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已近,霜降接踵而至,深秋更深,再过两周就是立冬,准备换冬季胎了。到冬储市场又买了一些红薯,北方叫地瓜,还有黑龙江的撇了菜,学名苤蓝,甘蓝的一种,而市场上更多的是大白菜、土豆和苹果。
其实随着市场的便利,冬储菜的过冬属性已经极大的淡化了,年轻人也没有腌酸菜和储土豆的了,而冬储菜市场的热闹,更多的是品尝新鲜秋菜,烤的金黄焦香的红薯,软糯香甜;新鲜的大白菜和火锅搭配,酣畅淋漓;起沙的土豆,和肉蹲在一起,浓郁多汁,这些都是东北人舌尖上的记忆,也是东北人对黑土地本年度最后一茬馈赠的感激,对漫长冬天的迎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秋天的留恋、不舍。
东北的四季很分明,但长短不一,从11上旬立冬,到4月初停暖,5个月的漫长冬天,东北人需要长时间的穿着羽绒服等冬衣。从停暖到六月初,理论上东北有接近2个月的春天,但时不时到来的倒春寒,和六月初天气骤热,都使得这里的春天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以至于在这边生活的欧洲人戏言,东北的春天只有两个星期。而春季的风沙,植被开花、返绿的姗姗来迟,更增加了东北人对春暖花开的渴望,真正是“人间四月芳菲尽,东北桃花始盛开。”
从六月初白天天气变热,到立秋后夜间天气转凉,东北有两个多月的夏天,也是东北人最喜欢的季节,穿着轻便,白昼变长,晚上亲友相聚,吃烧烤、喝啤酒,兼具乘凉,享受夜间的凉爽,别提多惬意了,虽然白天也是暴晒酷热,但程度比南方还是差一些。这个季节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地的蔬菜下来的较晚,7月中旬,本地蔬菜才大量上市,质优价廉,比如茄子豆角。
从八月中旬不那么热到十一月中旬不那么冷,东北有接近三个月事实上的秋天,季节的相对完整、景色的优美、食物的丰富和国庆假期的休闲,都使得东北人对秋天的情感很独特,复杂程度超过了其它三个季节。
东北的秋天是富足的,质优价廉的当地蔬菜,如油豆角、黄金勾、紫皮茄子、青茄子、小葱、青椒、蘑菇,百吃不厌,甚至超过了对肉类的需求;黑土地上金灿灿的麦田、稻田、玉米地,是农民一年的重要收成;南果梨、苹果梨、金元帅,花皮和绿皮西瓜,加上品种更多的南方水果,构成了清香和甘甜的盛宴,还比较实惠,虽然东北的水果价格也在上涨,但比起冬天的价格,仍是品尝的旺季。冬储菜是黑土地当年的收尾馈赠,东北人在享受、存储的同时,表达着对秋天的眷恋依依不舍。
东北的秋天是清爽的,虽然也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秋高气爽是主流,降雨不多,空气质量好,蓝天白云使大家即使是在忙碌中,心情也相对从容、兴奋,嘴边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天儿挺好。”而暑热的早早退去,更使得东北的秋天凉爽宜人,从长袖到厚夹克,并不怎么厚重,很舒服,而穿搭的随意,有的穿短袖,有的加外套,更能彰显自己的个性,还有体格。
东北的秋天是绚丽的,从九月中旬开始,黑龙江和内蒙古偏北,大兴安岭的松桦树叶便开始变色,壮观绚烂,“五花山”是东北秋色的代名词,当然,五花山是短暂的,树叶落得很快,到了国庆假期,大兴安岭已是深秋景象。国庆假期是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秋色的应时时段,更丰富的树种使得颜色也更为多彩,气温也不太低,穿上休闲服,备好冲锋衣,带上相机,开着车,拉着家人,自驾于包括331国道等弯曲盘桓的路上,欣赏五花山色,登上高度适宜的山峰,是东北人最重要的秋季旅游方式。进入十月中下旬,一直到十一月上旬,则是赏红叶的最佳时间,一些以红叶著称的景区,会迎来大批深秋景色的游客和车辆。
东北的秋天是热烈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在这里并没有市场,人们忙忙碌碌,初秋忙着享受夏末的温暖、随意,中秋忙着团圆、相聚和旅游,深秋忙着换季、冬储、换胎。忙来忙去,初冬已至,东北人以冬储表达着自己对秋天的眷恋和不舍,就是不买多少,也要去凑一份热闹。
品尝秋菜,翻看旅行相册,以独特的方式拥抱深秋的微笑。
喜欢的小伙伴请关注“秦隋壮志汉唐宣”。
欢迎大家交流想法[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