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天祥更忠,比岳飞还冤,为大明续命两百年,下场却无比凄凉

佳霖谈历史 2023-02-20 21:31:01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明王朝送走了它的缔造者——朱元璋。

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早已注定。

就在同一年,浙江钱塘县太平里(今杭州市上城区祠堂巷)的一户普通家庭,一个男孩呱呱落地。

这个孩子便是未来拯救大明王朝的于谦。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由于明英宗朱祁镇和权阉王振的骚操作,二十万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明英宗也在此战中沦为俘虏。

悲剧发生时,驻守怀来的明军目睹了整个过程。

出了这么大的事,没人敢隐瞒消息。

所以,怀来守将当天便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通报回京。

八月十六日,京师方面收到消息,举朝震动,人心惶惶。

八月十八日,为了稳定人心,孙太后任命英宗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召集朝臣商议战守大计。

现如今瓦剌兵锋正盛,不日就会打到北京城下。而京城三大营又在土木堡全军覆灭,这该如何是好?

朱祁钰把问题抛给大臣,指望大臣们出主意。

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大臣们此时竟然纷纷号啕大哭,整个朝堂瞬间哭成一片。

如此一幕,搞得朱祁钰手足无措,呆若木鸡。

哭哭啼啼一阵之后,一些人渐渐恢复了理智,开始发表意见。

自负才学过人的翰林院侍讲徐有贞首先发言:“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

意思就是说,我夜观天象,对照历数,发现如今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

徐有贞说完,不少人立即附和,纷纷表示形势危急,如果困守京城,援军不至,大明危矣!

主张逃跑的官员七嘴八舌,动摇人心,这让司礼监太监金英非常不满。

金英当场喝骂道:“若南迁,圣驾(明英宗)在口外,谁去迎回?祖宗山陵宫阙谁来守护?”

比起徐有贞之流,身为宦官的金英明显更有骨气。

不过,明朝此时的困境并不是守不守京城,打不打这仗。而是怎么打,由谁来指挥?

大道理谁都会说,问题是谁能扛起这个千斤重担?

金英行不行?不行,他只是个太监,没有任何军旅经验,哪里会打仗。

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站了出来。

于谦首先在朝堂上挑明立场:“建议南迁者,该杀!”

难道你们忘了当年北宋南迁的教训吗?

难道你们想让大明只剩下半壁江山吗?

如果我们撤退了,宗庙社稷怎么办?黎民百姓怎么办?

现如今,我们应该殉国忘身,舍生取义,死守北京城!

一番怒吼后,于谦随即表态:宁正而毙,不苟而全!我愿意扛起这个千斤重担!

于谦的发言,震醒了朝堂上的官员。

资历最老的吏部尚书王直,以及时任翰林院修撰的商辂(明朝唯一的三元及第)等人也表态支持。

在这些国之栋梁的影响下,原本举棋不定的朱祁钰也挑明立场,国家兴亡,我愿意与京城共存亡。

当天,朱祁钰以监国身份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授予其先斩后奏之权,全权负责指挥北京保卫战。

八月十九日,于谦临危受命,召开了军事会议。

在会议上,大家望着一副烂摊子,均是一脸愁容。

英宗带走了京师三大营,现如今的北京,虽然还有十万兵马,但这些兵马大多是预备役和后勤部队,战斗力很弱。

而比之战斗力问题,更大的麻烦还在于装备和粮草。

由于武器装备和粮草都被京师三大营带走了,此时京城守军,惨到几个人共用一把刀,一杆枪。

盔甲也只有几千副,还不及兵力的十分之一。

粮草问题亦是如此。

当时的北京城内没有粮草,京城东郊的通州倒是有数百万担粮食储备。

但由于居庸关外已经出现了瓦剌军。大家不清楚敌人什么时候发动攻击,也不清楚居庸关守军能坚持多久。

万一守不住,瓦剌骑兵两天就能杀到通州。

很多人信心不足,担心粮草会被劫走,因此建议一把火烧掉通州的储粮。

对此,于谦坚决不同意。

于谦认为不攻自溃是兵家大忌,敌人还没进攻呢,我们就先自乱阵脚,还怎么保卫京城?

