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老妪在美国去世,遗体放置一个月无人认领,登报寻人,竟是陈独秀幼女!

正史笔记 2023-09-29 21:30:44

1970年的一个雨夜,广州珠江口有一位50多岁、披头散发、遍体鳞伤的女子,用一只汽车轮胎和几个空油桶,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漂江过海,偷渡香港……

这位女子,就是陈独秀与第二位妻子高君曼1912年所生的女儿陈子美。陈子美在十二三岁时,她的父母陈独秀与高君曼就协议分居。这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紧张阶段,陈独秀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子美很少能见到父亲。

后来,陈子美同她的第一个丈夫张国祥相识、定亲、结婚时,母亲高君曼已经病逝,她的婚事是由外婆做主定下的。

1932年10月15日夜,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押往南京。陈子美曾带着丈夫张国祥到狱中去探望陈独秀。张国祥生于1902年,比子美大10岁,出身于菜农家庭,后来念书,此时正在银行和旅行社供职,家境不错。不知为什么,陈独秀对女儿的这桩婚事并不十分赞许,为此父女俩还在狱中争吵起来。

子美长得很漂亮,热情洒脱,逗人喜爱。少女情窦初开,爱张国祥爱得纯情而又热烈。而张国祥认识子美前已经结婚。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二女儿张树德出生后,家庭经济拮据,子美始知丈夫已有妻室子女。于是与张国祥大吵并要与之离婚,张国祥无奈,只得与原妻蔡氏离婚。然而蔡氏离婚不离家。子美顾大局,只得忍受着,但他们的家庭生活仍然笼罩着一层阴影,常有争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京失陷,子美一家避难重庆。次年8月,陈独秀偕同少妻潘兰珍及三子陈松年一家,避难江津。江津与重庆毗邻,交通又比较方便,子美多次要去江津看望父亲,但张国祥却死活不让她去。子美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性格倔强、刚烈,本来对父亲就存在某些芥蒂,感情淡薄,丈夫张国祥又不让去,她也就不再坚持了。

1939年5月,日本飞机对陪都重庆实施战略大轰炸时,子美一家险遭不幸,于是匆匆逃离重庆到香港,在香港小住后,子美一家又取道回上海。不久,子美与张国祥的感情彻底破裂,带着四个儿女另租房分居,无限痛苦。然而,命运之神似乎与她作对,她的长女张树仪不幸一跤摔坏了右腿,生活使得她更加难以煎熬,对丈夫张国祥怨恨万分。于是她带着子女到南京住在下关,过着像她母亲当年带着她与弟弟独居南京那般辛酸、穷愁的生活。

子美一直提出要与张国祥离婚,但张国祥拖着不办。直到抗战胜利后,她才与张国祥正式断绝关系。然而,张国祥不给她及其子女的生活费,一个弱女子哪能养得起4个儿女?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子美只得忍痛割爱,丢下亲生儿女,毅然离去……

陈子美忧愁、无奈,含泪独身乘车,又悄悄返回上海,隐居下来。后来,她凭着一手妇产科的医术,在一家医院谋得助产士一职,过着默默孤独的生活。不久,她又结识了李焕照先生,并同他结了婚,生有两个儿子。此时,人民解放军开始大进攻,国民党政权已摇摇欲坠,上海形势十分吃紧,许多有钱人家纷纷逃往台湾和香港,子美与李焕照无力出走,只得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解放后,子美仍在上海当妇产科医生。但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陈子美只得隐其父亲陈独秀之名。除了组织上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她是陈独秀的女儿。她对与前夫、后夫所生的子女,从不提起他们的外祖父陈独秀,以免增加子女的政治压力,子女也不知道外祖父就是赫赫有名的陈独秀。直到她与前夫张国祥所生子女,陆续升学和参军工作,在填写履历表时,为对组织忠诚,前夫张国祥才不得不告诉子女,他们的外祖父就是陈独秀,同时,他们的子女才知道还有一个舅舅在香港。这给天真、单纯的子女,笼罩上一层深重的政治阴影,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

1956年,子美和李焕照全家迁居广州,虽然政治运动连连,但他们力做“良民”,未遭到什么政治冲击。但史无前例的烈火,还是烧到了他们身上。陈子美遭受了种种折磨,同时,她的丈夫李焕照又被抓去坐牢。这样,她实在无法过下去了,就把身上剩下的钱和首饰给了渔民,然后绑在汽车轮胎上,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香港,几经飘落,后又去加拿大,居住在华人区。她先在华人开的医院里当产科医生,后又与人合开了产科医院。她的医道高明,很受华人的欢迎。

2004年2月底的一天,陈子美突发疾病被送到了纽约的一家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她最终还是于4月14日下午离开了人世,享年93岁。由于身边没有亲人,陈子美的遗体在医院太平间放了一个月都无人认领,最后还登上了报纸。

5月下旬,陈子美和李焕照的大儿子李大可在国内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致电美国那边母亲的朋友。手续办好后,李大可终于前往医院把母亲的遗体运走,最终安葬在了数年前陈子美亲自买下的一块墓地中。

陈子美的一生,是凄苦的一生。少时她缺乏父亲的陪伴,成年后又失去母亲,结婚后婚姻不幸,好不容易遇到良人,却又遭到时代的摧残。最终漂洋过海,客死他乡,真真是一生坎坷,命途多舛啊!

15 阅读:673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