以上。可以说整个大环礁的鱼类储备量非常巨大,仅仅高价值鱼类具有超过100万t。
同样中沙大环礁周边区域也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周边海域最高可有5亿t石油和21000m³的天然气储量。这些资源虽然没有被开采,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依赖,有助于打破国外垄断。
中沙大环礁作为南海的核心区域还是欧亚海运贸易航线上的重要节点。在不久的将来,如果进行大量的填海造陆工程,其海上枢纽站的作用会体现的更加明显。它能够承担世界90%的海运贸易转运分销任务,在促进区域贸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往来产生重要影响。
除此之外,中沙大环礁还和南海许多岛屿一样拥有非常优美的海岛环境以及丰富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如果合理开发这里也可以建成世界级别的海洋高端旅游目的地。
中沙大环礁除了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还蕴藏着铜矿,铁矿,贝壳灰岩等矿产资源。例如还发现了厚达四五米的富钴结壳资源,这种物资非常稀有,它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半导体和航空航天领域。
可以说中沙大环礁还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控制这一航运通道不仅能够以点带面,掌控整个南海的经济命脉,还能够在当地建设南海战区的前沿防范阵地,提高我国南海边境线的区域防范能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战略保障。
在中沙大环礁中有一个响当当的岛屿,那就是黄岩岛,它是整个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地理位置距离菲律宾吕宋岛只有200多公里,被誉为我国南海的门户要塞。它还控制着台湾海峡南端以及太平洋进入南海的通道。
与其他小岛相比,黄岩岛的面积是其中最大、最平整的,具备建设大的港口以及机场等条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经过合理开发,能够建设成南海重要的交通枢纽点。
二、收回过程
可以说中国对中沙大环礁的主权所有也是符合国际法的。二战结束之后,中国就根据当时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回了被日本侵占的领土,其中就包括南海诸岛。1947年中国还公布了一份南海诸岛位置略图,其中标注了中国队南海各地区的主权所属。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菲律宾开始针对黄岩岛挑起争端。一开始他们提出对这一岛屿的主权要求,后来驱赶中国渔船,毁坏我国主权标志,同时进行多次挑衅行为。甚至在1998年有一次无故扣押了我国渔民长达半年时间。
到了2012年,菲律宾的海军又准备在黄岩岛附近扣押前来捕鱼的渔民。这一次终于爆发了中国和菲律宾的对峙。当时我国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派出了许多海军舰艇和海警船,立马驱赶了菲律宾的船只,维护了我国对岛屿的控制权。至此以后,我国也逐步加强了对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甚至整个南海的海上巡逻,加强海域管控。
与此同时,还将中沙大环礁进一步发达了海南省的三沙市管辖范围,使当地的行政管理区域更加明确。之后我国还制定了常态化的巡逻制度,例如进行船只巡航渔业管理,生态保护,使得我国对周边海域的主权所有更加明晰。
可以说黄岩岛的争端表面上是中非南海中的其实是中美军事力量在南海地区的博弈。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想通过联合军演或者自由航行明里暗里支持菲律宾,以便进一步挑战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毕竟一个小小的菲律宾是不值一提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在南海的军事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美国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受到了压制。
在可见的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对中沙大环礁的管理开发。在对外关系当中也始终坚持和平合作的原则,希望能够和南海周边国家和谐相处,稳定发展。我国也有信心将南海地区建成未来重要的战略支点和经济中心。
三、国际大都市
作为南海的最大的世界级岛礁,中沙大环礁有望在未来建成一个享誉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但这一项工程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从整体来看,中沙大环礁的开发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长期的政策框架。还要精准定位,要以维护国家主权,海洋权益为基础,同时兼顾到生态发展,经济建设,军事建设等方面。还需要当地政府进行相关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科技研发投入,以便为中沙大环礁的城市建设提供产业化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
从当地条件来看,中沙大环礁平均水深只有15m,有的浅的地方只有9m,非常适合进行填海造陆工程,一方面这些潜水的地形降低了工程开发的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更好的形成大规模的填海造路范围。
尤其当前填海工程技术日益发展,有助于在当地形成可供大量居民居住发展的陆地。另外还可以在岛的周围建设更多现代化的港口和机场,构建出更加完善的海上交通网络,将中沙大环礁建立成一个延续欧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的交通枢纽中转站。
在国际大都市的建设过程中,还应当注重能源开发问题。例如可以构建更多的风力太阳能发电站,为整个岛屿间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同时为了解决淡水供应问题,还要建设海水淡化厂和雨水收集系统。至于网络通讯则可以铺设海底光缆,建设更多的5g网络信号站,使通信覆盖更加广泛。
在大都市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开发多种优势资源,例如要充分利用周边渔业资源,建设更加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建设渔业加工基地,合理利用鱼类资源。与此同时还应当遵循国际上对海洋资源利用的一般性规定。合理开发周围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城市化发展供能,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外部能源进口消耗的依赖。
尤其是要着重利用中沙大环礁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海洋生态系统,构建起更加高端的、高品质的海洋度假区。还可以打造海洋博物馆和特色化的生态旅游项目,形成类似东方夏威夷的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当地旅游开发还可以参考海南三亚亚龙湾,蜈支洲岛等成熟的海滩度假区建设项目。利用当地清澈的海水和细腻的沙滩开发各种特色化水上运动项目,吸引全世界的潜水爱好者前来游玩。还可以结合当地南海的海洋生态,历史文化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项目内容,例如进行海洋历史遗迹展示、海洋科考还有珊瑚保护等内容。
同时要想在国际上打开知名度,必须全方位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引进国际上非常成熟,知名的酒店品牌,打造起更高端的旅游度假区和酒店群,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提高游客的体验感。还要发挥地理位置枢纽的价值,为当地人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中转业务。
最后,应当建设现代化的居住区、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合理规划人口规模,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确保城市的稳定和安全。同时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举办海洋文化节等活动。
通过以上策略,中沙大环礁有望在未来成为集经济、军事、生态和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为我国的海洋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中沙群岛:隐伏在海下的暗沙群.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网.
[2]菲律宾想抢我黄岩岛 外交部发言人严正驳斥(附图).新浪网.
[3]国际法院官网澄清:南海仲裁案与其无关.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