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的全新作品《信条》再一次让人感受到这位导演的想象能力,也许有的人看了索然无味,毕竟时空穿越的主题已经被玩了几十年,无论是《回到未来》还是《终结者》,其开端都是这样一个时空穿越的假设,而且诺兰的《星际穿越》也多少有所提及。
也有人看了一脸懵,毕竟什么熵、反物质、时间倒流这些设定让没有太多物理知识的人望而却步,甚至会觉得诺兰在构造自我世界的路上越走越远,已经超出了大众接受的程度。
从电影创作的角度来说,一般都会开始于一个“如果”,比如“如果可以时空穿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也是电影被看作造梦艺术的关键,可以通过大胆的假设来去构筑一种人们在现实中不可能获得的体验。
而在这个“如果”之后,有的导演会直接进入到故事的内容,而不对如果进行解释,比如很多国产的时空穿越作品就是只明确了穿越动作,但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就是一种架空的假设,放在科幻类别里面,也只能包装了一个科幻外壳的故事片。
而诺兰则不同,无论是《盗梦空间》还是《星际穿越》,乃至如今的《信条》,他都在“如果”之后,构筑了一个可以跟现实挂钩的世界,中间通过一些理论,进行桥接,让人觉得虽然是想象出来的内容,但依然能够找到一些现实依据,这也就是所谓的“硬科幻”的一种。
客观来说,诺兰在《信条》中的确玩了一个时空穿越的老梗,这让人提不起来新的兴趣,但在这个老梗中,他也玩出了新花样,用熵和反物质改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世界,构筑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观。
由于《信条》的剧情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分析,各种时间线的交错,正反的走向,同时也有剧透的嫌疑,在此就不过多涉及。下面,就针对诺兰为《信条》构筑的世界观是如何桥接在我们真实的世界里做一些阐释。
这些阐释大多是物理学的,而且可能会带着我们回顾整个人类物理学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此难免会有疏漏和错误,也希望得到理解。主要涉及的就是人类如何看待时空、如何理解物质以及如何理解变化,它们背后关联的理论体系分别是相对论、量子理论和熵。
一、时间与空间: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我们对世界很少会持有一些古怪的观念,比如宇宙是神创造的,雨雪等自然现象是某个神所造成的。在最基本的层面,现代人有着速度很快的移动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开车或者坐飞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人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全球有一种统一的时间,而空间也如我们所看到的那个样子,平直、方正,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可以细分成更小的被称作原子的东西,这就是繁荣的现代景象之下稳固的世界观。
可是,这一切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想法,也不过出现了几百年,在牛顿之前,人们并不是这么看世界的。
以时间为例,“时间”一词,源于印欧语系的词根di或dai,意思是“分割”(to divide)。长久以来,我们把每天按小时划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将黑夜白昼交替的轮回进行细分的结果。在古代地中海地区以及中国,日冕、沙漏、水钟早已出现,但人们并不把它们当作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物品。
那时候,所谓的正午,就是太阳在当地最高点的时候,每个城市与村庄都有一个日冕,可以记录下来太阳在正中央的时刻。这样,时间就与地点有关,如果那时候有一个人能够移动的足够快,就可以穿梭在不同城市的“正午”。
在欧洲,从14世纪开始,人们的生活才开始由机械钟表管理,城市与村庄建起教堂,竖起钟楼,来标识集体活动的节奏。19世纪,电报出现了,火车变得很普遍,这时原本分散的时间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如果每个车站的时间都不相同,那火车时刻表就会成为一个尴尬的东西。
标准化时间的首次尝试是在美国,最初人们提议,整个世界确定一个通用时间,但这个提案对人们的习惯挑战太大,并没有被采纳。1883年,最终达成了一个这种方案,把世界划分为不同的时区,这样一来,就只需要在每个时区之内使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时间,标准时间与当地的“太阳”时间最多出入三十分钟,正因如此,这个提议逐渐在世界广泛接受,全世界开始进入了一个时间同步的全新时代。
这种全球统一的时间现象,有着更深层次的物理学甚至哲学上的内涵,其背后就是牛顿所提出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牛顿认为时间仿佛是一条客观存在的河流,一切的事物在河流上顺流而下,从而感受到时间的变化。而空间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空箱子,可以把所有的物体装进去。
如果稍加反思,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会非常认同牛顿的观点,可以说现在大多数人对时空的理解,也都是基于时间和空间客观存在之上的一种直观——时间是永恒的、均匀的在每个物体、每个人身上流过的,它仿佛是一座悬在天堂的大钟,调节着万物的节律;空间是无限空旷且平直均匀的,可以容纳下所有的物体的一种存在。
然而,这一切,被一个瑞士专利局的小职员所彻底颠覆。
爱因斯坦在一段时间里,深深的被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的理论之间的矛盾所困扰着。麦克斯韦方程中有一个数值是固定的,那就是“光速”。而无论是伽利略还是牛顿,都把速度看作“相对速度”,也就是某一物相对于另一物的速度。
那么恒定的光速究竟是相对谁而言的呢?
