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是糖尿病的"导火索"?哪些水果真要少吃?不想失控,适量是关键

雅彤康康 2024-07-13 13:27:0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且为了更好诠释相关内容,开篇涉及的人名等信息为虚构,请理性阅读。

李大姐(化名)刚好迎来了她的48岁生日,这个年纪,对她而言,是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也是自我挑战与关爱的深刻体悟。然而,生活的甜蜜并非总是如她所愿,几年前,她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这个消息如同秋日里的一缕寒风,悄然吹进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

李大姐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她喜欢在自家的小院里侍弄花草,也喜欢在闲暇时翻阅书籍,享受那份静谧与安详。但自从确诊糖尿病后,她的生活便多了一份小心翼翼,饮食成了她每日必须严格控制的“战场”。医生的话语像是一盏明灯,时刻提醒着她:“控制血糖,就是守护生命。”

但是,自从确诊糖尿病,李大姐感觉自己的身材也是出现走样,看着身边的姐妹都那么苗条,李大姐下定决心要减肥。

李大姐搜了很多减肥代餐,大多都是蔬菜和水果搭配,这蔬菜也就算了,水果都是甜甜的,吃了会不会影响血糖?李大姐找了很久,发现桃子是属于低糖水果,含糖量较低,热量也较低,因而李大姐把早饭和晚饭都换成了以桃子为主的减脂餐。

可是几天下来,林阿姨发现自己的血糖还是升高了,林阿姨去医院检查问出了自己的疑惑:是不是这个桃子含糖太高了?

“阿姨,这桃子虽然本身含糖不高,适量吃点是可以的,但架不住您吃这么多啊,您这每天早上晚上的吃,积少成多,可不得高血糖了。 ”

事实上,无论是含糖量高,还是低的水果,吃多了都会导致血糖升高,这其中还是有一些水果对血糖的影响过于敏感,还是少吃为好。

想要血糖稳定,要少吃的不是桃子

1、荔枝

首先,荔枝本身就是含糖量高、热量高的水果,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情况下,即使少量荔枝也有可能导致体内血糖再度升高;而平时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食用过多也可能造成血糖波动。

其次,荔枝中富含的是大量的果糖,果糖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肝转氨酶的反应,才能转化成葡萄糖,供人体吸收利用。

如果一次吃过多荔枝,肝脏中没有足够的转化酶转化果糖,使得摄入的果糖大量积聚在血管内,人体既不能吸收又不能及时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还阻碍了机体正常吸收其他营养物质,对于代谢紊乱的糖尿病患者,极容易造成低血糖休克。

这也是“荔枝能降血糖”这一说法的由来,但是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另外,约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大多会兼有血脂的升高,但如果人体摄入过多果糖堆积在体内会经过一系列循环转化为甘油三酯,从而增加了高脂血症的危害。

2、榴莲

每100克榴莲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是苹果的2倍之多,是西瓜的5倍,由此可见,榴莲的含糖量是较高的了,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食用。

此外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众多,糖尿病的患者的代谢功能减退,吃过多榴莲可能会增加肠胃负担,肠胃蠕动缓慢,也会影响血糖的吸收和代谢。

榴莲中还含有较多钾离子,糖尿病患者若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引发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3、红枣

红枣多有鲜枣和干枣之分,新鲜红枣含糖量约60%,而干枣含糖量约80%,且红枣中糖类丰富,果糖、蔗糖等消化后都易被机体吸收,属于高糖食物,不建议食用。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贫血的并发症,红枣有补血效果也是都知道的,但其实红枣的含铁量并不高,且多为非血红素铁,人体消化吸收率不高。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想吃红枣不仅不能很好改善贫血,还可能造成血糖不稳,适得其反。

除了上述三种含糖较高的水果,还有西瓜、菠萝等,也要适量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可贪多。但医生还要提醒大家一点,糖尿病患者可不是一点糖都吃不得的!

