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个选出来的省委书记,被路遥写进小说,去世挽联令人动容

红色先驱 2024-08-18 17:59:58

2015年,陕西省委原书记、全国政协原常委白纪年在西安逝世,享年89岁。

对于这位老一辈革命家,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陕西人民对他可以说是口碑载道。

陕西籍著名作家路遥更将他作为原型,写进了自己的那部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当中。2019年,《平凡的世界》更被列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984年,时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离职,面对接替人选的不确定性,中央当时决定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新的省委书记。

而58岁的白纪年最终以断层领先的投票数成功当选,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民主推选办法产生的省委书记,并因此而闻名。

白纪年的一生,可以说都与陕西有关,为官一生,他从未踏出过陕西。

1926年,白纪年出生于陕西绥德县城南白家沟。

由于父亲早逝,白纪年是由母亲和祖母一手拉扯大的,他的母亲和祖母都是勤劳朴素,乐善好施的农村妇女。

也因如此,白纪年从小便对贫苦大众深怀同情。

1939年,13岁的白纪年即告别家乡,奔赴一百公里以外的延安,参加革命活动,自此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历程,并在3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白纪年历任陕甘宁边区三边专署文书、科员,吴旗县政府政务秘书、民政科科长,三边专署助理秘书,1948年又担任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筹备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白纪年历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北工委组织科科长、干部科科长、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副书记,团省委第一书记。

在诸多岗位之上,白纪年最难能可贵和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不向党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遇大事敢于直言,对伤害干部群众客观上有延缓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运动,不迎合当时的‘形势’,不‘跟风’跑。”

从1953年到1959年,白纪年主持共青团陕西省委前后6年,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青运史上的黄金时期。

“不当青年官,要做青年友”,这成为白纪年主持共青团陕西省委工作期间奉行的一个基本理念。

在共青团陕西省委的同志后来谈及白纪年,无不公认,白纪年是一位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的好领导”,私下里大家都叫他“老白”。

1959年年底,白纪年担任陕西省委农工部副部长。

这期间,有另外两位农工部副部长刘国声和李浩同志受到严厉批判并被下放农村,其他人怕被牵连往往唯恐避之不及,而白纪年对这两位副部长心存敬佩,毫不避讳地关心和照顾他们,同他们讲些宽心话,以期减轻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包袱。

这样的举动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是有很大风险的,“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

与此同时,从1959年到1961年,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陕西省先后有2000多个生产队包工包产到户,白纪年作为农工部长,坚持实事求是,认同这种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变通,明确表示:“这至少是渡过暂时经济困难的一种好办法。”

而也就是在这时期,白纪年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因为刚从团省委调到省委农工部工作,他自认为年轻力壮,在单位如同拼命三郎,工作忙起来,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作息混乱,后来感觉腹部疼痛难忍,才去了医院,结果最终被确诊为肠癌。

1961年,35岁的白纪年第一次接受肠癌手术,并自此开始了抗癌之路。

这一路,他支撑到底,只为保证工作不受到影响。

1964年,西北局主要领导人在农村社教中推行极左路线,许多基层干部动辄挨打受骂,被开除党籍公职。

白纪年对此种独断专横的作风极端不满,当即通过省社交办内刊进行了披露,后时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胡耀邦下达了严禁打人、体罚的指示,白纪年更极力支持。

而也正因为这件事,令白纪年在一段风雨岁月中失去了自由。

一直到1976年1月,白纪年才又出来,先后担任了陕西省革委会农林局领导小组组长和陕西省农业局局长、党组书记。

此时的他格外珍惜工作机会,很快就又拿出了从前拼命三郎的架势,对于腹部的胀痛也并没有在意。

结果就在1976年3月下旬,医院检查确诊他肠道结节型恶性肿瘤,于是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术后,还在化疗期间,每天一打完吊针,白纪年便又投入到工作中。

1978年9月,陕西省委再次成立农工部,与省农林办公合署办公。白纪年被任命为部长、主任。

大病初愈的他更是意气风发,加倍努力工作,一心致力于恢复陕西经济建设、农业生产,弥补那段风雨岁月的损失。

同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府开始逐步调整。安徽、四川农村首先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而早在三年困难时期就曾表态赞成“包产到户”的白纪年,深受十一届三种全会的精神鼓舞,更是摩拳擦掌。

回到农村工作岗位上后,他敏锐察觉到公社化运动已经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已然行不通了,而后即从省农口各单位抽调干部深入农村调查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中的问题,并交代下乡调研的干部:“调研时不要只找干部,应该多找农民群众交谈,看他们的反映如何。”

之后根据大量的调查结果,白纪年向省委报送了《关于当前亟待解决的农村经济政策问题的报告》,致力于为全省2000万农民排忧解难,紧接着又指导起草并督促省委下发了《关于认真解决当前农村几个突出问题的指示》等一系列文件。

这些文件在短时间内起到了拨乱反正的效果,扭转了错误做法,另一边,他又积极督促有关地县为当年在包产到户和农村社教运动中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平反。

当他了解到生产责任制形式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时,更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站在广大农民一边。

1980年10月,在陕西省委召开的地市委负责人座谈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会上,时任陕西省副省长白纪年满腔热情地支持农业生产责任制,作了震撼全场的发言。

他在发言中充分阐述了亿万农民为什么拥护双包到户?它为什么成为发展的必然性?以及真理为什么在多数群众一边,而不在阻挡这一大潮的少数领导人一边。

面对陕西省委地市委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者,他大声疾呼,要克服“余悸”心态,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少批评、少指责,更不要抓辫子、打棍子。

最后,他甚至不惜得罪人,当面锣对面鼓地对省上领导层认识不足、不统一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这时的白纪年,一如十几年,岁月没有带走他身上的耿直正义,反倒令他更加坚定。

曾经参加了那场会议的新闻工作者张国宁回忆起来,自己当记者多年,那还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见到一位被领导者敢于为党和人民事业在关键时刻,关键抉择问题上,对他的顶头上级提出那样既十分尖锐又充分说理的批评。

会后,人们为白纪年的发言捏了一把冷汗,甚至有人议论:“老白乌纱帽还能戴得稳吗?”

