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蒋介石不敢怠慢之人,建国后当上副主席,68年被洪水淹没去世

红色先驱 2024-08-23 19:01:58

国民党内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级人物,连蒋介石也不敢怠慢,几次礼贤下士,希望对方为己所用,结果对方都不为所动。

新中国成立后,他身居要职,当上了副主席。1968年住房被洪水淹没逝世。

他的一生跨越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为追求祖国民族昌盛,在政坛上呕心沥血。

他是民国军阀新桂系的头面人物白崇禧的老师,更是广西政界元老、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在全国享誉甚高。

他的名字,便是李任仁。

1886年,李任仁出生于广西临桂县会仙乡塘边村。这里风景秀美,但地少人穷。

李任仁家属于乡村中医家庭,相较其他人家条件已经算得上好些的,但也只有能力供养长子一人读书。

作为次子的李任仁,只读了一年私塾,就不得不辍学,14岁时到中药铺当了小学徒。

16岁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并深感有知识有文化才能救国救民的李任仁又争取到读书机会,如愿进入省城的桂林学馆就读。

两年后,李任仁即高中秀才。

1905年,19岁的李任仁从桂林回乡,创办了会仙小学堂。

白崇禧

而也就是在这所小学堂,第一届便走出了后来成为新桂系头面人物或骨干的白崇禧、吕竟存等。

从这时起,李任仁和白崇禧便结下了不解之缘。白崇禧后来回忆起来:

当时他家境困难,读书期间,是李任仁供他午饭,帮他买笔墨纸砚,代交学费书费,临毕业的头天晚上,也是李任仁将他和几个考试成绩优等的学生请去家里吃饭,给他们讲了法国的拿破仑24岁从一个炮兵上尉一跃破格提升为将军的故事。自那之后,他一直记得李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人的成功,不仅需要聪明、勇敢,也需要机遇,而这机遇也是要靠自己去寻觅的。再后来他决心走军旅之路,寻求自己人生的机遇。

与此同时,李任仁回乡创办小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同盟会革命刊物,思想开始发生重要转变,从清末维新转向了革命。

1908年,李任仁就读于桂林优级师范学堂,这期间,他深受民主革命思潮的熏陶和影响,带头剪掉了辫子,并回乡宣传。

1911年初,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李任仁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而另一边,白崇禧从会仙小学堂毕业后不久,从李任仁口中得知了广西陆军小学招生的消息,果断报考,后以千余人中第六名的成绩成功被录取,开始接受军事教育的启蒙。

只可惜入学仅仅3个月后,白崇禧即突发疟疾,无奈退学,1年后身体依然不见好转,校方收回了先前为他保留的学籍。

白崇禧

幸得李任仁帮助,1909年,白崇禧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桂林初级师范学校。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李任仁一边在临桂县办学任教,一边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而白崇禧则在李任仁的支持下,报名加入了广西北伐学生敢死队(又名学生军),去到了武汉,后一路进入武汉陆军中学、保定军校,自此步入军界。

1923年,孙中山任广西讨贼军总指挥,白崇禧任参谋长。

白崇禧制定了统一广西的方向,并于1924年底联合李宗仁、黄绍竑等,一举占领桂林,建立政权机构,并通电宣布广西自治。

此后,广西进入新旧桂系过渡主政时期。

而白崇禧当时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请恩师李任仁出山,担任桂林县的县长。

不过这时正在广西省立桂林三中当校长的李任仁并不热衷仕途,起先谢绝了白崇禧的邀请,后几经游说才答应。

李任仁和李宗仁夫妇1966年相见

自此李任仁踏足政界,后来成为了新桂系的首脑人物之一。

1925年7月23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正式统一了广西。这三人也就是所谓“广西三杰”。

三人统一广西初期,李任仁向他们提议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两广合作北伐,打倒北方军阀,得到了三人的赞赏。

此后一段时间,桂林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共领导下风起云涌。

结果就在这革命高潮阶段,蒋介石却突然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后邀请李、黄、白三人参加了反共会议。