为了稳定人心,于谦随即上书,请求朱祁钰下令,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增援京师。

于谦的这一建议,朱祁钰当然不会拒绝,这时候谁会拒绝让外地的军队进京勤王呢?

所以,朝廷的调兵命令很快便下发到各地。

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

不过,虽然朱祁钰的命令是下达了,但具体能不能落实,还是要看实际操作。

也就是看于谦的实际操作。

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于谦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废寝忘食,与时间赛跑,主持并完成了五件大事。

哪五件事呢?

第一,派人到各地练兵。

先前朝廷下旨,征调两京、河南的数千备操军,山东、南直隶的四千余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的三万六千运粮军进京勤王。

但只靠这些兵力还不够。为了增加兵力,于谦委派监察御史白圭等官员前往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招募民壮,进行应急训练,以备补充。

后来各地增援纷纷抵达,京城兵力也激增至二十余万,形成了兵力数量上对于瓦剌军队的优势。

不过,这二十多万大军中的精锐并不多,大约只有六万正规军。此时明军的整体战力仍然堪忧。

第二,发动群众,改革军制。

由于军队的整体战力并不乐观,于谦命人传檄京城周围州县和山西、河北等地,要求这些地方的民众拿起武器,视情况打击瓦剌军队,切断其后路。

在发动群众的同时,于谦还改革了军制,将传统的“三大营”改为十个团营,并裁汰了一部分老弱残兵,从剩余军士中重新挑选余丁、舍人、工匠、火夫、守门军兵进行训练。使其能适应未来防御作战的需要。

后来,于谦又临时抽调京城内的木匠、瓦匠、石匠,将这些人统一编成工程队,一面加固北京城墙,一面大量收集砖石、木材、石灰、工具等物资备用。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军备战,明军兵精粮足,士气大振,战斗力有明显提升。

第三,抓紧时间打造兵器。

鉴于军队缺少兵器的问题,于谦命令工部加紧赶制盔甲、武器,并命令南京方面拿出三分之二的库存兵器,紧急调往北京。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了尽快筹集兵器,宣府总兵杨洪、庸关巡守都指挥同知杨俊,冒着瓦剌军袭击的风险,带人从土木堡收集到了明军溃败时丢弃的头盔9000余项、甲5000余件;火枪1.1万余杆、火铳2万多只,火箭44万枚、火炮800余门。

这些搜集来的装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军的装备荒。

第四,不拘一格降人才。

土木堡之战后,很多突围逃回的明军官兵因害怕因战败而被问罪,没有回京报到,选择了藏匿。

于谦得知情况后,认为这些人虽然打了败仗,但都是精锐,完全可以利用起来,便请朱祁钰下旨,赦免土木堡之战中的军士。

在赦免的同时,还有奖励:凡是重回军中者,一律赏银二两、布二匹。

后来,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于谦还向朝廷上书,要求启用了一批有罪的将领。

如先前在阳和口被瓦剌军打得全军覆灭的都督同知石亨,以及先前因为征安南失利而被明宣宗贬为庶民的老将王通等人。

朱祁钰对于谦的这一建议再次采纳,于是石亨等人便得到了重新启用。

影视剧中的石亨

第五,解决粮草问题。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军队的命根子,必须赶紧把通州的储粮运到北京。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于谦先以官府名义,征用五百辆大车。

同时,动员百姓及官兵家属、亲友自备车辆,前往通州,日夜不停地向京城运粮,运费由官府支付,能运多少算多少,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

