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武圣关羽的战死令人感慨万千。虽然说关羽战败有个人因素,但是关羽的这次战败,并不能要了他的命。
而关羽父子之所以在麦城被杀,还有一个人要被追责的,那就是刘备的长子刘封。
当得知关将军战死之后,刘备痛哭流涕。虽然刘备向来被人们指责为“伪善”,但是刘、关、张三兄弟之间的感情令人羡慕。
事已至此,蜀汉之中与此事有关的人都逃不了干系,诸葛亮的一句话,让刘备立刻就赐死了刘封。
刘封在这次战斗中犯了什么错?刘备真的该杀他吗?
在《三国志·刘封传》中刘封原名应该是叫寇封的,因为他是当地寇将军家的孩子。
因为父亲战死,家道中落,他只能去投奔自己的舅舅,也就是长沙郡的一个刘氏宗亲。当初刘备在荆州投靠刘表,正巧遇到了这个孩子。
此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岁了,但是膝下无子,他担心自己死后断了香火,于是便提出收养这个孩子为义子。
这个小孩的舅舅自然是十分同意,当时的刘备虽然只能依附于刘表,但是他刘豫州的大名也挺响亮,从此寇封改名刘封,当了刘备的儿子,而且还是长子。
而在《三国演义》里,刘封并不是在荆州遇到的刘备,而是在后来的樊城。
关羽和张飞使用徐庶的计策赶走了曹仁,还占领了樊城。当时在樊城当县令的是刘泌,他的原型也就是《三国志》中那位姓刘的舅舅。
曹仁被赶走之后,刘备入主樊城,刘泌带人前来迎接。当时刘备就看到他身后跟着一位少年,气宇轩昂,很是不凡,不过当时刘备急着进城,并没有多问。
后来刘备和刘泌参加庆功宴的时候,刘备再次注意到了这个少年。
刘备跟刘泌喝酒的时候,“炊事班班长”给他们端菜,一不小心有块肉掉地上了。
刘备并没有在意,但是这个少年随手就把这块肉捡了起来,扔到嘴里吃掉了。刘备看见这事之后,越来越喜欢这个少年,于是就跟刘泌谈论起来。
趁这个机会,刘备将刘封收为了义子。
后来刘备还跟刘封说起此事,刘备问刘封:“之前你为什么不责备下人,而是将肉捡起来吃掉呢?”
刘封回答说:“一米一粟一块肉,都是百姓们的劳作,身为官吏,更应该爱惜,不能浪费。还有那些随军的士兵,他们平日里也很劳累,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惩罚他?”
刘备自己就是以“仁义”出名,又听到刘封这么说,自然是十分高兴。
后来炊事班的那些士兵得知此事后,特地为刘封做了一种中间夹糖夹豆沙的炸肉,只为报答之前的恩情。
现如今在襄樊地区,依然能吃到这道名叫“夹沙甜肉”的菜。
刘封当了刘备的养子之后,跟着刘备四处征战,立下了不少战功。
刘备出兵帮刘璋的忙时,刘封已经二十岁了,跟着诸葛亮攻打益州,因此被刘备提拔为中郎将。
刘备帮着保护汉中时,刘备派出刘封出阵,把曹操的将领给打败了。
曹操气得大骂:“卖鞋的!只会让你这假儿子出阵,等我让我家真儿子来打你!”
由此可见,刘封在当时虽然说不如关羽、赵云这种顶级武将,但其实力也能算得上是猛将了。
后来曹操放弃攻打汉中,带兵撤退。刘备立刻让刘封与孟达乘胜追击,占领了上庸。
孟达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墙头草,他最开始是刘璋的人,后来才投降于刘备。
所以刘备并不是很信任他,他让刘封与孟达一块去,其实并不是让他们俩搭档,而是派刘封看着点孟达,别让孟达跑了。
刘封与孟达一起攻下了上庸,但其实并不是打下来的,是镇守上庸的申耽、申仪自己投降了。刘备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让他们俩留在了上庸。
因为上庸的申耽、申仪并没有死,如果不留下两人看着的话,他俩很有可能再次反叛。
在刘备于汉中大胜曹操的同时,关羽也在荆州攻打樊城,而且关羽还利用地理优势,水淹七军,活捉了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斩杀了宁死不降的庞德。
此时守在樊城的曹仁瑟瑟发抖,他这城里只有几千人马,能撑到徐晃带着援军赶到吗?