紧接着,黄绍竑直接指挥了广西的反革命活动,先后逮捕了60多人。李任仁对此悲愤交加,连连质问黄绍竑为什么抓人。

殊不知,这时的他也已经上了黄绍竑的逮捕黑名单,所幸提前得知消息才侥幸逃脱至武汉。

后经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新桂系三人组出现变动,黄绍竑离桂附蒋。

而李宗仁和白崇禧依然致力于使广西保持半独立的状态,两人开始意识到要想摆脱蒋介石的控制,必须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需要人才,人才从哪里来,一方面自然是靠教育培养。

于是在1931年,李任仁被任命为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主抓广西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起,黄旭初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19年,取代了新桂系“李、白、黄”三人组黄绍竑的位置。

在这些之外,另一方面,李宗仁和白崇禧开始招贤纳士,招徕更多外省文武人士参加桂系集团。

如此在李任仁、李宗仁和白崇禧两方面的努力下,新桂系得到很快的发展,已经由起初的广西一个地方军事集团,开始成为国民党蒋氏中央嫡系之外,以李、白为首的一股军政势力。

与此同时,广西也结束了此前长期处于战乱动荡的状态,进入了相对和平时期。

但与广西相隔甚远的东北,却遭到了日本人的入侵,东北三省在短时间内全部沦陷。

李任仁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十分不满。

1935年12月,国民政府五大七次会议,李任仁被选举为中央委员,几乎同时,国民政府又任命他为立法委员,并许他月薪675银元。但李任仁力辞不就。

胡汉民

1936年5月12日,国民党革命元老、粤方精神领袖胡汉民突然辞世。

李任仁当即动身,前往广州,以吊唁粤方精神领袖胡汉民的名义,在广州联络各种反蒋力量,建立反蒋统一战线。后又赴香港,盛邀一直坚持反蒋抗日的名将蔡廷锴前往广西指导反蒋抗日运动。

同一时间,蒋介石即将解决两广问题提上了日程。因为就在此之前,两广军阀势力多年来一直凭借着胡汉民的威望割据一方,与蒋介石南京国民党政府对峙。

胡汉民病逝后,蒋介石即要求广东实力派陈济棠交出广东的军政两权。

陈济棠

而陈济棠自然不肯,最终决定联合李宗仁和白崇禧以抗日的名义举兵反蒋。

同年6月,两广联合倒蒋。

为此,蒋介石一面调兵遣将围攻两广;一面伸出橄榄枝,宣布召开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讨论和平解决两广问题。

不少人都猜测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是一场“鸿门宴”,广西原计划派出参会的麦焕章怕被蒋介石扣留,不敢与会。

紧要关头,身为国民党五届中执委候补执委的李任仁自告奋勇,与广东中执委一同前往南京。

临行前,白崇禧去到李任仁家,对他说:“此次先生去京,无异入‘虎穴’,有何要求,尽量提出;至于经费开支,便宜行事。”

李任仁闻言,却什么要求都没提,只一心期盼早日成行,敦促蒋介石政府放弃内战政策,实现枪口一致对外。

而后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李任仁即与粤方代表向蒋介石提出五项抗日救亡方案:

“停止内战、早定抗日决策、领导全国一致抗日、废除中日一切协定、开放民主权利”。

结果蒋介石对此全然不理睬,在瓦解陈济棠军事集团之后,当即派大军压境广西,企图武力统一广西。

李宗仁、白崇禧对此毫不示弱。蒋桂之战,一触即发。

而也就在同一时间,相较两广,西北其实更令蒋介石头疼,广西牵制了大量蒋军,使他分身乏术,对于张学良、杨虎城的异动以及陕北红军壮大更加担心忧虑。

最终在冯玉祥、程潜等人的出面斡旋下,急于解决广西问题,以便腾出手来,移军西北的蒋介石选择了同李宗仁、白崇禧握手言和。

同年9月,两广事变就此结束。

紧接着,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李任仁为此感到由衷地开心。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国共正式达成协议,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7月21日白崇禧、李宗仁、黄旭初联名致电国民政府,拥护蒋介石对日抗战。