至于剩下的粮草,于谦想到了一个妙招,就是交由外地勤王军队负责。

所有受召勤王的军队,皆预支半年军饷,但朝廷现在没钱,军饷以粮食形式发放。

想一次性拿到半年的军饷吗?那就先去通州取粮,然后再入京。

常言道,重赏之下有勇夫。在朝廷的政策鼓励下,北京至通州间的运粮队伍川流不息,昼夜往返。不几天工夫,通州的几百万石粮食就全部运进京城并储备了起来。

京城有了足可以吃一年的粮草,军心随即大振,民心也得到稳定。

事实证明,人与人之间就是有区别。

缺兵、少粮、兵器匮乏,人心涣散。这么一副烂摊子,如果交给一个庸才负责,必然还是烂摊子。

但交给于谦负责,他只用一个月就能把问题一一解决,并且处理得井井有条。

北京保卫战的备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与此同时,朝堂之上的一场政治风暴也即将到来。

八月二十三日,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上奏:“王振祸国殃民,害得皇上身陷敌营,如此恶行,不灭族不足以平民愤!”

陈镒的慷慨陈词,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点燃了满朝文武对王振怒火。

一时之间,朝堂上乱了起来,大臣们纷纷上奏,争相向朱祁钰弹劾王振。

此时的朱祁钰,还不是皇帝,他只是监国,也就是代明英宗行职权而已。

见到这个阵势,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

杀了王振同党,灭了王振全族,很容易,也就是一道旨意的事。

可问题是,王振是明英宗的心腹,其党羽也是英宗的心腹。而此时的英宗,虽然被瓦剌人俘虏了,但他依旧是明朝的合法皇帝。朱祁钰只是监国,他怎么敢擅自处理英宗留在朝中的心腹呢?

由于不敢下这道命令,于是朱祁钰便在朝堂上打起了太极,表示:“百官暂且出宫待命,此事今后再议。”

再议?开什么玩笑!

见朱祁钰犹豫不决,百官们怒了,纷纷表示既然已经撕破脸皮,就没有回头路可走。现在王振虽然死了,但他的同党还在继续操纵朝政。如果不处理这帮人,今天在场表态的官员,事后必会遭到报复。

反正总是一死,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拥立郕王朱祁钰做皇帝!

就在当天,百官们挥起拳头,打死了王振的心腹马顺、毛贵、王长等人。并将这些人的尸体拖到大殿上,威胁朱祁钰表态。

见到如此疯狂的一幕,朱祁钰怂了。

他也想做皇帝,可这个皇位哪是自己想坐就能坐的?

最起码,也得先问问孙太后的意见吧?

可明英宗朱祁镇是孙太后的亲儿子啊,老太太怎么可能答应这种事。

思考再三,朱祁钰决定不做这个出头鸟。他在百官咒骂王振党羽时,悄悄起身,打算逃回后宫,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如果当时朱祁钰跑了,在场闹事的大臣们就完蛋了。

因为被大臣们打死马顺是锦衣卫指挥使(明朝唯一一个在朝堂上被文官群殴打死的锦衣卫指挥使)。而锦衣卫指挥使可不一般职务,百官当众打死马顺,这是死罪!通通都要砍脑袋。

马顺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他手下的锦衣卫要想收拾在场的文官,还是很轻松的。

而在场的大臣们,此时也是集体智商掉线,均未能意识到危险正在降临。

关键时刻,于谦又一次成为拯救者。

在百官们七嘴八舌时,于谦保持着清醒头脑,他很清楚,现在绝不能让朱祁钰溜走。

于是,就在朱祁钰准备开溜时,于谦一个箭步,冲到朱祁钰面前,拉住他的衣袖,并大声说道:“王振罪当诛九族,马顺是王振的余党,其罪也该死,请殿下下令,赦免百官无罪!”