爱因斯坦曾说,通过思考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牛顿力学之间的显著矛盾,他找到了正确方向。也就是他在1905年所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初步敲碎了牛顿的时空观,也敲碎了现在大多数人所依然坚信的时空观念。当然没有这些观念可能人们无法获得一种稳定的存在感。
在看电视直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当新闻中有跟地球那一端的连线时,双方的对话总会有一段很小时间的延迟,这大概是光电信号传输所要消耗的时间。在地球,这个距离所产生的时间差并不明显。
如果我们在火星建立了基地,那么地球跟火星之间的通讯时差大概就有一刻钟,也就是地球一方提出一个问题,得到回答至少需要一刻钟,无论技术怎样发达,这个信息传输都无法超越光速,也就是地球跟火星的通讯必须要经过这样的时间。
爱因斯坦天才的洞见,并没有放过这一小段时间,他提出的观点,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同时”的看法。我们经常会说同时,就是类似于牛顿永恒的那个时钟,指向的某一个刻度,在这一刻,世界都沐浴在这个同时当中。但爱因斯坦认为,这种同时只不过是人类想象的产物。
在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比如地球与火星之间,“同时”是另一种东西。我们不能问当我向火星发出一个提问那个当下的“现在”,火星发生了什么。我们只能知道我们提问的那个当下的一刻钟后,火星发生了什么。
在这光需要一刻钟走一个来回的距离上,我们认为的“同时”或“现在”被放大了,与地球上一瞬间的现在对等的是火星上的一刻钟,反之也同样。如果放在地球上,在地球尺度的范围内,当然相差也不过一两秒,所以地球可以看作同一个时间节奏在前进的统一体。
但在更大的尺度范围上,在整个宇宙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单纯的“同时”一说,如果说“同时”,必须要考虑到相关物体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在一个距离尺度上,在光走过这个距离要消耗的时间范围之外,才有“同时”一说。
这是个非常伟大的洞见,但称不上完美,在狭义相对论发表的十年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可以称得上“完美”的理论,这并不是说在物理学上的终极完美,而是就理论本身的简洁性、统一性的角度来看,广义相对论实在是所有理论的模板。
伟大的牛顿,终生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他所说的引力,是如何跨越空间实现的。比如太阳和地球,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这种引力,是怎样跨越空间起作用的?
