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国家纪检委官网公布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根据纪检委官网公布的数据: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83.4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23.1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50.2万件。
另外仅仅是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就立案22万件。
其中立案省部级干部13人、厅局级干部1037人、县处级干部8285人、乡科级干部2.7万人;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万人。
此外还处分18.5万人,其中党纪处分13.9万人、政务处分6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14人,厅局级干部910人,县处级干部7216人,乡科级干部2.3万人,一般干部2.4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3万人。

看完这些数据,我们立刻想到两点内容。
第一、当前的腐败触目惊心。大家都知道,目前在各级行政机构当中腐败分子很严重,从各级部门到乡镇一级,再到村一级,各种腐败现象很多。
但没想到这些腐败行为竟然如此的庞大,尤其是基层的腐化更是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仅仅是一个季度就有2.7万乡科级干部被立案,还有1.9万村支书和村主任被立案。

这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包括镇、乡、民族乡在内的乡级行政机构总共是38710个左右,如此算来醒来,平均每0.7个乡镇就有一名乡科级干部被立案调查。
另外,根据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23年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总共有477915个行政村,这意味着平均每25个村当中就有一个村的村支书或者村主任被立案。
而且大家要看清楚了,这只是针对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也就是三个月内的数据,如果把这个时间拉到一整年,或者过去几年,那这个数据会更加庞大。
从中可以看出,目前贪腐真的无处不在。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就纳闷了,这几年我国的反腐力度非常大,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腐败分子的存在呢?
首先大家要弄这个概念被立案并不代表着他们一定贪腐,至于是否构成贪腐行为,要等纪检部门深入调查之后才知道最终的结论。
但可以肯定的,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这些被立案调查的干部当中,大多数都是被举报的,如果他们本身没有问题,不至于被举报,更不会被立案。
所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被立案的这些人当中,肯定有很多人确实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这些人肯定会被处置的。

至于为什么这些人这么贪腐,我们只能说在利益面前,很多人完全忘记了党纪国法。
尤其是对一些基层干部,乡镇一级以及村一级的干部,很多人都没有法律意识,更没有底线,很多人都是唯利是图,为所欲为。
就拿村干部来说,很多村干部都是天高皇帝远,在本村他们就是一言堂,涉及到很多资金的分配中村干部都有很大的话语权。
比如现在很多地方对于危房改造都有资金补贴,而一些村干部在审核的过程当中可能在私底下索要回扣,比如申请2万要给他们几千块钱。
再比如建房的时候需要各种审批,第一层就需要村委会的审批,这时候很多村委干部就可能找各种借口卡让村民交一定的好处才给你申报上去。
还有一个贪腐重灾区就是农村资金的使用,这些资金包括低保资金,水利建设资金,农田建设资金,扶贫基金,产业基金等等,这里面每一个都是很肥的肉。
但在这些支农资金当中,有多少是真正用在农村发展、农民改善生活的事情上呢?其实很多都是被一些村干部通过各种各样的理由私自吞掉了,真正落到村民手中,让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力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不过对于这些村干部来说,他们吃肉的时候很爽,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吃得太撑了,迟早会露馅的,到时被立案调查肯定是最终的结局,有很多人甚至会被开除党籍或者移送司法机构。

最近十几年我国的反腐力度非常大,无论是苍蝇还是老虎都一起拍。
而国家的反腐意志之所以非常坚定,其实有多种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杜绝各种腐败行为防范财政资金的滥用。
最近几年很多地方的财政支出都非常紧张,而这种财政紧张的背后其实很多资金都被贪腐了或浪费了,如果没有这种贪腐行为,很多资金能够合理使用,地方的财政资金或许就不会那么紧张。
所以想要解决地方财政压力的问题,加大反腐力度,防范财政资金滥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解决思路。
另一方面只有不断的反腐,打击各种腐败行为才能取信于民。
中国是14亿人的中国,并不是只有少数干部的中国,但现实当中很多干部却利用手中的权力干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这让众多居民非常愤怒,如果不严厉打击这种腐败行为,势必会引起广大居民的不满情绪,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
所以国家时时刻刻都在高压反腐,只有不断地清除这些腐败分子才能树立党和国家的威信,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总之,腐败行为害国害己害人,国家绝对是0容忍的,对那些腐败分子,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管是在任的还是卸任的,哪怕是离退休人员,只要有过腐败行为,一旦被查出来,谁都逃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