于谦响亮的声音,惊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顿时间,大家的智商恢复,纷纷要求朱祁钰表态。

面对这种不给个说法就无法收场的情况,朱祁钰很明白,今天自己必须挑明立场,否则局势将无法稳定。

无奈之下,朱祁钰只好壮着胆子,当众宣布了马顺等人的罪行,并宣布在场官员无罪。

下达这道命令后,朱祁钰等于是与哥哥明英宗开战了。他此时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也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

八月二十八日,大臣们纷纷上书,请孙太后改立朱祁钰为帝,遥尊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

大臣们此次上书,是有备而来。

因为明英宗被俘后,曾被瓦剌首领也先押到宣府城下,要求守将杨洪开城出迎。而英宗对此不敢违抗,竟然照办,落了个“叫门天子”的骂名。

由此,大臣们便纷纷进言:“社稷为重,君为轻”,表示现在的英宗,已经成为瓦剌军攻城略地的政治工具,不适合再继续做皇帝了。

孙太后其实也是明事理的人,她虽然在乎儿子的安危,但她更在乎大明江山的安危。

最终,在百官的上书下,孙太后同意了让朱祁钰即位。

九月初六,朱祁钰正式即位,改元景泰,是为明代宗。

而当明代宗即位后,明英宗的皇帝身份便随即失效,只能被称为太上皇了,失去了他曾经拥有的一切。

明朝改立新君时,也先依旧带着肉票明英宗四处“叫门”。

虽然此时的英宗已经不是皇帝了,但太上皇也是皇上,也先可不愿意放弃这个宝贝。

九月二十二日,继试图让宣府守军开门投降失败后,也先又带着英宗来到大同城下。

大同守将郭登是个心思活络的将领,见也先前来,他一面假意奉承,表面上尽量满足也先的要求,一面派“夜不收”出城(夜不收即明朝间谍),打算从瓦剌军营中抢回明英宗。

当天晚上,郭登派出的“夜不收”已经与英宗身边的锦衣卫校尉袁彬联系上了,正准备行动,欲趁夜将英宗带回大同城中。

但在关键时刻,英宗竟然怂了,不敢跟着走,此事也只能作罢。

今夜有五个夜不收来,密请爷爷石佛寺去,待他寻不见时,便乘间入城去......此危事,使不得。先在土木时不曾死,我命在天,若万一不虞,如何好?——《北征事迹》

九月二十八日,也先知道了这件事,心想自己带着英宗在边境瞎转悠,一点成果没有,也不是个事,便下令全军杀向居庸关,继而直捣明朝的心脏北京城。

居庸关

十月初一,瓦剌军主力经宣府进攻居庸关,遭到明军的顽强抵抗。

见居庸关防御严密,也先命大将阿剌知院继续攻城,然后亲率数万精兵经蔚州进攻紫荆关。

当时镇守紫荆关的明朝将领叫韩青,此人是条硬汉。

在战斗期间,由于准备不足,明军被打得节节败退。韩青为了鼓舞士气,舞动帅旗,率领百余骑兵驰骋冲突,与瓦剌军硬生生的血战四个多小时之久。最后在瓦剌军的围攻之下,拒绝投降,引刀自刎,壮烈殉国。

韩青战死后,右副都御史孙祥接过了指挥权。

相比韩青,孙祥只是文官。但在战场上,孙祥的表现却一点也不输武将。

在孙祥的率领下,驻守紫荆关的明军残兵借助地利优势,顽强阻挡了瓦剌军的攻势。

然而,就在瓦剌军队对紫荆关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叫喜宁的太监(土木堡之变时被俘)主动找到也先,表示可以带领瓦剌军走小路,绕开明军防线。

就这样,一支瓦剌军在喜宁的引导下,走小路绕到了明军防线背后,与主力前后夹击,攻破了紫荆关。

城破之后,孙祥率残部在巷战中力战殉国。瓦剌军则长驱直入,于十月十一日进抵北京城郊的卢沟桥。

得知瓦剌军打到了眼皮子底下,于谦召集众将领开会。

在会议上,石亨首先发言,他提议收兵入城,禁闭九门,依托北京的城池与瓦剌军作战。

石亨的提议,得到了很多将领的赞同。众人纷纷表示:咱们的主力尚且打不过人家,就凭京城现在的二三流部队,怎么可能与瓦剌军野战?倒不如坚壁清野,重兵守城,等瓦剌军疲惫粮尽,自然就走了。