爱因斯坦解决了这个问题。牛顿的时空观像是一个五行固定的脚手架,我们和一切物体都在这个脚手架里面运动。爱因斯坦则认为我们是在一个巨大的、活动的软体动物内部。太阳使其周围的空间弯曲,地球并不是由于某种牛顿所不理解的神秘超距作用的吸引才围绕太阳运动,而是在倾斜的空间中沿着“直线”运动。
想象一下,在一个扯开的有弹力的布上面,放上一个铅球,在铅球的压力之下,有弹力的布会被压出一个坑。如果这时候,横向扔进几个小球,它们会在铅球周围旋转着最终落向铅球。如果没有摩擦力作用,可能这几个小球将会一直围绕着铅球旋转,这就是太阳系的一个最基本的思维模型。
如果说空间的弯曲还很容易想象的话,那么时间的弯曲则会让人陷入一些神秘的感受中。爱因斯坦认为,不仅空间会弯曲,时间也会。在地球上海拔高的地方,时间流逝得更快,地球使时空弯曲,越靠近它的地方,空间弯曲程度越大,时间流速越慢。而物体从高处下落,也不是说有某种力拉着它,而是从时间走的更快的地方落向更慢的地方。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地球不会在空旷的宇宙中掉下去,因为那里的时间流逝是均匀的。
由此,爱因斯坦得出了一个更具有颠覆性的结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统一的时空。每个有重量、以不同状态运动的物体,都会有使得其周围的时间和空间弯曲。简单的来说,每个物体都会有其属于自己的“时间流速”。
至此,我们每个人所坚信的牛顿时空观,彻底被颠覆了,沿着爱因斯坦的思路,会得出非常多有趣且怪异的结论,不过这就证明了爱因斯坦是更正确的么?也许爱因斯坦只不过是更换了一个视角,也许他只不过是为后来人打碎了原有的固见。我们相信牛顿,只不过是因为在地球的尺度之内,在人类可感知的范围之下,牛顿是更符合我们的直观。但眼见不一定为真,我们以为的,可能仅仅是一些偏见而已。
二、物质与反物质:从普朗克到狄拉克
第二个故事,似乎也应该从爱因斯坦开始,这也足见其伟大。
1900年,普朗克在实验中应用了一个技巧——他假设电场的能量是以“量子”分配的,也就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能量。这是一个非常反常规的假设,因为此前人们一直认为能量是连续的,如果以普朗克的看法来说,能量就是离散的、跳跃的,这完全不符合人的一种直观。
而后来,爱因斯坦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论证说光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也就是光的粒子性,正是使用了普朗克能量包的概念,爱因斯坦让很多看似不合理的现象得到了解释。如今这些能量包被证实,并被称作“光子”。
所以可以说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是量子理论的“生身父母”,但像每个成长之后的孩子都会离家一样,量子理论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甚至爱因斯坦也不再承认这是他自己的理论。
而后,物理学中两个天才式的人物,分别发展出量子理论的两个重要特点。
波尔确定了量子理论的分立性——电子只能在离原子核特定的距离处存在,也就是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电子可以在能量允许的情况下从一个轨道跳跃到另一个轨道,这就是著名的“量子跃迁”。这也从根本上打破了人们对世界是平滑连续的想象。
海森堡则提出了一个更为“诡异”的特点——不确定性,也就是在对粒子进行基本描述时,并不能描述粒子在任意时刻的位置,而只能描述它某些瞬间的位置,即粒子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那些瞬间。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理论背后,有一些非常诡异的问题,比如电子不是始终存在,而是发生在相互作用时才存在,它们在与其他东西碰撞时才突然出现。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论,我们可能想象一幅新的图景,每个人都好象是电视特效中的模糊影像,由一堆跳跃着,时而存在时而不存在的粒子构成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庆幸的是,我们可以稳定的存在这么久而没有突然消失。
而最后,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也就是在爱因斯坦发表其狭义相对论的年纪,给量子理论建立了完整的形式和数学框架,并引出了一些更加让人难以理解的假设。他就是狄拉克,被认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至此,量子理论除了前面提到的分立性和不确定性之外,还体现出了一种更加深奥难懂的特点——关联性。简单地说,世界更基本的不是实在的物质,而是事件。
量子理论没有描述事物本身,而是描述的事物如何出现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没有描述哪里会有一个粒子,而是描述了粒子如何向其他粒子展现自己。存在的事物被简化为可能的相互作用的范围,实在成了相互作用,成了关联性。
量子理论告诉我们,不要以处在某一种状态的“物体”的角度来思考世界,而应该从“过程”的角度来思考。过程就是从一次相互作用到另一次相互作用的历程。物体的属性只有在相互作用的瞬间才以分立的方式呈现,也就是只在这些过程的边缘,只在与其他物体发生关联时才出现。
以这样的视角去审视世界时,也许会有很多全新的发现。狄拉克在他的量子方程式中,发现了具有负能量的量子态的解,而后预言了带有正电荷的电子的存在,后来人们把这些与我们所熟知的物质能量相反的物质称作“反物质”。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
这就是《信条》中的那个主角——反物质诞生的过程
三、熵与秩序:从克劳修斯到玻尔兹曼
前面通过两个现代物理学的基石——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我们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时空观和物质观。那么还是要回到诺兰所关心的时间问题上,在大多数的物理学公式里面,时间都一个t,这个参数并不具备我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所感受到的那种特性——时间一去不复返。
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狄拉克的量子方程中,t都是一种可逆的东西,这显然跟现实所表现出来的不一致。那么时间的流逝到底是什么呢?