同年8月,中共中央代表张云逸前往桂林,与李宗仁、白崇禧谈判合作抗日事宜。

这之后,张云逸又专程去到会仙乡下,拜访了李任仁先生,同他畅所欲言,共商国是。

也就是这次机缘,让李任仁对中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并对中共的抗日主张深表赞成。

而后,李宗仁和白崇禧分别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和国民党军副总参谋长,先后离开广西,奔赴抗日前线。

就在离开前,对蒋介石还心存戒备的二人决定成立一个反蒋的政治组织,名叫“广西建设研究会”,以维系新桂系内部的团结,联络全国各反蒋组织和个人。

那么这个“广西建设研究会”该交给谁打理呢?二人共同将目光看向了李任仁。

一心抗日李任仁二话不说地接过了这个工作,在他全力地张罗下,许多反蒋民主人士陆续前往桂林。

这期间,李任仁的民主思想更加完善,他预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必将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开始将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凭借他在广西与日俱增的地位和影响力,抗战时期的桂林成为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的集中地。

在这样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形势下,新桂系实际上渐渐地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即以李任仁为代表的,真心拥护中共抗日救国主张,真心实意与中共合作共赴国难,救国救民的新桂系。

另一派则是以李宗仁、白崇禧和黄旭初为首的,借国共合作抗日,达到巩固加强广西地力,进而与蒋介石争权夺利目的的新桂系。

在重庆的蒋介石对于李任仁的转变和举动看在眼里,并十分清楚李任仁在广西的地位和作用,想要将其收为己用。

1938年4月,时任广西建设研究会常务委员、广西临时参议会第一届议长李任仁赴重庆出席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蒋介石将李任仁邀到官邸恳谈,力劝李任仁在重庆任职,结果遭李任仁拒绝。

1939年,蒋介石再作礼贤下士姿态,命路过桂林的大儿子蒋经国特意登门拜访李任仁。李任仁还是不为所动。

如此,整个抗战期间,李任仁一直在桂林过着清贫生活,执著地干着自己自认为对的事业。

1944年11月10日,桂林沦陷。值此危急时刻,李任仁也没有选择去到繁华的重庆依附蒋介石,而是躲到了边远的广西小县百色暂住。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抗战胜利。

1946年3月,蒋介石决定召开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李任仁在参会人员之列。

周恩来获悉李任仁等要来渝后,即准备设宴迎接,并祝贺叶挺、廖承志出狱。

蒋介石得知后,当即将此事告知了白崇禧,并要他转告李任仁不要参加。

而李任仁却认为,参不参加,那都是他的自由,结果就是,他不但出席了聚餐会,还发表了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讲话。

蒋介石对此十分恼火,白崇禧也大为不满。

1946年6月10日,广西省参议会正式成立。原来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的李任仁,在白崇禧等的干涉下,在议长竞选中失败。

昔日的温情师徒生了嫌隙。

6月26日,国民党统治集团公然撕毁停战协定,调集重兵,发动了全面内战。

此时的李任仁,见疮痍未愈,内战烽火又起,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完全失望,更预见了蒋家王朝必亡的大势。

他毅然投入了反蒋斗争,参与发起组织了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明确主张改革国内政治,结束蒋介石独裁统治。

1947年初,广西临时参议会召开全体会议,收发人员发现大量印有“国民党将领高树勋部在东北某地起义,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宣传品,请示如何处理?

以议长资格主持会议的李任仁直接指示:“到会参议员人手一份!”

宣传品分发下去后,整个会场为之轰动。

最终解放战争3年,如李任仁所预见,蒋家王朝风雨飘扬。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完成后,百万解放大军挥戈南下,直逼长江北岸。

白崇禧趁蒋介石之危,导演了一场逼宫大戏。玩火自焚的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取而代之。

