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修订后的《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乘车守则》颁布,引发网友热议。
在解读一文中提到:
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国未来有可能实施更具有包容性的生育办法,为充分保障儿童乘车权益,参照北京、杭州、武汉、南通等城市现行规定,删除关于一名成年乘客可免费带两名免票儿童的规定,不再限制免费乘车的儿童数量。
我以前就遇到过。
一个阿姨带着五六个小朋友去少年宫,司机就提醒她,一个成年人最多可带两名免票儿童,搞到几个人在那里理论半天。
网友吐槽:有规矩是好事,就怕规矩太奇葩。
乘车守则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规范乘客行为的。
原来守则中,“不得在车厢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修改为“不得在车内饮酒及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
原条款中,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等其他充电辅助交通工具”,进一步细化列明,电动交通(代步)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电动自行车(含折叠)、电动平衡车、电动独轮车、电动滑板车等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的各类代步车,并详细说明可携带乘车的电动轮椅的相关标准。
也就是说,之前看到好多的代驾师傅提着上公交车的折叠电动车,已经明确不允许上车了。
整篇守则有收紧的也有放松的地方我,出发点为的是规范乘客的乘车行为,让乘客乘坐公交车出行有一个更安全舒适的环境。
但也有网友吐槽:
“这些规定都改的很好,那些针对司机开车规范,各种让人看了感觉很奇葩的规定也能不能改一改呢?比如看到乘客上车就举手,比如红绿灯读秒停,比如即使没有乘客上下车也要停够时间才能走,比如左转先停,比如龟速的限速…………”
面对“电鸡车”的来势汹汹,公交车还有未来吗?
感觉现在的广州打工人,越来越多的抛弃公交车,选择“电鸡车”上下班。
而公交车在大部分时间里面,似乎已经沦为老年人出行的代步车,买菜用车。一些学生,因为不能开“电鸡车”以及有半票优惠,也会选择乘坐公交车。
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
加上未来的广州开通的地铁线路会更多,现在公交车还不居安思危,自己对自己进行改变,被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次颁布的守则里面,有一条改的意味深长。
将原文“驾驶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及BRT站台管理人员,”统称为运营企业从业人员,并明确其所含人员范围。
公交车是服务企业,而不是什么管理人员。
以前我看到公交车上开车的师傅,臂膀上都戴着一个“车长”的牌子,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戴了,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真是到哪里都能遇到带“长”的人来管我。
其实这个“车长”的牌子不但给开车的 师傅带来压力,也给乘客带来某种压力。
结束语。
总结网友们给出的,广州公交车需要怎么改进的建议:
一,多让乘客自己选择去哪里,尽快推出定制公交车服务。
二,加大优惠力度,现在的优惠太难享受到了,导致一部分乘客放弃公交车出行,而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
三,针对市区等某路公交车久久等不来的问题,应该推出乘车一票制,比如半个小时内,无论转多少趟车都只算一趟车。
四,线路尽量与地铁口接驳,未来的长途公共运输一定属于是地铁的,公交车没有优势,调整好自己的定位才有出路。
五,路况好的地方,不应该限速,让司机按照正常车速行驶。
不知道大家觉得这五条建议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