19世纪初始,蒸汽机开始驱动工业社会的运行,一个叫做卡诺的年轻人对蒸汽机充满了热情,他把自己的研究集结成一本叫做《论火的动力》的小册子,试图阐明蒸汽机运转的基础理论。虽然其中有很多的错误,比如假设温度是一种实体,会像瀑布一样从高处落到低处。但却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概念,驱动蒸汽机运转的,正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这一特性。
一位普鲁士教授——克劳修斯读到了卡诺的小册子,并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总结了一条定律: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恰恰就是这条定律,把此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爱因斯坦的引力方程、狄拉克的量子力学方程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即区分出过去与未来,真正的引入到了物理学之中。
在物理世界的基本方程中,仅仅在有热量的地方,时间之矢才会出现。也就是说时间与热量的联系是根本性的:每当过去与未来有差别的显现,都会有热量参与其中。
对此,克劳修斯还特意引入了一个量,用来描述热量的单向不可逆的过程,把它称之为“熵”。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会增加或保持不变,但永远不会减少。后来这个定律排在能量守恒定律之后,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过,这个“熵”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只能增加不会减少呢?克劳修斯并没有给出完美的解释,这个任务落到了玻尔兹曼身上。
在玻尔兹曼的眼中,一杯水也并不是平静的,其中的原子与分子都在不断地剧烈运动。如果某个区域是静止的,就会被附近运动的分子带动,也动起来。震动的传播让分子之间互相碰撞。低温物体与高温物体接触之后,被加热了的原因就是低温物体的分子被高温物体的分子推动。
热震动就像在不停地洗一副牌,如果原来牌是按照顺序排列的,洗牌的过程就会把顺序打乱。在这样的洗牌过程中,万物自发的无序化,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了低温物体。熵的增加只不过是普遍而又常见的无序的自然增长。
玻尔兹曼领悟到,过去与未来的区别不在运动的基本规律中,也不在自然的深层法则里,而是自然的无序化导致了越来越“非特定”、“不特殊”的情形。
不过如果只停留在此,玻尔兹曼并不满意,这只不过是对时间问题换了个描述方式,还是没有解决时间之矢从何而来:为什么过去就更有序,而未来变得更无序?为什么在普遍的宇宙角度去看,过去的熵要更低一些?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在宇宙中观测到的现象最初都处在熵较低的状态呢?
来做一个思维实验,假设我们手中一幅扑克牌,前26张都是红色的,后26张都是黑色的,我们就这种排列称为“特殊的”、“有序的”。当洗牌之后,顺序就消失了,变得无序,就呈现出一个熵从低到高的过程。
但也许洗牌之后,虽然红黑颜色混乱了,但变成了穿插着从A到K的排列,这不也是特殊的么?
