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即将迎来新机遇!
3月20日下午,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主持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会上,省直有关单位和武汉东湖高新区汇报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工作进展情况,院士专家丁汉、陈学东、刘胜和部分企业代表提出了意见建议。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时,王忠林就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王忠林指出,去年以来,全省上下大力推进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专项行动,10款人形机器人在湖北“新春第一会”亮相,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他强调,湖北省要锚定“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积极抢占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政策全面支持下,湖北省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借助雄厚人才和产业基础,实现快速发力。本文盘点了部分扎根湖北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黑芝麻智能:武汉大学工业合作方
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21年2月,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行业优秀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专注于大算力计算芯片与平台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研发,能够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包括基于车规级设计、学习型图像处理、低功耗精准感知的自动驾驶感知计算芯片等。其核心产品包括“华山”系列高算力SoC芯片和“武当”系列跨域SoC芯片。
3月12日,黑芝麻智能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院士团队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聚焦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此次合作以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首个人形机器人“天问"为核心载体,基于黑芝麻智能领先的芯片及算法方案,致力于为“天问”赋予更强大的智能"大脑"与“小脑”。同时,双方也正在围绕人形机器人量产的芯片解决方案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引领人形机器人技术迈向新高度。
▍三丰智能:华科合作方
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湖北省黄石市,于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涵盖智能焊装生产线、自动化输送设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仓储系统等核心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专用设备、新型工业化、工业互联、人工智能、特斯拉、智能机器等领域。
围绕机器人集成业务,三丰智能的子公司鑫燕隆曾在汽车智能焊装领域拥有丰富的机器人项目经验和技术积累,曾为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未来如果切入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快速产品导入。
三丰智能目前正继续深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和智能仓储系统等前沿业务。公司2024年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了《联合共建“人形机器人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书》,此次合作确立了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华中科技大学是目前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主力军,协议内容包括共建工程中心、开展长期合作和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
▍华中数控:人形机器人伺服驱动器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2011年在A股上市,是国产数控系统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华中数控的主营业务包括数控系统配套、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工程职业教育、新能源汽车配套、红外人体测温设备等。华中数控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16项,80%员工具有大学学历。华中数控研制的60多种专用数控系统,应用于纺织机械、木工机械、玻璃机械、注塑机械等多个行业。
作为国内数控系统领域的核心企业,华中数控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高端产品的功能与性能足以对标国际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推动下,工业母机企业订单猛增,中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尤其旺盛,华中数控因此持续受益。同时,华中数控投资占股21%的重庆鲁班机器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自2023年上半年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项目以来已取得显著进展,凭借自主研发的LB-1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苹果体系前沿技术争霸赛及创新成果推演赛中战胜全球70多家制造业企业,夺得技术排名第一名。
华中数控在人形机器人 “小脑” 领域具备独特技术优势,未来有望打造人形机器人专家模型。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智能终端设备以及智能生产线的深厚行业应用技术优势,在制造业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技术实力,融合了云计算的强大算力、大数据的精准分析以及华中数控先进的数控技术和机器人控制技术,具备了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其自主研发的华中 9 型 AI 数控系统,接入了 DeepSeek具备高调速范围、高精准、高响应、高可靠性的运控系统,让机器人的运动更加精准、协调和稳定。
▍武汉神动:人形机器人传感器
武汉神动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武汉神动以动力总成电控系统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起步,目前已建立了成熟的传感器和车载电子控制器两大产品族的五十多个产品的平台,掌握压力传感、车身电子控制和网络通信等关键核心的应用技术。
武汉神动在我国的传感器细分领域已经位列前三名,覆盖国内80%的商用汽车。爆震传感器、陶瓷压力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三个产品成功打破进口产品垄断,武汉神动还是东风商用车、上汽红岩、东风小康、玉柴机器、五菱柳机、重汽、陕汽、柳汽、东风电驱动和大运汽车等十余家主机厂及系统供应商的配套商。
2021年,武汉神动与武汉理工大学“成立联合技术研究中心、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未来有望达成深度合作。2024年,董事长刘慧琳表示,机器人的感知交互系统中需要大量使用传感器,神动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未来,神动的业务将不仅专注汽车传感器,还将向人形机器人配套领域延伸。
▍高德红外:布局人形机器人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中国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规模化从事红外核心器件、红外热像仪、大型光电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公司市值近400亿元,拥有高科技人才6000余名,已建成覆盖底层红外核心器件至顶层完整武器系统的全红外产业链研制基地。公司在智能设备及传感器行业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市场口碑,研发投入年均占比超15%。
高德红外的董事长黄立2025年3月成立了人形机器人与脑机接口公司,被认为公司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该公司人形机器人的最大亮点,在于其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名为“人工肌肉”的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电机驱动方式。“人工肌肉”通过合成材料模拟生物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原理,实现灵活的运动能力。与传统电机驱动相比,这一技术有着诸多显著优势。从性能上看,根据测试数据,这种人工肌肉的力学性能提升了50%以上,且在反应速度上与传统电机相似。这使得机器人在活动精度和灵活性上大幅提升,能够做出更加贴近人类自然行为的动作,极大地提升了人机交互体验。在结构方面,新型驱动系统减少了机械构件,提高了结构的简洁性,降低了故障概率,同时使机器人更轻便,更符合多样化场景应用的需求。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算法,机器人还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感知,并作出相应反应,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埃斯顿:中部工业与人形业务
埃斯顿(湖北)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是南京埃斯顿控股子公司,是一家具有与进口工业机器人同步发展技术优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总投资5亿元,坐落于湖北荆门高新区,占地158亩,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全系列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及配套的智能制造设备。业务立足中西部,辐射全国,应用领域包括化工、饲料、食品饮料、日用玻璃、日用陶瓷、重工、医疗、光伏、木工、钣金折弯等。
埃斯顿子公司酷卓是一家从事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初创公司,埃斯顿酷卓的首发人形机器人CODROID 01采用一体化关节模组,单臂自由度7,单腿自由度6,全身最大自由度44,灵巧手自由度6-7,具有核心部件全自研,模组响应速度快,扭矩密度高,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低噪抗冲击等优势。主要应用领域为工业场景,协同工厂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生产,埃斯顿湖北有望承接酷卓部分业务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