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
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
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
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
于季子在唐诗作者中很不知名,存诗仅七首,大约与杜审言年龄段接近,进士及第的时间仅相距两年,做到了员外郎,官职不高不低,但久在朝中,也是宫廷诗人一类,我们选析的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首。高宗、武周时期,很多诗人都有和杜审言和宋之问相和的诗,所以二人虽然有些方面缺点很突出,但才华受到普遍认可,交游广阔。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典故很多,属于唱和、赞美友人的范畴,但整体胜在行文流畅,情感表达浓烈,如前所述,唐诗的特点在于格局和情感,表达较为直接,为宋诗等难以复刻。
“梓泽”是古代地名,后泛指名园,洛阳的名园中时光年复一年,去往长安的游人没有回来。“杜霸”是杜陵和霸陵的统称,指代长安地区,从诗名和内容看,应该是杜审言到长安地区任职,和洛阳的友人有诗文往来,于季子在洛阳写诗唱酬。
我猜你如果不是一边拿着笔,一边登上麒麟阁著书行文,就一定是在凤凰台上吹箫,潇洒怡情。杜审言曾在麟台任职,工于记事类文案工作,因此这两句写出作者寄望友人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是真挚、美好的祝愿,甚至有些吹捧。
路旁的桃李花朵刚刚开放,还很鲜嫩,水上荷花的叶子还未展开。这首诗的诗名中有早春二字,时间是三月左右,此时桃李花正在盛开,而荷花的开花期和盛开期还没到来,所以叶子没有展开,铺在水面上,“芙蕖”就是荷花,常常出现在唐诗中,给音律增色。这两句的观察很细致,早春的风景映入读者眼帘,而细读之下,又有鼓励友人,职业生涯刚刚开始,前途光明的意思,含义深刻。
我要清楚明白的寄语给长安道,不要留洛阳的人才在那里,却不让其有所发展。唐代分全国为十几个道,是行政区划,这两句进一步吹捧杜审言,既表示希望杜审言在职业生涯上有所发展,也表达了盼望友人早日回到洛阳,和众人相会的愿望。通读整首诗,吹捧、思念、感慨时光飞逝、春景、寄语一波接一波,转换、起伏连贯自然,虽然有些肉麻,但情感表达十分到位,堪称唱和诗佳作。
喜欢的小伙伴请关注“秦隋志汉唐宣”,品原创小说《大唐十六剑》,唐风诗词,文化旅行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