所以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红与黑”这个标准上时,洗牌就是熵增加的过程。但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在数字上面,洗牌之后并不见得就是熵增加的。所以似乎问题并不在洗牌上,而是在我们如何去看待“某些排列比另一些排列更特殊”上面。
由此,玻尔兹曼认为,熵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我们以一种模糊的方式描述世界。当我们模糊的视野无法区分不同排列的数量时,热量、熵、过去都是近似地、统计性地对自然进行描述的概念。
换个角度说,如果我们把世界微观状态的全部细节都纳入考虑,那么时间的流动,过去与未来的区别就会消失了。都说破镜无法重圆,摔碎的杯子无法组合在一起,本质是上并不是时间的作用,而是我们对于镜子和杯子内部分子理解的问题,我们认为整合在一起的镜子和杯子是有用的,是有序的,而摔碎的是无用的、无序的。
由此甚至可以得出一个非常震惊的结论——
时间即是无知。
正是我们无法全面了解所有的微观状态,也同时是因为我们根据我们自身的观察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万千年进化而来的需要,也是人类观察、思考事物的特点,也是组成我们的物质特性的呈现。我们用一种偏见概括了世界,从而出现了过去、未来的区别,出现了熵的增加,出现了我们认为的流动的时间。
四、《信条》的世界观
至此,诺兰为《信条》搭建世界观的基石我们都找到了。
首先,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每一个物质实体,根据其状态和运动速度,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说时间是分立的,而不是大一统的存在。这样个别物质或某个人才有可能以不同的时间速度,向不同的时间方向运动。
其次,构造了“稳定的反物质”,并赋予这种物质以能够向时间相反方向运动的特性。如果说相对论只是隐含条件的话,那么这个反物质的设定,是全片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将《信条》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区隔开来的最关键的假设。
最后,在现象层面,使用了“熵”的概念,也就正物质引起熵增,反物质引起熵减,在正物质的世界,熵增代表时间从过去向未来流逝,那么反物质所引起的熵减自然就能在正物质的世界里完成从未来向过去运动穿越的过程。为了使这一点统一,诺兰还构造了比如在正物质世界爆炸起火温度上升,反物质引起的爆炸则会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的场景。
总的来说,诺兰对《信条》世界观的构建是严谨的,他并没有做大量违反常规的假设,仅仅迈出了一步,做了一个反物质的假定。借助相对论的时空观和熵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了一个完整的时空穿梭方案。
五、随想
以上关于物理学的内容,大都力求准确,而且所涉及到的理论也都经历了严格的验证,并被当前学界所广泛认可。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这些物理学世界观的基础上,稍微放飞一下,做出一些大胆的设想,也许会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些更加有趣的认识。
【世界的本质】
当我们睁开眼睛,看见身边的人,看见奔跑的动物,看见盛开的花,看见碧绿的草,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世界是这些事物所构成的。
但回想一下,记忆中的世界,是一次奔跑,一种体验,是太阳的升起,是蟋蟀的鸣叫,是猫狗的成长,是一系列的事件编织成的大网。
就如过去的人理所当然的把地球认为是平的一样,我们受限于自身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而把世界认为是以物体存在为基础的。但随着科学发展,我们知道物体存在背后的那些关系,知道了那些支配物体发展的规律。
眼睛是看不到关系和规律的,就像我们看不到磁场一样,但这并不影响磁场的存在。所以世界更根本的存在是过程的、是变化的是事件的,物质只是过程中暂存的形式,就像鸟在飞行劳累时找一块大地落脚一样。
在量子理论中,如果鸟是单一粒子,鸟落在大地时,也就是发生相互关系时,鸟的各种属性才呈现出来。而当鸟不与外界发生关系时,它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存在与虚无】
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是一块石头坚硬的呈现?还是花开花谢的时间进程?
有没有完全的不存在,也就是虚无?