不过,于谦并不同意众人收兵入城的建议。

于谦认为,从八月下旬开始,经过五十多天的准备,京城的防卫其实已经基本完善了,军士们也经历了严格训练,士气正盛,都是摩拳擦掌,等待着瓦剌军的到来。

如果我们这时候禁闭九门,将兵力全部放在城内,示弱于敌,不仅会使敌人更猖狂,还会严重挫伤己方士气,

要知道,此时大明的南方也不稳定。

西南有苗民造反,东南有邓茂七起义,广东地区也出现了叛乱。

京城方面此时若不能做出表率,必然后患无穷。

于谦此时是主帅,权威已立,加之他说的也有道理,因而众人便没有反驳。

见无人反对,于谦吸了一口气,大声发布了北京保卫战的第一条命令:大军全部开出九门之外,列阵应敌!

确定了作战方略,于谦随即又发布第二道命令:九门为京城门户,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现分派诸将守护,如有丢失者,立斩!

西直门由指挥同知刘聚负责;

阜成门由镇远侯顾兴祖负责;

宣武门由都指挥汤节负责;

正阳门由都指挥李端负责;

崇文门由左军都督佥事刘得新负责;

朝阳门由武进伯朱瑛负责;

东直门由广宁伯刘安负责;

安定门由后军都督府右都督陶瑾负责;

至于最重要的德胜门,由我于谦负责。

安排完九门守将后,于谦又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众将率军出城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斩!

听到这道不留后路的命令,所有人都意识到,于大人是真的豁出去了。

如果接下来的战斗不能取胜,必死无疑!大家只有死战退敌,方有生路。

就在于谦排兵布阵时,先前帮助瓦剌军攻破紫荆关的卖国贼喜宁又出来作妖,他向也先进献了一条毒计:将部队驻扎于西直门外,然后派人通报守门的明军,你们的太上皇在这里,如果想要,就让于谦亲自前来接回去。

喜宁的这招,毒辣之处就在于把明英宗放在了战场上的显眼位置,并公开通知明朝派大人物前来迎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于谦前去谈判,也先就可以狮子大开口,向明朝索要钱财和利益,甚至还可以趁机扣押于谦,迫使明朝开城投降。

如果于谦不来谈判,也先也可以借此昭告天下,指责明朝胆小无礼,竟然连自己的太上皇都不要了,借机动摇明军士气。

面对也先稳赚不赔的诡计,于谦豁出去了,老子连命都不要了,还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

随后,于谦一面派出两个六品小官前去谈判,以此羞辱也先。你小小瓦剌,也就只配让我大明的六品小官接待;一面统一官兵思想,让人对明军将士宣讲“社稷为重,君为轻”的道理,不要被瓦剌人的诡计动摇了战斗信念。

就这样,也先的诱骗阴谋被于谦粉碎。

见毒计不奏效,受到羞辱的也先大怒,表示第二天就攻打德胜门,就拿于谦开刀。

于谦,你洗好了脑袋等着我明天来取!

面对也先的军事恐吓,于谦也不怵,当天晚上就派出两路明军主动出击,斩杀数百瓦剌军,使军威大振。

十月十三日,也先命自己的弟弟孛罗率一万瓦剌骑兵攻打德胜门。

见瓦剌军行动,于谦穿戴整齐,跃马出城,指挥参战官兵在城外列阵,并下令关闭德胜门。

随后,于谦命都督范广率神机营在城外民房内埋伏,并派出少数骑兵与瓦剌军接触,佯装战败,诱敌深入。

作为一统草原的枭雄,也先其实很轻松就能看穿明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但估计是自负心理作祟,也先认为于谦只是一介书生,并不懂打仗。

于是,也先上当了,坐视孛罗率领的一万瓦剌军这就么一头扎进了明军的埋伏圈。

结果,在明军神机营的火器齐发下,孛罗当场被乱枪打死,当时一同被打死的还有平章卯那孩等数千瓦剌军将士。

瓦剌军在德胜门吃了大亏,原本也先应该立即停止进攻,待重新整顿人马之后再战。

但亲弟弟被打死了,这口恶气实在咽不下。于是,也先又亲自率军攻打西直门。

西直门在德胜门的西侧,守将是刘聚,副将叫孙镗。

见也先亲自前来,孙镗率军迎战,打败瓦剌军的先头部队。

但也先也不是善茬,见孙镗不好对付,也先命令部队向西北方向且战且退,引诱孙镗孤军深入。

孙镗不知有诈,率队追击,结果遭到瓦剌军围攻。

一场恶战下来,明军死伤惨重,孙镗尽力拼杀,率残部退到西直门下,并对着城头喊话:我已支持不住,请打开城门,放我军入城休整!

