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路过湘潭,揭开韶山党组织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上级派的领导竟是“白毛”

正史笔记 2023-09-27 16:20:21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实行“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设立了“防共委员会”的反动组织,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共产党问题处理办法》等反动文件。同年6月,国民党军杨森所部包围新四军湖南平江通讯处,屠杀干部涂正坤等六人,制造了“平江惨案”。与此同时,反共的魔爪也伸到了韶山。

特务机关——湘宁边区防共指挥部就设在韶山附近。特务们成群结队,横冲直撞。白天,他们不准三个人或者三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谈话;晚上,他们借口“突击检查”、“清乡”、“查户口”,恣意搜查。还开展所谓“政治攻势”,对共产党进行诬蔑。一时间,韶山冲被折腾得鸡犬不宁。党支部暂时停止了活动。

正是这个时候,韶山出现了一个40多岁自称姓刘的小贩。

他有时担一担皮箩,有时背着青布袋子,里面装些镰刀、剃刀、锭子,有时背一匹布,在山冲里转来转去做生意。人们根据他的职业叫他“刘布客”。也有叫他“刘胡子”的。又因为他体弱多病,头发几乎全白了,人又和蔼可亲、关心群众,人们亲昵的称他“白毛先生”。

白毛的生活很艰苦,冬天常着一件破旧的半截长衣;夏天穿的是缀满补丁的青土布衣服。寄住在贫苦农民家里,吃的也很差,加上患肺病,他经常吐血。但他从不稍事休息,总是在奔忙着。村里人见他这样不要命,只当他是为了钱,想想世道艰难,也都理解而同情地摇头叹息。

不久,村里的地下党员们接到通知:“今晚到毛月秋家开会。”

开会?自从支部暂停活动以后,他们盼的就是这一天。

党员们来了,紧张又兴奋。支部书记斜倚在床边(床上的蚊帐关闭着帐门)主持会议:“同志们,上级给我们派领导来了,带来了新的工作指示。”

由于斗争环境复杂,这位领导这次没和大家见面,他坐在蚊帐内介绍了抗日战场的情况,八路军、新四军的胜利,国民党掀起反共浪潮的实质,以及党对白区工作的指示。他要求韶山党组织遵循中央方针“储蓄力量,等待时机”,继续团结群众,粉碎敌人的阴谋,保存自己。

白毛依旧经常到湘乡、宁乡一带做“生意”,有时也到长沙去“贩货”。

与此同时,韶山党组织争夺国民党乡、保政权,进行“合法”斗争的活动逐步开展起来。新选的乡、保长,或者是同情共产党的开明人士,或者本身就是共产党地下党员。(这样的乡、保长称为“白皮红心”)“湘宁边区防共指挥部”的特务闯来韶山,他们或者冷淡敷衍,或者从中作梗。特务们倍感别扭,可又找不出碴子。

百姓稍微得到了一些安定。

党员们觉得斗争开展得很顺心。

党的工作又开始活跃了。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是谁在具体领导着他们。

1945年,王震将军率三五九旅路过湘潭,在盐埠休整。湖南省委派韶山区委书记毛浦珠带领一批青年去部队作向导。党员们这才知道:几年来领导他们开展斗争的,竟是与他们同在的“白毛”。

地下斗争的危险、艰难、紧张,严重地侵害着白毛的身体,他的肺病一天天加剧。1946年4月间,他病倒在床一个多月,有好些天饭也吃不下。因为工作需要,他挣扎着去了一趟长沙,回到韶山后,病情迅速恶化。弥留之际,他对支部书记说:“我的病已经无药可救。我死了,甘心又不甘心。甘心的是党培养,提高了我,使我走上了革命道路;不甘心的是没能看到解放。我死了,不能为党为人民做事了,希望同志们艰苦奋斗,积极工作,迎接解放……”

支部书记热泪盈眶。

白毛去世后,支部把他安葬在引凤山上。但那时还不能给他立碑。直到解放后,才由中共湖南省委出面,在他的坟前立了一块大石碑。省委书记周礼题写碑文:“张春林同志,浏阳县人。共产党员。致力于革命事业二十余年,曾任县工委书记,省工委委员等职,经历许多艰苦工作、生活。坚持斗争,始终不懈,因工致病,不幸于1946年9月病故于韶山。”

人们这才知道,“白毛”真名叫张春林,是共产党的大干部。

引凤山上曾有引凤亭。引凤亭有个美丽地传说:丹凤衔仙书到此,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吉祥。

白毛,你是代表共产党的丹凤!

4 阅读:1131
评论列表
  • 2023-09-28 18:25

    高风亮节!

  • 2023-09-27 18:01

    韶山冲,花明楼,两大伟人的故居,离的很近,环境很好,值得大家去游览学习。

  • 2023-09-28 08:47

    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