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许昌参加同学聚会,几个在大学当老师的同学听到我的行业后,立马抛出了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房价还会再降吗?
地市的价格还会降吗?
为什么大开发商动不动就倒了?
为什么盘踞本土多年的小开发商的价格还是稳如老狗?
我想起来了前不久跟一个地市的地产老板聊的话题,他说看似波谲云诡的房地产修罗场,活下来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定理可言。
这篇就客观的来聊一聊活下来的房产商,以下进入正文。
1
杨老板今年五十有余,进入地产十余年,去年终于迎来了他花甲年华的第一场狂欢。
虽然房地产正当红时诞生,但当年弱肉强食的地产风云争霸局,他这种初生的牛犊根本排不上号,所以房地产的红利期赶上了,又好像没赶上。
在郁闷的十几年里,一直无法找到翻身之道,最后没想到是龙头们死伤后,终于被他熬出来了。
这么多年,他见证了外来霸主从曾经的起高楼,宴宾客,飨食尽,到现在的客寥寥,要散场。
而且近期不少消息传出,跟他同期亦敌亦友的本土小房企,也在走向无解的死局。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
活着的开发商都很相似,死去的开发商死法多有重叠,要不自己步子迈太大,要不就是被拖死了,至于怎么被拖死了,杨老板就一句话,说了你也不能写,细节就别问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汇成了两个字,没钱!
看着曾经的竞争对手一个个倒下,他说其实并没有多开心,因为少了竞争对手就少了继续变好的动力。
当然,这句话不排除有些装逼的成分。
酒过三巡后,打了个酒嗝,开始了他的局中人言论。
杨老板说之所以能活到现在,且活的还不错,是深谙现在社会的生存法则,在不确定的时代,只做确定的事!
果然,名利场混久了,酒后的言之凿凿也多少加了些冠冕堂皇。
OK,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大环境下,什么是确定的事呢?
2
说的有些高深,直球些其实就一句话,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稳扎稳打。
上学的时候老师总说,基础打好,事半功倍,基础不牢固,后期便满是漏洞。
看!人生的本质与道理,其实从踏入学校那刻都有人在遍遍教导,却被人视为繁重的枷锁。
杨老板很清楚,他们的产品拼不过永威、康桥,豪气比不过恒大、碧桂园,唯一能跟他们区别开的就是性价比。
跟其他房地产的造梦不同,他知道如坠冰窟的大环境之下,生活中人们最想要的是什么。
他把这些归咎于他长期混迹于一线的原因,因为接地气,所以知道客户重视的是什么。
他们对外的宣传主打一个简单直白易懂,从不造梦,只做实际能看到的,比如提前交付,比如承诺的品质尽可能的达标甚至做更好。
行业总是会兴起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他说与其花时间研究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活,不如仔细研究自家的产品做的有哪些问题,做好自己所擅长的性价比。
稳住心态,调整步调,做好产品,才是关键所在。
杨老板的心态确实很稳,理科生的缜密与严谨,让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不至于虚浮。
在现在这种氛围下,去年卖出的房子套数,是区域内数一数二的。
他把原因归结于一是源于大环境的宽松,二是超高性价比,三是私企玩出花的营销政策。
以上种种,都是需要强大的资金链做支撑的。
▲《新闻编辑室》截图
房地产房地产,答案已经藏在了名字里,在地上踏踏实实的盖好房子,有钱才能踏踏实实盖房子。
毕竟现在楼市层层迷雾笼罩之下,大家向前迈的每一步都战战兢兢,唯恐行之踏错,万劫不复。
而造成这种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市场没给到客户信心,现有企业没给到客户信心,所以房子才卖不出去。
3
怎么才会给人信心?
版图扩展到全国核心城市就会给人信心吗?迭代产品,引进各大名师的筑造就是信心吗?
这些到最后,多是企业的自嗨行为,多数不会被客户买账,因为不够接!地!气!
