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依然是小步慢跑,逐步消化上方套牢筹码。
三个观察指标:
一、量能缩减
量能缩至15662亿,处于近期相对低位。

这种量能可上可下,一方面意味着情绪即将进入临界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情绪即将触底反弹。
相对低量,与港股火热有关。
恒生大涨2.46%,再创阶段新高。
这种牛市气息,吸引着资金涌入。
北上资金见风使舵,就相对减低了A股头寸。
昨天,北上资金成交额为1843亿,创节后新低。

二、振幅缩减
上证全天振幅仅0.4%。
窄幅波动可以解释为风险可控,也可以解释为纠结观望。
盘中一度试探小跳空缺口(3421-3422),在3423点获得支撑,重新拉回。

别看这么一点之差,折射的是空军力竭。
连逢缺必补的祖训都没有实现,可谓相当之弱。
三、南下缩减
最有意思的依然是南下资金。
1、逆转交易
当天,净买入额为-11亿。

在港股创出新高的情况下,南下进行了缩减交易。
遵循的是越涨越卖,越跌越买。
这与前几天动辄百来亿的净流入,形成鲜明对比。
波段玩得太溜,可谓是港股交易中的“聪明资金”,这阶段明显赚肿了。
2、时间节点
更有意思的是缩减时间节点,刚好发生在15:00以后。
这个点,A股已经收盘。
在A股看港股的行情中,港股的波动会带动A股交易者无端猜想。
合理猜测是维稳力量有意避开A股交易时间。
3、承接力量
在南下净流出的情况下,港股尾盘依然四平八稳。
显然,有更大的力量承接住了南下的抛售。
合理解释为东大资产的ReRate,吸引了外资不断涌入。
现在都在讲核心资产。东大的核心在港股,在恒生科技。
恒生科技中的权重股,本周将密集公布财报。
动物精神的活跃,在宏大叙事后,终将面对现实。
现实会是怎样呢?
市场一方面在买预期,一方面也在观察现实。
现实能否超预期,成为交易之锚。
昨晚,小米公布了同比增长35.38%净利润的财报,雷布斯称其为“史上最强”。
小米能否承接住阿里财报超预期之后的接力棒呢?
35.38%强不强?
小米目前已是1.45万亿的市值,对于如此巨大的体量来说,净利润还能达到这个水准,确实较强。
问题是小米今年已经涨了67%,从924以来,已经涨了180%。
市值除以236.58亿的动态市盈率为57.723倍。
这个市盈率对标家电行业,对标汽车行业,都是非常高的估值。
当然,对标高科技行业,则一点都不高。
高科技擅长高特技,百来亿估值是常有之事。
所以,小米是科技股吗?
昨晚,恒生科技期货下跌1.23%,对“史上最强”有了另样解释。
当然,如果下跌反而是好事,参考南下资金。
在宏大叙事背景下,小米依然有很强的想象空间。
比如汽车交付量提升,比如汽车定位下沉,比如资本投入加大,比如小米生态延伸等等。
昨晚,GTC大会没有挽救回美国科技股的颓势。
英伟达在“黄皮衣”演讲时下跌,其他大型科技股也普遍遭到抛售。
美国三大股指全部低开低走,续写“东升西降”的剧本。
能够改写“西降”剧本的两位重磅人物,似乎都意愿不足。
一位是“特离普”,注意力放在了俄乌、中东。
另一位是“抱卫耳”,对美股下跌出奇的冷静。
站在“特离普”的角度看,股市下跌是自宫过程中的必要进程,甚至跌到明年初都不为过。
之后,再大力救市,就能在中期选举中赢得民意。
站在“抱卫耳”的角度看,一切都不确定,尤其是关税扰动,到底影响多深多远?
轻易救市有拍买屁嫌疑,也有拍到买腿的可能。
两位重磅人物没有救市举动,市场只好用脚投票!
以上纯属个人情感展现,聊博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