开战之前,于谦早有命令: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如有敢擅自放入城者,斩!

驻守西直门的给事中程信不敢抗命,只好一面指挥城上的守军发炮轰击瓦剌军,一面对着城下的孙镗喊话。

大意就是说,我知道孙将军你很辛苦,但是上级早有命令,我现在不能放你入城。希望你多多努力,其实只要你打退敌人,就可以进城了。

见程信不开门,孙镗也只好抱着必死之决心继续战斗。

可是西直门外的明军早就精疲力竭,已经无力再战了。

眼瞅着孙镗就要战死之际,协助于谦驻守德胜门的石亨在关键时刻赶来援助。

此前在阳和口,石亨被也先打得全军覆灭。

这场败仗,石亨丢人丢到了姥姥家,沦为同僚笑柄,让他憋了一口气。

现在终于有报仇雪耻的机会,石亨便带着侄子石彪奋勇杀敌,朝着瓦剌军发动猛攻。

也先得知石亨来了,大呼不妙。

瓦剌军与孙镗大战,也是死伤惨重,精疲力竭。

见大军不宜再战,也先只好下令撤退,第一天的战斗也就此结束。

当天晚上,回到大营的也先复盘了白天的战斗。

他意识到,明军的主力在北京城北。城南的军力相对较薄弱。

于是到了第二天,也先便把攻击目标改为北京城外,西南方向的彰义门。

注意,也先攻打的彰义门,不是嘉靖年间扩建北京外城后修筑的广宁门(民间俗称彰义门),而是金中都时期的十三座城门之一。

众所周知,金中都城早在宋代就被蒙古军夷为平地了。

因此,此时的彰义门,其实是明军设在城外的一个前突据点。

得知瓦剌军围攻彰义门,于谦命守军将城外的街巷堵塞,并在重要的地带埋伏好神铳手、短枪手,又派兵在彰义门外迎战。

战斗打响后,驻守彰义门的明军分为前中后三队。

前队先用火枪、火铳射击瓦剌军,待前队填充弹药时,位于中间的明军弓弩手压阵跟入,继续射击。

在明军远程武器的打击下,瓦剌骑兵如同被割的韭菜,成片成片的倒下。

可是,就在瓦剌骑兵坚持不住,正准备后撤之际,位于队伍最后面的骑兵为了抢攻,差点坏了大事。

当时,主管后队骑兵的监军太监见瓦剌军有溃退迹象,心想自己要是不赶紧参战,就捞不着功劳了。

于是,这个监军太监便不顾战斗阵型,指挥骑兵争先恐后地向前突击。

结果骑兵这么一冲,直接冲散了前面两队的阵型,致使现场一片混乱。

瓦剌军见明军莫名其妙的乱成一团,也没有犹豫,立即杀了个回马枪,将明军打得大败,并用乱箭射死了彰义门的明军指挥官武兴。

随后,瓦剌军乘势反击,一直追到德胜门外。

万幸的是,在危急关头,城外的老百姓纷纷登上房顶,以砖石迎战瓦剌军,缠住了瓦剌军。

趁此机会,于谦派兵增援,这才打退了瓦剌军的反扑。

连续两天的战斗都没能占到便宜,也先彻底坐不住了。

此时的形势,对瓦剌军极为不利。

一方面,宣府总兵杨洪,辽东副总兵焦礼,正分别率两万人马日夜兼程赶来北京。

这四万明军可都是边军精锐,不好对付。

另一方面,阿剌知院仍未攻取居庸关,瓦剌军主力无法就近撤退。

再一方面,进攻辽东的脱脱不花一直没有进展,也不向也先汇报情况。

这个脱脱不花是也先父亲脱欢扶持的蒙古大汗,据说是元顺帝的后裔。

也先一统漠北草原后,原本想自己做大汗,但又担心东蒙古诸部不服,便只好继续拥戴黄金家族出身的脱脱不花。想着利用这个傀儡,统治蒙古诸部。

可是,脱脱不花也不是好欺负的人。即位之后,他以蒙古大汗身份,招兵买马,渐渐摆脱了也先的控制。