杨老板说,他们这么多年一直是全部精力只倾注在一个楼盘上,这个楼盘不结束,绝对不开下一个项目。
而且现在的营销政策,也是足够给客户安全感,他们打出的0首付的、0利息,赚足了客户的信任,合同约定,交房后交钱,延期、降标无理由退房。
当然他也承认,这是行情所迫的下下策。
这种营销手段也得益于他是私企,没有国央企的条条框框,有想法就能冲上前干就成,效果也很明显。
时代不是缺少王者,而是缺少往前冲的人,当然,一切都是要以有钱为前提的。
早期去考察其他项目的的时候,总是会对他们版图的扩张有所钦佩,而自己更属于躺平一组。
毕竟小企业家的心终究是不够大的,或者用胆小更精准。
这么多年了虽然名气不如本土其他的房企规模那么大,也没用上杠杆,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他在动荡时期守住了自己的一隅。
他更多的是庆幸!庆幸自己的胆小。
4
曾经有段时间,流行联合开发,也有其他大开发商看中他的踏实,抛出橄榄枝,皆被他拒绝了,原因是经营理念不同。
行情火爆时可能所有弊端都隐藏在所有光辉之下,而随着行业的下行和合作的深入,操盘的思路、经营的理念这些都不相同,一旦项目出现亏损,这些都会被抬到台面上,且都是不可逆的。
自家亲兄弟的帐都不好算,更何况是半路的利益兄弟。
这么多年他看到联合开发的地产商因为利益撕破脸最终闹崩的不在少数,不仅会为暴雷埋下隐患,而这些都是品牌建设的大忌,最终丧失的只有多年累积下的人心。
除此之外,他还一再强调,不要过度计较细枝末节产品、不要过于有情怀。
商人的本质就是经商,情怀只能作为闲暇时的消遣,或者政客标榜自己所用的手段。
而商人的终极目标就只是做好产品赚钱而已,再说的高尚点就是带领自己的员工们,在一片迷茫中,活下去!
他拿出了了2月份郑州的销售榜单,曾经他最佩服的老大哥建业,早已出局。
▲数据来源于中指数据
他说这个榜单现在现在已经不算是销售榜单,甚至连存活榜单都算不上。
时至今日,活着最大!
5
他把他现在可以活着,活得还不错,得益于他的胆小。
不得不说,这点倒是很中肯。
他们开发了这么多年,也不过只有几个楼盘。
跟其他大刀阔斧的搞扩张的房产商比,它相对谨慎很多,走的每一步都十分小心翼翼。
杨老板说他开发的主旨就是,每次只开发一个楼盘。
单盘的好处就是他有精力守好它。
公司的架构也没大公司那么层层分明,尤其是在现在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
老板下场亲自做项目了,房子从动土那天开始,他就开始往返工地,售楼部。
用他们销售的话说,除了不跟我们睡一块,老板基本从营销、到产品设计,再到工地施工和交房,基本全线参与。
有些人说这难免会形成一言堂,公司想做强做大估计不行。
但是,反过来想,面对不断传出的噩耗和时不时崩盘的消息,能有份发出工资的工作就不错了。
当然,对打工人来说工作可能不怎么好受,大老板直接对接,话语权和自身存在感自然会减弱。
现在的状况就好像两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一个说:“给我勇敢战斗,往前冲!”
另一个说:“这仗太难打了,我们要想办法活下去。”
你觉得跟着哪个能活?多数人肯定会选择第二个。
因为在行业大量出清的时候,只要能活着,那迎接他们的就是最美好的时候。
之所以安心打磨具体项目,目的就是等到那个时候。
这也需要公司没有太多项目,但是必定要做一个项目要成一个项目。
而杨老板最大的准备就是,要看到那个时候到来时,自己手里要有拿得出手的项目。
他说,韬光养晦,在行业能有起来的那天再重拳出击!当然这也建立在行业能够起来的前提下。
目前来看,小有成效,去年年底交付的项目中,他们项目做到了0维权,0舆情,0信访。
在一声声夸赞牛逼中,十几年来谨小慎微的杨老板,反而从胆小,变成了高瞻远瞩有策略。
要问是什么策略,就是苟着,等待未来到来的策略。
如今企业还在经历疯狂变动,等行业出清到一定程度,说不定能等到万物生。
而在那之前,他需要做的就是打造好、守好自己的江山。
杨老板最近新拿了一块地,问他什么时候开发,他说目前的项目开发才到三期,等这个楼盘结束再说。
6
聊到这里,其实已经差不多接近尾声了。
杨老板说在商场如战场的年代,风云变幻,没有人能永远坐拥巅峰,也没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坎。
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时代,但对大多数开发商来说应该是最坏的时代。
或许,在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谨记,成功与失败之间,只隔一线,珍惜当下,踏实前行。
尽全力做好能做的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留好口碑,迎接下一个黎明。
当然,如果下一个黎明能到来的话,到来不了,那新拿的那块地就暂时只能先让他先长着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