糖尿病不等于禁用糖,适量才是关键

糖是人体的能源物质,人体生长、运动等离不开糖的供能,且不可替代,体内糖分供应不足,会出现心慌、眩晕、血压下降等不良症状。

另外,糖还参与人体的其他物质结合构成酶、抗体等,对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抵御疾病都十分重要。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如果一点糖分都不摄入,再同时服用降压药,很有可能引起糖尿病休克。因此,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需要适量进食一些糖分。

糖分是能最直接补充能量,糖尿病患者同样需要。

尤其是刚刚经过大强度的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这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因而为预防出现低血糖,运动前可进食适量甜食,以满足能量消耗。

另外,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糖盐水。因为这类患者常年由于血糖异常影响肠肠道神经病变,容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呕吐等影响食欲,适量给予患者一些糖盐水,可以补充热量,防止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还能减轻胃肠负担、保护肠黏膜,促进机体恢复。

甜味还可以刺激味蕾,从而促进食欲,对于食欲不振的人,适量摄入可以帮助增加食欲,有助于身体吸收营养。

除此之外,适量的糖分还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正常代谢。很多患者听到这一说法的时候感觉很不可思议,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大家还记得胰岛素是如何工作的吗?

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作为降糖激素,帮助身体处理血液中多余的糖分;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适量的糖分能刺激胰岛素分泌,进而帮助糖尿病患者维持正常代谢了吧!

不过,问题又来了,我们总说适量、适量,可是也不能每天吃饭都计算多少克的糖含量,那么下面这些控糖摄入的小技巧,对于糖友们来说,可以很便捷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帮助平稳控糖。

控糖小技巧,限制糖分有疗效

首先,就是什么都要吃一点!

“饮食多样性”大家应该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吧,我国的膳食指南书籍中也都有提及!

其实,很多食物都含有一定量地糖分,西红柿和黄瓜,这两种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都不例外,每100克西红柿大约含有糖2~4克,100克黄瓜中含糖量也差不多如此。

含糖量虽然少,但是单吃一种,狂炫,食用量上去了,含糖量自然也上去了,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单吃哪一个都无益处,什么都吃点才是最好的,食物多样搭配,营养均衡,才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也提高机体控糖能力。

其次,每餐吃饭的顺序也会影响糖分的摄入量!

吃饭顺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这一点,有人可能潜意识将喜欢吃的食物先吃完再吃不想吃的食物,有人则是将喜欢吃的食物放到最后食用,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序吃饭可能对于控制血糖有一定的益处。

这从何说起呢?医生建议大家每次吃正餐前先增加餐食总量30%的蔬菜,稍微调味即可,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保护胃肠粘膜,减缓胃肠血管吸收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入血的速度。

吃完蔬菜,再吃蛋白质、脂肪,最后吃淀粉、糖类等,可以减少血糖峰值,且糖类放到最后,也可一定程度减少其摄入量。

如果真的很喜欢甜品,可以将甜食安排在餐后吃,空腹时消化系统旺盛,此时吃甜会更容易吸收,而餐后不仅可能吃不了多少,还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避免糖分过度波动。

同样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方式做出的菜肴所含糖分也不相同!

煎、炸、油焖等方式要比蒸、炖等更容易升糖,且对营养价值的破坏也大,平时做饭也多选择蒸、炖等方式来烹饪。

最后,吃完饭要动起来,也不用太过剧烈的运动,饭后10分钟,遛狗、洗碗等也是个运动,帮助葡萄糖的燃烧,辅助降糖。

医生有话说

好了,本篇文章就讲到这里了,医生在这里再给大家回顾一下重点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第一个问题:桃子真是糖尿病的“导火索”吗?

并非如此,桃子是属于低糖水果,含糖量较低,热量也较低,李大姐之所以吃桃子之后,血糖控制不佳,是因为吃的太多了,而不是桃子不能吃!

第二个问题,哪些食物糖尿病患者真应该少吃?

红红的外壳、剥开白白嫩嫩的荔枝;闻着臭,吃着香的榴莲以及素有补血之名(假的,效果并不理想)的红枣,这几类糖友吃多了更加不利于控制血糖水平,一定要少吃!

第三个问题,如何做,对于控制血糖有益?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除了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之外,可以从饮食方面入手,比如说:食物种类、食物的食用顺序、食物的烹饪方法等多个角度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本刊资料库.“三高”患者 吃水果有讲究[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03):23-23.

[2]沈美余.糖尿病患者对糖的常见认知误区[J].糖尿病之友,2023,(04):36-36.

[3]陶沙.科学搭配、精准食养,糖尿病患者也能吃水果[J].家庭生活指南,2024,40(05):112-113.

0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