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军事训练委员会:1935年在太原成立,是阎锡山对在校高中生进行军事训练的领导机构。主任委员王辅,各中学设军事教官。1937年阎逃出太原后撤销。
铁军基干训练委员会:1948年1月成立,主任委员王靖国,委员杨思诚、杨彬、张走命、朱崇廉,办公室主任孟际丰,副主任韩步洲,指导组长杨贞吉,教务主任鲁应录,总务组长安忠朵,管理组长商得功。下设六个大队,每个大队辖三个中队,每个中队辖十二个分队,是训练阎锡山部队中铁军基干的机构。每期训练半个月,至同年6月,先后共调训七期,共训练出铁军基干(班长、士兵)33000余人。除将3000人编成铁军基于先锋师外,其余均分配给各部队,平均每班2至4人。
野战军总司令部:1945年10月在太原成立,总司令赵承绶,顾问日人澄田。辖四个省防军、十三个日军大队,是领导、指挥日军及汉奸武装的机构。1946年整编时改编为保安总司令部。山西省保安总司令部1946年第七集团军总司令部和野战军总司令部撤销,另组保安总司令部,总司令赵承绶。内设参谋处、保安处、总务处、军需处、军医处、秘书处、直属特务营,辖三十三军,第八、九、十三个总队和铁甲车队,为野战部队。1948年9月晋中战役中赵承绶被解放军俘虏后,保安总司令部和守碉司令部合并,改编成保安司令部,司令许鸿林,参谋长武直刚。内设秘书、军医、军需、军械、副官、参谋等处,负责保安团队的整编及据点要塞的指挥。
守碉司令部:1947年9月在太原成立,为太原郊区守碉部队的指挥机关。司令杨玉振,副司令王谦元,参谋长李森。内设参谋、军需、军械、军医等处,下辖东、南、西、北四个区司令部。每区有一两个保安团担任守碉任务。1948年9月并人保安司令部。
军食司令部:1947年阎锡山在其占领区内每县设一军食司令部,由当地驻军高级军官兼任司令,任务是指挥军队配合地方政府进行抢粮事宜。1948年晋中战役后撤销。
大同指挥部:1947年冬在大同成立,为阎锡山驻雁北地区总领导指挥机构,指挥官于镇河。辖三十八师、保安二团、教导总队、大同怀仁复仇支队及雁北各县保警队。
太原市民卫军:1947年成立,白志沂兼太原市民卫军司令,副司令杨玉振,参谋长王者玺,内设参谋、副官、军需、军械、军医、书记等处。下辖八个总队,每个总队辖三个大队、九个中队。队员为太原市编组的常备兵,分队长以上由军官深造班学员充任。1948年10月抽出一部编成铁血师,其余配合守碉部队作战。
亲训师:1946年1月在太原万柏林成立,为阎锡山直接领导的野战部队,由阎亲自在亲训团第一期毕训的学员中选拔组成,师长陈震东,下辖三个团,直属炮兵、工兵、辎重三个营。配有日语教官,专负训练责任。在太原训练两年后,于1948年6月14日开赴平遥作战,6月24日在张兴镇被解放军全歼。1948年7月又由王楫另行组成亲训师,在太原战役中被消灭。
基干师:1948年9月晋中战役结束后,由铁军基干训练委员会第六期集训学员在太原市万柏林组成。师长栗树荣,辖三个团,为野战部队。
铁血师:1948年10月在太原成立,由太原市民卫军一部组成,师长赵显珠,辖三个团。担负太原市卧虎山守备任务,归十九军指挥。
迫炮师:1948年11月在太原成立,师长贾毓芝,专门配备、使用迫击炮作战,下辖三个团。一团由步重炮团改成,二团由逃回太原的兵役干部组成,三团由警察总队编成。该师在太原战役中被消灭。
坚贞师:1948年12月在太原成立,由第九总队残余编成。师长郭熙春,辖三个团,为野战部队。
神勇师:1949年2月在太原成立,师长陈震东,辖三个团。一团南绥署军官队学员编成,二团由雪耻奋斗团残余和返部干部集训团撤销后一部分学员组成,三团由各据点要塞司令部残余编成。在太原东门外跑马场作战,在太原战役中被消灭。
晋绥军官教导团:1930年成立,受晋绥军事整理委员会领导。团长杨爱源(兼),后为阎锡山(兼),教育长侯守常,后为张荫捂、楚溪春。负责收容编余军官,后因经费无着,学员均自行流散谋生。1934年重新召集四个军官队,经过半年多训练,于1935年夏组成十个防共保卫团,分驻黄河沿线。晋绥军官教导团于1933年夏在太原成立学兵队,负责人杨爱源、张荫捂、秦绍观。内设教务处、总务处,下辖两个步兵队,一个骑炮兵混合队,专门进行军事训练。学生来源一部由军队中选送,一部在太原中等学校中招收,毕业后分派各部队。1937年11月阎锡山撤出太原结束。
晋绥军士教导团:1930年成立,受晋绥军事整理委员会领导,团长杨爱源(兼),负责收容编余正、副班长,经过短期训练,陆续拨补给各部队。1932年结束。
防共保卫团:1935年夏,由晋绥军官教导团收训的军官,经过短期训练后组成,是阎锡山反共的一个地方武装组织。开始共编十个防共保卫团,每团辖三个大队,各团团长为:一团团长姚孺祥,二团团长尚学勤,三团团长侯守常,四团团长于镇河,五团团长常存德,六团团长续汝林,七团团长刘健民,八团团长李廷秀,九团团长陈应禧,十团团长白长胜。分驻黄河沿线各县,阻止红军东渡抗日。后发展成三十个防共保卫团,分布全省各县。1937年改编为新编团。
新编团:1936年8月将三十个防共保卫团改编为二十五个新编团,把地方武装改编为作战部队。1938年1月临汾整编时,正式编入各军、师正规军,新编团即撤销。
国民兵军官教导团:1936年秋在太原成立,是阎锡山对大学专科以上学生及各县村政协理员进行军事训练的一个机构。共成立十个团,每团三个营,每营三个连。一团训练军政干部,j团训练高中军训学生,其余八个团全部训练村长。未及毕业,抗战开始,于1937年分别改编为决死队及军士团。
铁军纪律维护团:1943年在吉县成立,是阎锡山假借维护铁军纪律,进行“肃伪”的机构,由建军会领导。团长张士法,副团长先后为李淦、段耀i。内设三个组(部),全团官兵100余人。
辎重兵团:1945年10月在太原成立,由运输总社和运输大队合编而成,团长郭维新。1946年整编时,各军设辎重营,辎重兵团即行撤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