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符合“春夏养阳”?这几点要注意区分

文化养生谈 2024-08-25 08:36:45

处暑之后,其名义上虽然已经是秋天,但在南方的大部分地方,气候依旧和夏天无异。因此,我们依旧要注意养阳的问题,也就是在养生的角度上,更偏向于春夏养阳这方面。

比如“惊蛰”这个词,古人认为“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惊蛰”,就是雷声惊醒蛰伏在土里的虫子。其实,这么理解是很片面的。从中医的角度看,惊蛰所“惊醒”的,不但包括土里冬眠的虫子,也包括自然界的植物,甚至也包括人体的阳气与生机。

所以,《黄帝内经》说的“春夏养阳”,惊蛰之后就更应该有所调整了。那么,惊蛰之后该怎么做,我们才算符合“春夏养阳”的道理呢?

从大面上来说,惊蛰之后的养生,我么应该根据自然的物候变化,结合自身体质的差异来做出合理的调整,包括起居、饮食、以及精神心理等各个方面。

受先天禀赋和后天条件差异的映影响,每个人的体质都有其独到之处,于是,在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生活中,就此形成各种不停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这些特征又反过来影响着机体对于外邪的抵抗能力,以及感受外邪之后在体内的传变特点。

我们常说的体质,可以说是身体形神两方面的综合反映,

中医所说的体质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气质。气质是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体质可以包括气质,但气质不等于体质。

如何根据体质的不同、在惊蛰之后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养生侧重?按照《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的描述,可以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

然后再根据经络气血在头面、四肢的表现差异,每一类又可以再分为五,于是便形成所谓的“阴阳二十五人”。这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体质养生”的最初理论。

当然,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大可以不必分得那么详细,最常用的大致有四种体质,它们的养生侧重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

一、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的热一般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烦躁,睡眠减少,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怕热喜凉。他们在惊蛰之后,要注意如下几点:

1、调摄好精神:由于他们大多性格急躁,易烦易怒,这是由于阴虚火旺、火扰神明所致,所以更要注意“添澹虚无、精神内守”。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

2、调整好环境:阴虚的人怕热喜凉,所以惊蛰之后,他们的居住环境应该做好清静二字,可以去海边、林区、山区旅游,居室也应该更多安静。

3、调整好饮食:阴虚的人更要注意滋阴潜阳,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厚味;

4、合理地锻炼:阴虚体质的人,惊蛰之后的锻炼也不宜过于强烈,更着重调养肝肾,以舒缓为主。

二、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大多形体白胖,有的面色淡白,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怕冷喜温。他们的养生要注意

1、精神调养:阳虚的人多数偏于抑郁,胆子小也容易悲伤忧愁。惊蛰之后,就要结合阳气的生化而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竟可能让自己阳光一点。

2、居住环境:阳虚体质的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较差,惊蛰之后乍暖还寒的时候,更好注意避免感受风寒而受凉,注意培补阳气,多晒晒太阳等等。

4、加强锻炼:阳虚体质的人,惊蛰之后同样需要锻炼,尤其是户外锻炼,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在阳光下锻炼,以强壮卫阳,增强抵抗力。

4、饮食:阳虚的人,惊蛰之后也可以适当多吃点温阳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配合天地旺阳之时,以壮人体阳气之功。

三、瘀血体质:

所谓瘀血体质的人,大多面色晦滞,口唇青紫,肌肤干燥,眼眶黑暗。他们的养生方法,惊蛰之后要注意理气活血:

1、适当锻炼:运动锻炼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一定程度上疏散瘀血;

2、保持乐观情绪:如果心情抑郁,大多体内的气机也偏于郁结,气滞则血瘀,所以,瘀血体质的人,惊蛰之后更要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畅达体内气血运行;

3、饮食养生: 瘀血体质的人要适当进食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也可以熬点山楂粥、花生粥,以及丹参、当归汤等等。

四、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大多形体肥胖但肌肉松弛,他们一般喜欢吃肥甘厚味,神倦身重。他们的养生注重如下:

1:居住环境:保持环境干燥明亮而温暖,避免外湿侵袭;

2、饮食改善: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痰湿体质的人要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

3、运动锻炼:痰湿体质的人,大多缺乏主动运动的意愿,所以更应该坚持锻炼,做到持之以恒;

总而言之,上述四种体质,是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无论属于哪一种,惊蛰之后的养生,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去调整。

1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