此次入侵明朝,也先与脱脱不花便是以会盟的形式联合作战。

也就是说,脱脱不花是单独领兵作战,不受也先的遥控指挥。

现在脱脱不花在外线,想撤退,随时都可以。而也先在明朝的腹地,处于被包围之势。也先这要是万一出个三长两短,江山岂不是要被脱脱不花夺去了?

鉴于这种不利形势,尽管也先很不愿意,但他也没有选择,只好下令退兵,指挥五万瓦剌军由良乡(今北京市房山东北)向紫荆关撤退。

十月十五日,于谦得知瓦剌军撤退的消息,急令石亨、范广率军追击。

与之同时,由宣府增援而来的杨洪也加入追击队伍。

十月十六日,石亨在清风店(今河北易县西)追上瓦剌军。

也先见石亨追得太紧,实在无法摆脱,只好重整队形,下令转身迎战。

但此时的瓦剌军,军心已经涣散。而与之对阵的明军,则是士气旺盛。

在石亨的率领下,明军以死伤三千余人的代价,击杀和俘虏了瓦剌军一万多人。

同一天,范广、杨洪也分别在固安、霸州击败瓦剌军,抢回了一些被瓦剌军掠夺的物资。

十月十七日,心态炸裂的也先指挥瓦剌军仓皇撤出紫荆关,不久退往关外。

得知主力退回关外,攻打居庸关的阿剌知院赶紧下令撤退。居庸关守将罗通下令追击,三战三捷,打死不少瓦剌军。

十月二十日,也先和阿剌知院皆被明军击退的消息传到辽东,脱脱不花大惊,不仅也下达撤退命令,还在不给也先打招呼的情况下,遣使进贡,单方面与明朝议和。

至此,进攻明朝的多路瓦剌军均被击退,北京保卫战也就此结束。

北京保卫战是明朝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如果此战失败,导致京城失陷,继而丢掉半壁江山,大明王朝的国运必会因此改变,历史也必然会被改写。

但万幸的是,就在明军主力于土木堡被歼,皇帝被俘,京城兵力不足,且士气全无的情况下,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带领一群残兵败将击退强敌,强行逆转国运,不仅挽救了大明王朝,同时还令也先的威信一落千丈,瓦剌也由此陷入了内斗之中,国力日渐衰竭。

然而,为明朝立下大功,一生只知谋国,不知谋身的于谦,下场却极为凄凉。

景泰元年(1450年),明朝通过谈判,迎回了被俘一年的明英宗。

七年后的正月十六,当年主张南逃的徐有贞、太监曹吉祥,深受于谦信任的石亨,以及张辅的弟弟张軏、张輗等人,趁着明代宗病重,又未册立太子之际,发动“夺门之变”,协助英宗复辟。

英宗重登大宝的当天,下旨重赏了石亨、徐有贞等复辟功臣,随即又下旨,逮捕了于谦以及吏部尚书王文、户部尚书陈循、工部尚书江渊、刑部尚书俞士悦,司礼监太监王诚、张永等人。

于谦被捕之前,手掌兵权,如果他想做点什么,以防不测,他显然是有机会的。

但他没有做这种准备,因为他是个饱读圣贤书的文人士大夫,他受到的教育,不允许他做出这种事。

在于谦十二岁时,他曾写过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四十多年过去,于谦还是那个于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当年的信念。宁可粉身碎骨,也要留清白在人间。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