后来,白纪年的发言出现在新华社内参,不出意料引起巨大波澜,但更多省决策者包括陕西在内,依旧保持徘徊观望的态度。

对此,邓小平此前也曾说过:

“有一些省犹疑观望徘徊,有的观望了一年才跟上,有的观望了两年才跟上。中央的方针是等待他们,让事实教育他们。”

而陕西在被教育之后,才最终走上了白纪年所疾呼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之路,此后短短几年,陕西农村面貌即迎来重大变化。

此后白纪年主管农业口工作一直到1984年10月。

马文瑞

1984年,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离职,增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如此,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的位置出现空缺,在马文瑞回京就职之前,由谁来接替他,引起上下一片议论。

由于各方意见不一,中央最终决定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新的陕西省委书记。

所谓民主选举,即省委不预提名单,而由参会人员自由提名,耗时半个月,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出三四个候选人,再进行无记名投票,最后以得票数确定谁任省委第一书记。

在这样严格的民主推选方法下,经过4轮投票,白纪年从陕西省内酝酿推选的300人中杀出重围,最终以远超其他被提名人数倍的得票数成功当选。

1984年8月起,白纪年就任陕西省委书记,成为我党执政以来第一个用民主推选办法产生的省委书记。

在任省委书记后一年内,白纪年即阅办了 600 多件群众来信,接待了100多名干部、群众的来访。

白纪年将这些来信来访的人民群众,称之为领导干部的“特殊先生”。

而白纪年的“特殊先生”中,还包括陕西籍著名作家路遥。

有关故事,还是在路遥同好友曹谷溪的一次聊天中透露的。

彼时,路遥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创作小说,和许多夜猫子作家一样,有一天夜半三更,路遥的写作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而正当他激情创作之时,作协办公室却突然停电了。

原本才思泉涌的路遥被这突然的停电打乱了节奏,心中顿时生起一股焦躁。

他二话不说拿起办公室的电话,就打给了省委办公厅。

可想而知,电话这端的路遥语气并不和善,因为对当时的他来说,这通电话更像是为自己的情绪寻找了一道出口。

但电话挂断不久,办公室就来了电。

后来路遥才知道,原来当时他的那通电话,当下便被省委书记白纪年得知,而后白纪年立即找了相关部门,直言:“医院是救人性命,不能停电,作家是拯救灵魂的工程师,也不能停电!”

这些是路遥怎么也没想到的。

而用白纪年自己的话说:“群众的来信来访,是我不断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源泉。”

为此,他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联系群众、调查研究的一条重要渠道。

这样的做法,在全国实属罕见。

1984年,新华社记者还专门就白纪年的这一事迹向全国发出一篇通讯。

1987年,路遥在《延安文学》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新上任的省委书记》的文章,更将白纪年直接写进了文章里。

1988年,路遥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更在小说中,以白纪年为原型创作了一个新上任的省委书记人物——乔伯年。

只是这时,白纪年已经不在陕西省委书记任上。

原来就在陕西首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在西安举行,给陕西对外开放开了好头,紧接着陕西省出口商品展销会、陕西省科技成果交易会、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座谈会先后在香港、西安、北京举办,身为省委书记的白纪年正拼搏在全省经济最前沿之际,他的身体状况再度告急。

1985年,白纪年被医院诊断乙状结肠息肉癌变,9个淋巴结有5个感染癌细胞,不得已又做了一次手术。

这次手术后,白纪年在省委书记位置上又坚持了两年。1987年,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只能免去了他身上的省委书记职务。

此后,白纪年相继当选为政协第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4年春,年近八旬的白纪年又罹患胃癌,做了大面积的胃切除手术。

如此,从1961年开始,前后几十年间,白纪年已经先后接受了六次大手术,常人根本无法想象,他拖着这样的病体,工作却丝毫未受影响,真正做到了造福于民。

2005年,白纪年离休。

2015年1月15日,白纪年在西安逝世,享年89岁,自此走完了殚精竭虑、为国为民的革命一生。

在他的追悼会上,陕西人民自发排起了长队,送别这位将一生都献给了陕西的父母官。追悼会上的这22字挽联令人动容:

“胸怀家国顶天立地绥德汉,光明磊落两袖清风人民官”

一如白老生前欣赏的那副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作为老一辈革命者,陕西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以及若干重大决策的参与者、领导者和制定者,白老的一生都在践行于此。

素材来源:

[1]平民书记白纪年 《新西部》杂志

[2]徐士杰.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和群众共商致富计[J].瞭望周刊,1985,(04):14-15+1.

[3]戴万然.省委书记的“特殊先生”[J].瞭望周刊,1986,(29):14-15+1.

[4]张国宁.陕西改革开放的先行者[N].各界导报,2008-12-19(005).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1 阅读: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