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建造港珠澳大桥,遭到李嘉诚威胁的胡应湘,二人如今高下立判!

往史云烟 2025-04-09 16:45:07

“你这样会害死很多人!”

他和李嘉诚并称“香港十大富豪”之一,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实干家。

他可以眼都不眨地将赚来的钱捐给国家,就算给国家花500亿都毫不心疼。

可让他想不到的是,他想要修建港珠澳大桥爱国行为居然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许多富豪仇视他,李嘉诚更是曾经对他发来“威胁”。

如今大桥已经通车七年,回头再看二人当年的行为,早已高下立判!

——【·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

胡应湘出生于香港的一个富豪之家,父亲胡忠从出租车司机白手起家,是香港赫赫有名的 “的士大王”。

胡忠对子女的教育极为严格,从小就要求孩子们靠自己的努力去挣钱,培养他们低调踏实的品质。

胡应湘成功考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这里他不但学到了知识,还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先进的世界。

在见识了西方的繁华之后,胡应湘心中却始终牵挂着祖国的发展,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凭借自己的所学,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胡应湘学成回国后,拒绝了父亲为他安排的舒适职位,毅然选择从底层做起。

他隐姓埋名进入香港的一家建筑公司,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胡应湘在父亲的帮忙下创立了合和实业集团,创业初期主要承接一些小型建筑项目,亲自参与项目的各个环节。

凭借着诚信敬业的经营理念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合和实业逐渐在香港建筑市场打出了名号。

之后凭借经验,他又整合了父亲的产业,都往地产业发展,最终成功让公司挂牌上市。

上市后,合和实业发展迅猛,股价一路飙升,市值迅速增长。

他亲自设计的公司总部连续10年蝉联 “亚洲第一高楼” ,更创下三天盖一层的 “香港速度”,震惊了业界。

此时的合和实业,市值已高达 30 亿港币,稳坐 “华资地产五虎将” 头把交椅,而同期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市值仅为 2 亿港币。

胡应湘并没有满足于在房地产领域取得的成就,他始终心系中国内地的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胡应湘来到内地考察。

怀着这份改变内地现状的强烈愿望,胡应湘成为首批来大陆投资的香港商人,他捐出积蓄参与广州五星级酒店 —— 中国大酒店的建设。

1984 年,中国大酒店正式建成,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服务,迅速成为当时最赚钱的酒店。

在胡应湘的运营下,中国大酒店不到五年就收回成本,他也兑现诺言将酒店无偿捐给了国家。

“要想富先修路”,80 年代的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胡应湘自掏腰包 100 亿修建广深高速,顶着 “农民用不起” 的质疑坚持六车道设计。

不仅如此,胡应湘还投资修建了虎门大桥、深圳罗湖和皇岗口岸、广珠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额达到约 510 亿元。

与胡应湘不同,李嘉诚出生于广东一个贫困的家庭,他和家人为了躲避战乱才辗转来到香港。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一大家子人的温饱,他不得不早早辍学,开始打工生涯。

他尝试过多种工作,他善于观察市场需求,不断拓展客户资源,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商业经验。

李嘉诚抓住了当时香港市场的空白,孤注一掷投资了一家塑胶厂,他改进工艺、迎合市场,产业很快发展了起来。

随着他成为了“塑胶花大王”,李嘉诚又意识到了房地产市场有肉吃。

很快香港地价暴跌,李嘉诚却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他果断出手,低价购买了大量土地储备。

他成立了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地产方面的业务,并成功上市。

上市后,长江实业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股价大幅上涨,旗下储备的土地也升值 20 倍。

此后,李嘉诚不断拓展业务领域,逐渐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

随后,他又发现英国电力、铁路、水务等方面存在巨大缺口,于是开始涉足英国的电力、燃气、水务、电信等行业。

21 世纪后,李嘉诚进一步将业务拓展到以色列、新西兰、葡萄牙、日本等国家,其商业版图遍布全球。

——【·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博弈·】——

胡应湘站在伶仃洋边,望着茫茫大海,心中萌生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建一座跨海大桥,把香港、珠海、澳门连起来。

在他看来,只有打通这条陆路动脉,才能让粤港澳真正 “血脉相连”,促进区域经济的腾飞。

当时的香港,经济发展迅速,但受到地域限制,进一步发展面临瓶颈。

而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急需与外界加强联系,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胡应湘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仅能够加强香港与内地的联系,还能带动澳门的发展,促进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融合。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胡应湘积极奔走,他的建议也得到了很多人包括政府的认可。

后来,澳门也加入进来,项目最终确定为 “一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 的港珠澳大桥方案,旨在成为三地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

可当胡应湘提出港珠澳大桥的设想时,李嘉诚却表示了强烈反对。

因为李嘉诚的商业帝国中,港口业务占据着重要地位!

到了 21 世纪初,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在香港港口运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垄断了香港一半以上的港口业务。

在李嘉诚看来,建桥必然会分流航运业务,大幅削减码头收入。

一旦大桥建成通车,货物运输可能会更多地转向陆路,这将对他的港口业务造成巨大冲击。

对于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李嘉诚来说,任何可能影响到港口利益的因素都需要谨慎对待。

因此,他公开表达了对建桥计划的不满,认为这个项目会损害他的商业利益。

因此当胡应湘提出建桥计划时,李嘉诚的得力干将霍建宁更是公开呛声:“胡先生要建桥可以,但别害死人!”

面对李嘉诚的反对,胡应湘并没有退缩,他深知建桥计划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性,决心全力以赴推动项目的进展。

为了筹集建桥所需的资金,胡应湘凭借着自己在商界的威望和人脉,拉拢了李兆基、郑裕彤、何鸿燊等富豪集资 150 亿港元。

这些富豪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商业领域,但都被胡应湘的理念所打动,愿意为了大湾区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胡应湘还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他遭遇了诸多困难和阻力,不仅要面对来自李嘉诚阵营的反对和阻挠,还要应对各种质疑的声音。

但胡应湘始终坚信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他用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回应着外界的质疑。

面对李嘉诚阵营的指责和港英政府的阻挠,胡应湘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

他毫不退缩地回应道:“哪怕回收期 100 年也要建!”他认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关乎国家的整体利益。

作为一名企业家,他有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能因为个人利益或短期困难而放弃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项目。

——【·梦想中的大桥通车·】——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筹备,2009 年 12 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克服了无数的技术难题和自然挑战。

在九年的奋斗后港珠澳大桥完成了工程建设,同年 10 月 23 日,港珠澳大桥举行了开通仪式,24 日早上 9 时正式通车。

它的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格局,将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通行时间大幅缩短,促进了三地之间的人员、物资和信息流动。

如大桥已经通车七年,当年胡应湘和李嘉诚的决策和想法,早已高下立判!

关于胡应湘先生您有什么了解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台金咨询

0 阅读:20

往史云烟

简介:介绍不一样的历史相关事件!琴瑟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