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留下5个子女,长子37岁才开始从政,后官至副国级,如今78岁

正史笔记 2023-09-29 21:27:57

在1990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词典》中,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陈元和其父陈云的名字排在同一个版面,而陈元之名恰巧排在陈云名字的前面,因为这本辞典是中英文对照,故按姓名音序排列,而“元”字就理所当然地排到了“云”字的前面。

陈元是中国共产党元老陈云的长子,生于1945年,这一年对于陈云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一是与其妻于若木生了陈家的第一个儿子,二是他在中国共产党7届1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陈元的幼年是在东北度过的,当时陈云在东北局主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元随其父母到北京,当时只有4岁。1953年就读于北京第二实险小学,1958年升入北京最有名的中学——北京四中。

1965年中学毕业后,陈元与当时多数高干子弟一样,以“科学兴国”学理不学文,而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

1970年,陈元自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航天工业部第三研究院担任技术员,并于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10月,他作为中国大陆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批研究生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技术经济,师于马洪和于光远门下。

当时,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还没有自己的校舍,全部学生都在北京师范大学借住,而陈元的大妹妹陈伟华当时正好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本科就读,所以这一所校园里的陈家两兄妹就格外引人注目。

当时和陈元同学的一些人后来回忆说:

因为借住北京师范大学的宿舍,所以条件很差,平均4个人挤在一个10几平方米的房间里。陈元也被分配了一个床位,但较少来住。所以同房间的人仅仅为此也乐得同他分在一个宿舍。

陈元的同学中很多都是拖儿带女,甚至家居贫苦乡村,平时生活比较拮据。大家谁也没有想到要在经济上向陈元求援,但陈元经常主动表示关心,并在节日里把外地同学请到自己家里,因而在同学当中很获好感。

陈元于1972年结婚,次年即为陈家生一长孙。据接近陈元的人介绍,他的这个孩子学习十分用功。不幸的是,80年左右,陈元的夫人患了癌症,久医无效,终于去世。

中年丧妻,是陈元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坎坷。

陈元的第二位夫人是一位上海姑娘,年经貌美,很有修养。大学毕业后从事医务工作。她也为陈元生了一个儿子,生子两年左右即把孩子托付给了婆婆于若木,自己只身赴美国某大学作访问学者。

陈元读研究生期间学习上非常用功,而且成绩十分出色。他的同学们当时就私下里议论他选择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今后从政打理论基础。

1981年8月,陈元顺利从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先是留在院内作了很短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然后就调至国家计委任工程师。1982年中,陈元奉调到北京市西城区任区委副书记,正式开始政坛生涯。1983年,陈元由西城区委副书记升为正职,同时成为北京市委常委。在西城区工作期间,同僚和属下对他的印象是:他平易近人,不希望别人把他的职位和他的出身联系在一起。但是,因为他生性少言寡语,不善玩笑,所以多数人同他在一起工作时还是感到拘谨。陈元长得酷似乃父,连举止动作也是那么沉稳庄重,加之早年谢顶,看上去更显得老成。1983年夏天,西城区委党校的一个年轻职工因工死亡。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死者家属只能得到1000多元人民币的抚恤金。陈元听说此事后即表示:“两个老人把一个孩子养这么大不容易,应该把抚恤金给得合理些。”由于有了陈元的批示,西城区委党校共为这桩丧事支取到了6000元钱,其中4000多元一次性给了死者家属。因为死者的家属都是处于北京市最底层的黎民百姓,更不和陈元沾亲带故,所以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使陈元在其属下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许多人认为他很有人情味。

在西城区工作期间,陈元虽被分配主管“党务”,但他却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制定西城区经济发展战略上,甚至还组织了一个经济研究会。他在西城区工作时最主要的政绩就是大胆主持改建了北京著名的西单商业街,准备在此建设几个现代化的商贸企业。1989年建成的华威大厦就是其中之一。1984—1988年,陈元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委商业外经外贸部部长、市体改委副主任;1988—1989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1989—1995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1995—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副书记;1998—1998年,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1998—2008年,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党委书记;2008—2013年,任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2013—2018年,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副国级),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至2013年4月)。值得一提的是,陈云留下的五个子女中,对中国政治感兴趣的,唯独陈元一人。作为陈云的儿子,陈元的一生充满了责任和使命感。如今,他已经78岁,依然在为人民服务。

62 阅读:31729
评论列表
  • 2023-11-12 22:54

    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不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就是三十刚出头的青壮年,请猜猜他们的一次性抚恤金是多少?我告诉大家:千真万确的500元。

    牛八 回复:
    保家卫国,希望国家不要忘记他们的家人
  • 2023-10-14 18:27

    都是国家栋梁

  • 2023-11-14 08:00

    留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