八年前,他挺身而出,拼死挽救这座京城。

八年后,他在这座自己拼死保卫的城池下,得到了自己最后的结局——斩决,全家流放。其子于冕发配山西龙门,于冕妻邵氏发配山海关。

据《明史·于谦传》的记载,在下旨处决于谦之前,英宗很犹豫,他认为"于谦实有功",如果杀死于谦,会给自己背上杀害功臣的骂名。

但徐有贞却在此时进言:"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

意思就是说,你朱祁镇此时如果不杀掉于谦,树立一个阴谋集团的典型,向举国上下表明“夺门之变”的被迫性和正义性,你复辟的合法性就不复存在。

正是这句话正中英宗下怀,让其下定了杀死于谦的决心。

然而,《明史》对英宗与徐有贞对话的记载,出自于谦儿子于冕撰写的《先肃愍公行状》。

而《先肃愍公行状》所记载的内容,其实是孤证。与明代流传至今的诸多史料都有内容上的冲突。

比如在焦竑(万历十七年状元)所著的《国朝献征录》中,就记载"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出自石亨和张軏之口,而非徐有贞。

至于英宗所说的"于谦实有功",则根本没有记载。

余闻故老云:英庙持于王狱辞未下,石亨偕张軏面奏曰:“陛下不杀谦等,今日之事何名?”上意遂决。忌嫉之徒乃谓出自公口,冤哉。初犹有知其诬者。——《国朝献征录》

还比如在《皇明从信录》中,也记载提议杀于谦的是张軏,徐有贞的态度则是“犹豫”。

先是于谦等下狱,徐有贞犹豫,张軏言曰:“不杀谦等,今日无名’, 狱遂决。”——明·陈建《皇明从信录》

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资料可以证明,在杀害于谦这件事上,英宗从来没有犹豫过,也从来没有后悔过!

反倒是徐有贞的态度很犹豫,并不希望于谦死。

明英宗死后,即位的明宪宗朱见深下旨为于谦平反,并表示平反乃英宗遗诏。

既然朝廷定了调,于冕也只能昧着良心为英宗说好话,将罪过通通推卸给徐有贞。

而清朝史官编写《明史》时,照搬了于冕的记述,洗白了明英宗。

十几年前,当年明月曾用“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是一个好人”来评价明英宗。

这属于睁着眼睛说瞎话。

在明朝危急时刻,于谦力挽狂澜,领导军民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朱祁镇复辟后,就算他再怎么不爽,也不能杀害对国家,对社稷有大功的人。心里要是实在有一口恶气,可以罢官夺职,可以长期监禁,但杀人,就显得太小心眼了,是非不分。

现实中,你在一个人惹大麻烦的时候,尽心尽力帮忙擦屁股。他缓过来后,不对你感恩戴德也就算了,还反手干掉你,故意挖坑黑你,你能说这样的人是好人吗?

所以,明英宗朱祁镇这个人,既不是好皇帝,也远远称不上是好人。

至少在杀害于谦等一众功臣,以及流放功臣家属这件事上,明英宗就是个妥妥的人渣,败尽了自己仅存的一点人品。

于谦被冤杀后,按例应该抄家。可当抄家的锦衣卫到于谦家里清查财产时,却发现根本没有搜查的必要。

因为于谦的家里,除了明代宗赏赐的蟒袍和宝剑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外,可谓是家无余财。

景泰年间,于谦的权势极大,大到了明代宗都曾一度担心他会造反。

鼓钟鸣,群臣百官入贺。景皇帝闻钟鼓声,问左右云:“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复辟录》

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于谦要想贪污,给子孙留点家当,简直易如反掌。

可是,于谦为官多年,一个铜板也未贪污过。

见到这一幕,负责抄家的锦衣卫顿感自惭形秽,选择安静地离开。

于大人的一生,清正廉洁、坦坦荡荡,抄这位国之栋梁的家,就算是一贯嚣张的锦衣卫,也怕遭报应。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