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奎想来一场翻版西安事变,李宗仁迟迟不动手,老蒋轻易脱逃

历史画中画 2025-03-27 08:58:53

进入1949年,全国的形势一片大好,但蒋介石个人的形势却变得一塌糊涂。

不仅在正面战场上损兵折将,就连在后方政坛上,蒋介石也不得不被迫退居幕后。

这些已经令他颜面扫地了,可更大的危险也紧随而后,国民党内部反蒋势力准备来一场翻版西安事变。

不仅要扣押蒋介石,甚至还要做的更激进,要了他的命。

当这份行动计划放在李宗仁面前时,他迟疑了,也正是他的迟疑,令蒋介石轻易脱逃从而改变了局势。

桂系逼宫的场景历历在目,蒋介石虽然不甘不愿地交出了政府大权,可军队指挥权依然牢牢握在老蒋的手中。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任谁都别想染指。

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张发奎得了一个陆军总司令的职位,但这个职位能够指挥的兵吗仅仅限于一个伙房班。

当时的国防部次长秦德纯曾经公然取笑过张华奎,声称他的总司令只有一个空皮囊。

这样的话不绝于耳,张发奎内心当中也恨意十足。

不仅张发奎苦恼不已,就连李宗仁、白崇禧也叫苦不迭。

李宗仁虽然得了一个总统的位置,可他的心腹白崇禧却在湖南被我军追的狼狈不堪。

桂军主力在这场战斗当中也损失不小,第7军和四野交上了火,但桂军又怎会是我军的对手。

更何况他们的给养还不足中央军的1/3,老蒋把白崇禧派到湖南就是想借我军之手打压桂系,甚至消灭桂系。

同样粤军也好不到哪里去,福州沦陷的消息,蒋介石足足封锁了3天才通报广州,等到广东防线迅速组织起来时已经为时晚矣,粤军也只能被消磨殆尽。

前面忙的不可开交,后面的老蒋也没闲着。他把中央银行的350万黄金全部打包运往了台湾。

前面战场败的再凄惨,老蒋也有底牌,除了军队指挥权以外,他在福建还隐藏了20个师。

这些师全部是美械装备师,对于正面战场,即使把20个师投入进去也是杯水车薪,所以这20个师也被老蒋弄到了台湾,准备反攻大陆用。

胡琏的十二兵团成了金门的守军,而陈诚则按照老蒋的指令在台湾苦心经营,为他打造栖身之地,20万兵马也整训完毕。

至于毛人凤更是领取了重要的任务,不仅要对我方展开秘密情报工作就连他们内部也不例外。

李宗仁的办公室里,就有毛人凤安装的窃听设备,毛人凤的胆子能够大到何种程度?

他敢在李宗仁使用的派克笔当中安装了窃听器,李宗仁的一言一句全部被毛人凤探听到。

老蒋的如意算盘打的响,可苦了李宗仁与张发奎,两人要兵无兵,要钱无钱,只能替老蒋在台前顶着骂名。

广州的天气异常炎热,9月的高温烧不透李宗仁心中的寒意。

薛岳这个省主席不听李松仁的调遣,余汉谋的绥靖公署更是为所欲为,只有一个张发奎还愿意与自己走得近一些。

也正是张发奎把那份扣押蒋介石的报告放到了李宗仁的办公桌上,在张发奎喋喋不休的言语当中,毛人凤得知了张发奎的计划。

派克笔源源不断的输送来了最新的情报,张发奎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岂不知老蒋对此早有应对之策。

此时的老将距离张发奎与李宗仁的指挥部不远,陈济堂公馆成了蒋介石临时的栖身之所。

张发奎主张立即派两个警卫连拿下东山梅村,扣押蒋介石乃至将其制裁,从而把失去的军权、政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样,局势或许还有扭转的机会,但李宗仁望着孙中山遗像迟迟没有动作。

急得张发奎来回踱步,反复说明利害关系,可李宗仁就是不为所动。

最终,李宗仁无奈叹息一生之后,放弃了这次行动的计划,这让张发奎气的不行,直言李宗仁是竖子,不足与谋。

而蒋介石也丝毫不担心,胸有成竹的断定这场鸿门宴不会成功,西安事变不会再来第二次,自己的性命更是有保障的。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