根据一些全新的理论,完全的虚无是不存在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奇怪的论断——不存在是不存在的)。在浩瀚宇宙的真空角落,正物质和反物质在虚无中产生,又在虚无中相互拥抱而湮灭,这种微小的粒子舞蹈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
而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可能就是正反物质在分离之后,正物质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我们的身体是正物质所构成的,我们能感受到的宇宙规律也是正物质支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反物质和它们的规律。
所以存在,也许就是虚空中偶然产生的正物质的聚集,我们这些原本宿命是与反物质相拥湮灭的正物质,幸存了下来,组合成为现在的样子。
【认识的可能】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时间是无知,正因为我们无法考察微观所有的状态,我们选择了支配我们身体的那些状态规则,才产生了时间的意识。
如果把这个视野放大,也许我们只能认识到组成我们自身的那些规则,而对于其他,诸如反物质、暗能量则只能推测,却无法真正的认知。
也许世界上的知识,就会是已知的,未知但可知的,和不可知的三种类型。
【宇宙的无限】
在我们的知识中,有一些尤其让人着迷。比如宇宙是无限的吗?用最大的想象力去思考宇宙,会是什么样?
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就可能存在无数个我,因为哪怕我的粒子排列非常复杂,形成概率极低,但在一个大到无限的宇宙中,无限种可能里,必然会复制出无限个我的存在。
所以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是无边界的。就像我们在地球上从一个地方出发,绕一圈还是可以回到起点,在一个球型的地面上,是没有边界的。最著名的莫比乌斯环里,不论怎么走都在上面,没有边界。
爱因斯坦就这样设想宇宙,是一个更高维度的闭合的“球体”,也许我们从地球出发,飞行足够远的距离之后,依然会回到地球。
结合前面的设想,也许我们可以说,我们是被构成我们的物质的规则形成的闭合球体限制住了。也就是说正物质有正物质的宇宙,也许反物质有反物质宇宙,也许还有很多我们不可知的东西所构成的不可知的宇宙。
它们并不跟我们共享我们的时空,因为它们也在它们规则所限定的那个闭合的“莫比乌斯环”中。无论它们怎么走,都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也许我们跟它们就是两个嵌套在一起的环。
【时间的插曲】
中国古代有个刻舟求剑的故事,剑掉了,在船上刻上位置,走了一段之后下去寻找。
关于时间,或者说关于时间的流动和时间旅行,应该就像刻舟求剑。我们总以为时间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比如某月某日,是一个固定的点。我们经过这个点从过去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如果从量子理论来看,时间不过是一种属性,是在物体发生关系时所固定呈现出来的一种属性。或者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说,时间分属于每一个人,并没有一个时间之流让我们在其中穿梭。
所以走向未来的不是时间,是我们。想要穿梭回过去,就跟刻舟求剑一样,只不过时间不再是水流,时间只不过是我们的船,我们在时间的某一点刻下位置,以为自己能回去,其实我们才是水流,时间只不过是我们流动的时候的一种显现。
这并不是说回到过去不可能,如果科学足够发达,可以根据组成我们现在粒子的状态和以前的差别,用足够的能量让粒子逆转到原有的状态。这样我们就可以逆龄而上,就好像熵增是时间向前的表现的话,那么我们就让熵减不就好了。既然高热量传到给低热量了,那么我们就加热好了,只不过要使用足量的能量而已。
如果我们希望回到过去世界的某一点,我们就需要用足够多的能量,让世界的所有东西都回到原来的那个粒子组合状态,这不是不可能,但也没那么容易。
【局限与可能】
人,作为人,是有局限的。我们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局限于感官,局限于地球,局限于物理定律,局限于构成我们物质的类型。
在每一种局限之下,我们都会产生偏见。色盲只能理解他看到的颜色,而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也仿佛让我们在理解很多东西的时候,都变成了某一种“色盲”。就好比现实的空间让我们根本无法直观的想象四维世界一样。
但人却有着一种独特的能力,这种被我们称为想象力的东西,却是可以让牛顿超越时代,也让爱因斯坦超越牛顿,让我们即可以向内反思自己,也可以向外去设想宇宙。
就如量子理论中,只有在事件中,世界才存在,只有在发生关系时,物质的特性才呈现出来,也许正是在局限之下,在与局限发生关系中,我们自身,我们的世界,我们所身处的宇宙才向其他宇宙呈现出自己,我们也最终获得了存在的意义。
一句话,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