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1087-1153),字元渤,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宣和六年进士及第。绍兴初以修职郎召试馆职,除校书郎,拜吏部员外郎,守起居舍人。坐草张纲改官制词溢美,罢为直徽猷阁、提举台州崇道观。十年,起知邵武军,徙吉、洪州。洪皓为秦桧所忌,人无敢过其居者,洋独候其居,坐是免职。寓居信州,与吕本中、曾几相唱和,有《东牟集》三十卷。绍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8fe32d68f8504414804e14b6dc6f11.png)
雪晴 宋 · 王洋
墙角寒梅未试盐,熬波何事被凝严。
解教炉火添馀烬,似妒阳乌到短檐。
幽谷但期回暖律,交光何用映疏帘。
朝来一扫穷阴处,先照群峰最上尖。
“墙角寒梅未试盐”:墙角边的寒梅尚未初放(有版本为“未试监”,“试监”可能指梅花初放,此处形容梅花含苞待放的状态),这里的“试盐”可能是以盐喻雪,形容梅花在雪中未展露其美,或者理解为梅花未经冬雪试炼。但根据诗意,“未试盐”更可能是诗人为追求押韵和意境而用的独特表达,意在描绘寒梅在严冬中的坚韧与期待。
“熬波何事被凝严”:为何严寒的天气(熬波意指波涛的煎熬,此处用来形容严寒)要将一切凝结得如此坚固?“熬波”形象地描绘了严冬的酷烈,而“被凝严”则展现了万物在严寒中的状态。
“解教炉火添馀烬,似妒阳乌到短檐”:仿佛是为了让炉火增添余烬(炉火本已微弱,但似乎因外界的寒冷而更加旺盛),又好像嫉妒太阳(阳乌即太阳,诗人用乌鸦来比喻太阳,形象生动)照到屋檐上。这两句诗通过炉火和太阳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严冬的寒冷和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幽谷但期回暖律”:幽深的山谷期盼着春天的到来,“回暖律”即指春天的温暖和生机。“交光何用映疏帘”:阳光交织却为何只映照在稀疏的帘子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阳光未能普照万物的遗憾。
“朝来一扫穷阴处,先照群峰最上尖”:清晨的阳光扫除了阴暗,最先照亮了群峰之巅。这句诗以群峰之巅被阳光照耀为结尾,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到来。
诗人通过描写墙角的寒梅、熬波的严冬等元素,引发了对春天回暖的期盼。这些自然景象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全诗借用了冬日的景象,以此寓言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愿望。诗人通过对雪后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温暖、生机的渴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b3fa80b9fe095064c8aaddbc76ce337.png)
雪中赴季文集 宋 · 王洋
会因率集转殷勤,扫径宽迎陌上春。
恩解讯书红粉恋,寒消酒力玉花新。
盘堆青菜春回律,瓯泛琼珠月借神。
浮白自怜偏户小,醉归全是梦中人。
“会因率集转殷勤”:因为聚会而更加热情。这里的“率集”指的是聚会,“殷勤”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期待和热情。
“扫径宽迎陌上春”:清扫小路,宽敞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这里的“扫径”和“宽迎”都是诗人为了迎接春天和聚会所做的准备,“陌上春”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恩解讯书红粉恋”:恩情解开,书信传递着红粉间的爱恋。这里的“恩解”可能指的是某种束缚或误会的解除,“讯书”则是传递信息的书信,“红粉恋”则是指美好的爱情。
“寒消酒力玉花新”:寒冷在酒力下消散,如玉般洁白的新花绽放。这里的“寒消”指的是寒冷的消散,“酒力”则是诗人用来驱散寒冷的方式,“玉花新”则形容了雪中新花的美丽。
“盘堆青菜春回律”:盘中堆放着青菜,春天的气息回到了自然的规律中。这里的“盘堆青菜”可能是聚会上的食物,“春回律”则指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复苏。
“瓯泛琼珠月借神”:酒杯中泛着如同琼珠般的泡沫,月光为其增添了神秘感。这里的“瓯泛琼珠”形容了酒的美味,“月借神”则是指月光为酒增添了神秘和优雅的氛围。
“浮白自怜偏户小”:举杯自饮,感叹自己的门户太小。这里的“浮白”指的是举杯饮酒,“自怜”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怜悯,“偏户小”则可能是指诗人的住所简陋或地位不高。
“醉归全是梦中人”:醉后归来,仿佛自己成了梦中人。这里的“醉归”指的是诗人饮酒后的状态,“全是梦中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超脱和对梦境的向往。
全诗以雪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雪中赴约的动人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雪景、酒宴、聚会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春回律”“月借神”等诗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ee6fa9799c5c4d3b59e3fba7e9eb36.png)
岁除前一日病中作 宋 · 王洋
客寄他年又一乡,椒花随兴饮杯长。
病疑寒健销阴脉,愁怯花宽笑酒觞。
去住自知身老大,经过长恨岁穷忙。
眼前儿女陪欢悦,年少从教各自彊。
“客寄他年又一乡”:又一年的岁末,我客居在他乡。这里的“客寄”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漂泊不定的感受,“又一乡”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变迁。
“椒花随兴饮杯长”:椒花(古代习俗,岁末以椒柏酒祭祀祖先或献于尊长)随着兴致而饮,杯中的酒似乎永远也喝不完。这里的“随兴”表达了诗人饮酒时的随意和自在,“饮杯长”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畅饮的场景。
“病疑寒健销阴脉,愁怯花宽笑酒觞”:因病而疑心寒气侵袭,感觉阴脉(中医术语,指人体内的阴经脉络)渐消;因愁而害怕花儿绽放得太宽(这里可能用“花宽”比喻时光易逝或美好事物易逝),只能借酒解忧,笑对酒觞。这两句诗通过“病疑”和“愁怯”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在病中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去住自知身老大,经过长恨岁穷忙”:去留之间,我深知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回首往事,我常常怨恨年末时的忙碌。这里的“自知身老大”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岁穷忙”则可能指年末时的各种琐事和忙碌。
“眼前儿女陪欢悦,年少从教各自彊”:眼前的儿女陪伴着我,带给我欢乐;年轻人嘛,就让他们各自去努力、去拼搏吧。这里的“陪欢悦”表达了诗人与家人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年少从教各自彊”则体现了诗人对年轻人的鼓励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