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的国家政策变更:中俄关系发生变化,国家对外政策值得研究

孙碧说历史 2023-07-18 20:03:58

康熙的对外关系政策区别于以往各个朝代,中俄关系,源远流长,在中俄关系史上,十七世纪后期至十八世纪初期,即中国皇帝康熙在位时期(1662-1722年)的中俄关系在中俄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此以前,尽管中国早已是闻名世界的泱泱大国,俄国也曾慕名前来探究,但中俄两国并未建立密切的关系,俄国人不甚了解中国,中国人也不太清楚俄国。

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的对俄政策,关于康熙的对俄关系政策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赵士国在《康熙时期中俄关系述论》一文中从中俄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来分析康熙的对俄政策,同时也阐述了不同的对外政策对两国之间关系的影响。

张雪峰在《康熙时期的中俄关系》中把康熙皇帝的对俄政策,归纳为军事反击和外交谈判相结合,围绕两次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谈判来论述康熙的对外关系政策。

这两位作者基本上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展开论述,对政策影响的论述仅局限于对当时两国关系的影响,笔者将纵观康熙朝对外关系政策的特点,深刻分析其政策对以后朝代中俄关系的影响,以及后世的对外关系政策制定的影响。

朱红霞在《简论康熙皇帝对西学的态度》一文中举了具体的史实来诠释康熙对外来科技和宗教的政策,但是作者认为康熙对西学的举措并非积极倡导,他无论对外来文化怎样感兴趣,都是为了借助西学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西学只是康熙的御用品而已。

作者的意图不是肯定康熙鼓励臣民学习外来文化、发展本国的科学技术和探究西方社会与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而只是利用各种可能的因素来证明清朝之顺天应民,以控驭汉族士大夫,维护和巩固他的政治统治。

笔者将站在一个与作者不同的立场,来探析康熙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和政策,客观评价其效果和作用,对其历史意义阐述自己的观点。

席泽宗的《论康熙科学政策的失误》一文非常有意义和价值:其一,一改大多数学者肯定康熙爱好外来科技、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在科技方面成绩卓著的看法,观点新颖;指出康熙有-系列的对外科学政策的失误;其二,将中国科技滑坡的问题聚焦于康熙,视角独特网。

作者能以今人开放的眼光,怀着对中国科技振兴的高度责任感,对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深切忧虑,反思康熙的对外科技政策,很有现实意义,但是笔者认为不能让康熙对近代中国科学落伍承担过多的责任。

综述:康熙和他的行政政策受到历代学者的关注,从现有的研究康熙及其思想政策来看,大多是单纯地研究其用人政策、宗教政策,而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系统地研究治国政策的很少,也很少有人专门分析过康熙朝国家体制的特殊性及康熙维护其所施行的政策,期望通过笔者的努力,从一个新的角度打开突破口,进一步丰富康熙及其行政政策研究体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