此时在洛阳的曹操也很急,他给樊城派去的援兵这么快就被关羽给收拾了,现在已经无兵可派了。
如果关羽拿下了樊城,那么襄樊之地就相当于全丢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蜀汉大军就能轻松攻到洛阳,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把曹操吓得想迁都。
不过,司马懿给曹操出了一招,立刻就解了曹操的燃眉之急,那就是让孙权去偷袭关羽。
此时关羽的注意力都在樊城这边,想来孙权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当曹操派人将此事告诉孙权后,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孙权立刻就找吕蒙来开会,商量着怎么偷袭荆州。
其实关羽也并不是没有防备,他也时刻在关注着后方的消息。留守老家的糜芳和傅士仁都是老臣了,糜芳还是刘备的小舅子,所以关羽很信任他们俩。
如果东吴有动作,关羽立刻就能带兵返回,保护荆州的安全。能完成这事的前提条件是糜芳和傅士仁能坚守城池。
坚守城池其实并不难完成,首先,公安和江陵这两座城都是被加固后的,不是那么好攻破的。其次,吕蒙他们是白衣渡江,根本没有什么攻城的重武器。
说好听了叫“白衣渡江”,说难听了就是“伪装成平民百姓偷袭”,他们不可能奇袭还带重武器。
因此,只要傅士仁和糜芳能把消息传给关羽,后来的麻烦事本不会发生。但是糜芳和傅士仁这俩人不战而降,直接将城池拱手让出。
关羽得知消息后急忙往回赶,但是他回防的速度肯定没有这俩人投降的速度快啊,于是荆州就这么丢了。
荆州丢了之后,关羽自然不能再回去了,他现在只能是往西撤,去找刘备的大部队。
但是他只有这一条路,曹操和孙权他们都知道关羽要往哪里走,因此关羽的西撤路肯定不好走,想必已经被堵上了。
在向西撤退的时候,关羽知道自己这趟恐怕是凶多吉少,必须请求援助。
他派人去了成都寻找刘备,但是路途十分遥远,刘备也是爱莫能助。
但是蜀汉也不是没有离他近的,不久前占领了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就离得不远,而且他们手下还有数万兵马,如果他们能出兵救援,关羽就能脱险。
于是关羽派出了廖化前往上庸,去找刘封他们求救。廖化骑上刚吃饱的好马,一刻也不敢停地直奔上庸。
上庸城内的两人其实已经收到过一封信了,也是关羽送来的。之前关羽攻打樊城太慢了,于是他就让刘封带点人过来帮忙。
但是刘封编了理由没去,关羽也没说什么,毕竟当时他们是主动的一方。但是现在关羽已经危在旦夕,刘封当时就要带兵前去帮忙。
但是就当他即将出门的时候,孟达把他拦住了。刘封很奇怪,他问孟达:“你拦着我干什么?我二叔被困了,我要去救他。”
孟达却劝他冷静:“如今孙权大军已经占领荆州九郡,就剩下一个小小的麦城,而且后面还有曹操几十万大军追着,只带我们这点人去,那不是去送死吗?”
但是刘封很急,他说:“关将军是我叔父,总不能坐视不管吧?”
孟达呵呵冷笑,他告诉刘封:“你把关羽当叔父看,但是人家关羽可不一定拿你当侄子。”于是孟达就告诉了刘封一个“秘密”。
当初刘备想将寇封收为义子时,关羽就不怎么同意。不久前刘备占据益州,称汉中王,又开始选择太子。
刘备跑去问诸葛亮:“先生觉得我立哪个儿子为太子比较好?”
诸葛亮并不想掺和此事,他就跟刘备说:“这是主公的家事,我不便多嘴,您去问问家里人如何?”
刘备心想:我哪里来的家里人?就只剩下两位结拜兄弟了。
于是刘备就给关羽写了信,问问关羽的意见。关羽在给刘备信中写道:“刘封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把他送到上庸这种偏远地方就行了。”
在《诗经》里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诗句,就说刘封是养子,不是亲生的,不能将他放在继承人的范围里。
其实关羽在给刘备的信件中,不太可能会写这样的话。而且就算真的写了,关羽这话说得也没毛病,当时看来确实如此。
而且孟达还说这事所有人都知道,就刘封不知道了。但是刘备又不傻,这种涉及立嗣的敏感话题,他会让所有人都知道吗?这显然不可能。
因此孟达这话就是在蒙骗刘封,他还给刘封出了主意:“你就跟关羽说这上庸城内有事,刚刚占领,局势不稳,还不能离开。”
刘封还真就信了他的鬼话,没有出兵救援关羽。刘封动脑子想想,只要他能出兵救下关羽,不但能与关羽搞好关系,还能跟刘备搞好关系。
就算他因为救下关羽而把上庸丢了,那又怎样,刘备肯定不会因为这事责怪他的。所以当时他就是昏了头,被孟达给骗了。
后来孟达果然投靠魏国,上庸也丢了,刘封也被赶回了成都。刘备对刘封的表现十分气愤,诸葛亮对刘备说:“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刘备立刻心领神会,找理由将刘封赐死了。在刘备的心里,可能丢一座城没什么,但是刘封不出兵导致关羽牺牲,刘备就不可能让他活着。再加上诸葛亮这句话,刘封也就只能安心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