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皇帝年幼登基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规律。同时,宦官与外戚专权也成为了东汉末年一个极具特色的政治格局。

但当年幼帝王登基与宦官、外戚干政碰撞到一起时,必定诞生动荡不堪的结局。
8岁的刘缵登基了,但等待他的并不是什么少年雄主、大展宏图,而是如履薄冰的生活。
本以为结束了宦官专权,必定会在大臣的相伴之下迎来新的盛世,八岁的刘缵也表现出了与以往几任皇帝不同的气度。
正当群臣们准备迎接新时代时,9岁的刘缵生命戛然而止。
他死在了自己曾经直呼跋扈将军那人的手中。

一个8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又能有什么样的威胁,可跋扈将军偏偏要选择置其于死地。
8岁质帝前的政治格局东汉只有短短195年的历史,但却经历了14位帝王。
由此可见,每位帝王在位的时间并不长,特别是后面几任君主,在位的时间都能以天计算。
刘缵是第10皇,位于前面的第8、9皇对他影响比较大。

这三代帝王并非出自一脉,皇位都是白白得来的。
八皇顺帝刘保,应该算是后面几位君王当中在位时间最长、最有作为的一人。
他在位的时候,或许最能拿得出手的成绩是关于科举制度,经他的手封建王朝科举制度算是有了一个雏形。
这份功绩足以让刘保名垂史册,但他还有另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于东汉末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登上皇位的时候,不过才10岁,在位的时间足有19年。这19年当中,他干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清除了东汉末期宦官干政的恶习。

他虽然依托宦官得以登基,更是依托宦官夺回了权利,可他得权之后对宦官采取了限制乃至排挤的态度。
如此,顺帝一朝宦官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更是排除了干政、专政的弊端。
可这位皇帝驾崩的时候实在太年轻了,只有29岁,用英年早逝来形容都不为过。
他的死除了英年早逝的影响以外,还由于没有子嗣导致皇位出现了动荡。
最终,在皇后梁氏的干预之下,选择了只有1岁的旁支冲帝继位,这便是第9皇。

1岁还是个婴儿,襁褓当中嗷嗷待哺的年纪已经成为了新皇,但这位新皇的命也好不到哪里去,仅仅过了几个月就夭折了。
梁氏当了太后没几天,现在已经升级成太皇太后了。
皇帝的选择权依然掌握在梁氏手中,这一次她又从旁支当中物色了一个人选。
8岁的刘缵出现了,之所以选他,还是因为好操控,毕竟,一个孩子懂什么,又有什么野心呢?
刘缵虽然不懂什么,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王朝面前。

太皇太后梁氏现在已权倾朝野了,宦官被打下去了,但外戚干政的势头却冒了出来。
她的哥哥梁冀成为了朝堂之上炙手可热的人物,且此人飞扬跋扈,无恶不作。
8岁真的什么也不懂吗?被人摆弄坐在皇座之上的刘缵,每日要迎接百官的朝贺。当所有官员通通下跪之后,只有梁冀一人独站朝廷之上,而且身负宝剑。
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无论放在哪一朝哪一代都是要诛灭九族的大罪过,可朝堂已经被梁冀这个外戚把持,任谁也不敢说话。

纵是太尉李固满心愤怒也状告无门,哪怕他联合所有人倒梁也无济于事。
此情此景对于朝臣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但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却是一场赤裸裸的恐吓。
刘缵别看只有8岁,但他的心性恐怕不输8岁时期的刘弗陵、玄烨等人。
眼看梁冀在朝堂之上为所欲为,刘缵毫不掩饰的喊出了“此乃跋扈将军是也”这样的话语。
或是警告,或是愤怒。从一个孩子口中说出这句话,本应无伤大雅,可梁冀却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回去之后,立即着手开始整治小皇帝。
梁冀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飞扬跋扈,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明白自己的处境。
小皇帝此时还小,有他在小皇帝还翻不出什么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必将会亲政。
现在刘缵都有如此心性,恐怕将来也不会弱于顺帝刘保。
与其背诵挨宰,不如提前动手。凭借着梁氏一族把持朝政的便利,相信可以选择一个更听话、更小的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梁冀本身就是混迹于勾栏瓦舍的流氓,飞黄腾达之后没有忘记心狠手辣的本性,有了想法之后立即开始行动。
他将毒药给了皇帝的近侍,让他拌在了刘缵爱吃的煮饼当中,然后,当着他的面给小皇帝喂了下去。
此时李固赶到宫中救驾,腹痛难忍的小皇帝只求一杯清水便可活下去,但这一要求被梁冀无情的拒绝了。
纵使李固想反抗也无济于事,最后,小皇帝只能在痛苦挣扎当中死去。
结语跋扈将军最终坐实了自己的跋扈之名,8岁的小皇帝也用自己的性命诠释了皇帝这份高危职业。

从刘缵之后,东汉的几位末代皇帝全部处在了被玩弄的地步,或许对于8岁的刘缵来说,提前解脱未必不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