此时中共中央提出八项和平条件,愿尽早结束战乱,和平建设国家。

取代蒋介石,出任国民政府代总统的李宗仁公开宣布愿以中共八项和谈条件为基础重开和谈,手握重兵逼蒋下野的国民党华中司令长官白崇禧也做出了和平姿态。

李任仁看到了希望,更积极响应中共和平主张,全力投入了和平解放运动。

1949年初,李任仁突然收到白崇禧自武汉发来的邀请电报。

他满怀期待,以为时局有重大转机,白崇禧已认清形势,遂决定赴武汉和谈。

然而,等到了武汉,他才了解到,高喊和谈的白崇禧实则在搞缓兵之计。整座武汉城上空战云密布,正加紧征兵征粮备战,哪有一点和谈迹象。

念及和白崇禧师生情谊的李任仁好心劝导,只可惜野心勃勃满脑子“划江而治”的白崇禧根本听不进去。

见此形势,李任仁失望地离开武汉,回到了桂林。

紧接着就在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李宗仁和白崇禧“划江而治”的美梦被摧毁。

李宗仁仓皇南逃,回到广西桂林。

在桂系高级军政官员会议上,李任仁当场提议,联名向李宗仁上书,请求重开和谈之门,结果一个顽固分子当场跳了出来,嘴里叫嚣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任仁闻言,严厉驳斥:“和平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民党打了这么多年内战,民怨沸腾,人心尽失。蒋介石几百万军队尚且一败涂地,现今强弱之势悬殊,倘不争取和平,一味蛮干下去,则恐瓦全而不可得…”

一番话下来,到会的几十位广西省政府厅长、委员,都被李任仁说动,在和平意见书上签了字,联名上书李宗仁。

等上书一两天,李宗仁便亲自来找了李任仁,说:“我还想重开和谈,想请您替我到北平走一趟。”

李任仁慨然应允:“只要决心和平,我就去!”

结果就在李任仁动身之前,白崇禧从武汉回到了桂林,独裁气焰又压倒了和谈气氛。

1949年4月底,白崇禧在李宗仁官邸召开桂系高级军政官员会议。

会上,新桂系和战派激烈交锋,李任仁拍案而起,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再次苦口婆心地对李宗仁和白崇禧道:

“失败已成定局,为什么不能放下屠刀,却要把这场害国害民的内战坚持到底呢?蒋介石在大陆上垮台,尚有台湾可以负隅;你们如在大陆上失败了,则一条退路都没有,又何苦坚持到底呢!”

李宗仁默默无言,而白崇禧只留下一句话:“和战取决于德公(李宗仁字德邻)。”

此后,白崇禧又召开了一次桂系高级军官会议,这次,他说:“再言和谈者,给我抓起来!”

到此和谈无望,新桂系主战派占了上风,李任仁和白崇禧分道扬镳,后在友人的帮助下,脱离特务监视,于1949年7月秘密离桂赴港。

抵达香港后不久,李任仁即受到了我党邀请,北上共商国是。

在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李任仁连夜搭乘苏联商船,几经辗转,经东北抵京,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制定《共同纲领》。

1949年8月15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会决定,永远开除李任仁国民党党籍,并下令通缉。

而李任仁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坚持发表广播讲话,凭借个人在广西的影响力,促使桂北、桂西地区和黔桂边区的桂系高级将领相继起义投诚。

新中国成立后,李任仁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西省副省长,1958年后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一段风雨中,李任仁受到冲击,1985年自治区为他恢复了名誉。

1968年8月18日,李任仁先生的住房被洪水淹没,不幸逝世,终年82岁,自此走完大义一生。

素材来源:

[1]刘宗惠,劳玉英.李任仁与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化[J].文史春秋,2009,(11):17-18.

[2]何开粹,常启明.李任仁与白崇禧师生交往传奇[J].文史春秋,2001,(01):57-63.

[3]詹朝东,沈章飞.建国前李任仁民主思想述评[J].广西地方志,2008,(05):43-45.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71 阅读:20474
评论列表
  • 2024-08-25 16:31

    先生高义,仁人志士也!

  • 2024-08-26 21:16

    先生大义

  • 2024-08-25 05:43

    是一篇难得的好文,只可惜了结尾差了那么点意思

  • 2024-09-19 19:02

    蒋介石视国家为自己家,视民主为仇敌,孙中山带出了一个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