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为了一名孤女要和我退婚【完结】

圣杰谈情感生活 2025-02-22 17:12:47

太子殿下元安在春猎时,一箭射中了一位孤女。

是他那个众人避讳的生母的娘家侄女,沈云锦。

元安对沈云锦一见钟情,当场便要娶她为妃。

可是,太子的未婚妻是我,崔氏嫡女崔瑶音。

他来崔府悔婚时掷地有声:“我射伤了表妹,为她裹了伤口有了肌肤之亲,她除了嫁给我没有别的路可选。”

“你是皇后的侄女,有大把好男儿可选,何必与一个可怜的姑娘争男人?”

崔家的女儿会与人争男人?他大概是没睡醒。

退婚的消息一传出,宫中便传来了圣旨。

我依旧是无可动摇的太子妃,只不过太子另有人选。

图片来源网络

……

1、

太子站在厅中,虽然仪态矜贵,眼睛却只盯着旁边的娇弱美人:“云锦娇弱,初到京城,我伤了她,亲手为她裹了伤有了肌肤之亲,如果我不娶她,她将如何自处?”

“还望崔小姐明白,一个姑娘家的清誉比什么都重要,云锦除了嫁我,已无退路。”

“你若还有一丝怜悯之心,就该同意退婚。”

太子从在围猎见到沈云锦便一见钟情动了心,整整两个月,他什么也不说,特意赶在我生辰这日来退婚。

满堂宾客,我们崔家不得不应对。

父亲气得拿茶盏的手都在发抖,顾不得旁人的眼光开了口:“太子殿下用这般理由退婚,可有想过,瑶音日后该如何自处?她的声誉要如何保全?”

“当初这门婚事,还是殿下自己在陛下面前苦苦求来的,闹得满城皆知,现在却又上门悔婚,你将我崔府的颜面置于何地!”

沈云锦怯生生地拉着元安的袖子:“太子表哥,你别和为了云锦和崔大人起争执,云锦不怕那些流言,不过一死而已,云锦绝不让表哥难做。”

元安揽住她柔声说:“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困于流言蜚语中。”

他抬眼看我,一脸骄傲却又带着几分不屑:“崔小姐出身名门,想必不会与云锦争一个男人,你自有大把郎婿可选,如果一定要扒着这门婚事,未免有攀附之嫌。”

“还是说,你也是与京城那些女人一般,只想要太子妃的位置?”

“订婚以来,你对我不冷不热,约你踏青出游,品茶诗会 ,你一律不应,想必是不满意这门亲事的,退了也罢。”

清河崔氏,名门望族,从未受过如此大辱。

我气得无话可说,只拿了庚贴出来:“殿下,这是庚贴,从此你我二人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了。”

“沈姑娘倒不必在崔府哭的,你觅得好夫婿,天下女子最尊贵的位置都即将是你的,不是应该高兴吗?”

沈云锦身子晃了一下,小脸煞白:“崔小姐,我知道我身份没有你高贵,我也不是有心抢你的夫婿,你不必如此讥讽于我。”

元安看着我,嘲讽一笑:“崔小姐退婚退得如此干脆,莫不是早有了心上人,我此举正合了你的心意不成?”

他又扫了一眼满堂宾客:“今日是你的生辰,不如再挑一个佳婿,我必送上重礼,给崔小姐添妆。”

说完,他笑着揽着沈云锦离去,满堂宾客议论纷纷。

“太子殿下是不是疯了,居然为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表妹退婚?”

“明明这崔姑娘才是皇后娘娘的侄女,殿下的表妹啊!”

“你没听说啊,太子殿下春猎的时候一箭射中了这个所谓的表妹沈云锦,一见钟情,死活要娶。”

“哪里来的女儿家,从未听过,她真是厉害,围场守得那么严,她怎么进去的。”

“听说是太子生母娘家的人……”

“嘘,太子的出身是禁忌,不能说,你忘了,那是个卑贱的宫女啊。”

我的生辰宴被扰得草草收场,与此同时,太子殿下元安为了一个孤女悔婚的事,一夜之间传遍了京城。

2

第二日我便被皇后宣进了宫中,她是我的嫡亲姑母,与我的父亲一母同胞,向来疼我。

姑母入主中宫多年,却无所出,这一直是她心中的隐痛。

当年元安的生母,不过是陛下在行宫偶遇的一个烧火丫头,连正经宫女都算不上,因为她身份卑微,即便得了天子之幸也从未有过册封,待到元安出世,没多久就病故了。

因元安生母是身份低微的宫女,连宫中太监都任意欺压他,差点小命不保。

姑母受陛下宠爱,多年盛宠不衰,中宫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见他可怜,便将他抱到宫里,养在膝下,悉心教诲。

是以他虽然行四,却因为皇后亲自抚养,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皇后心疼地握着我的手:“我的儿,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元安这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悉心教导他多年,把母家最疼爱的孩子许配给他,谁知,他竟见色起意,居然为了一个素未谋过面的表妹,要取消与你的婚约!”

“如此这般行径,怎么能成大事,我这些年来的教导算是白费了。”

“他身上流的终究不是崔氏的血,不是自己亲生,到底养不亲。”

我扯着皇后的衣袖,爱怜地俯在她的膝上:“姑母,太子在婚前便露出本性,未必是坏事,总比让瑶音嫁进东宫后再受苦的好。”

“崔家的女儿,不愁嫁。”

皇后笑了,轻抚着我的脸:“我们音儿,是天下最好的女子,你放心,太子妃之位,除了你之外,无人可代。”

帝后青梅竹马,自幼便情谊深厚,就算皇后无所出。

皇上这么多年最爱重的女人依旧是姑母,因为她抚养了元安,皇上爱屋及乌,很疼爱他。

即便他生母是个宫女,在他长大后,皇上依旧把最尊贵的太子之位给了他。

此时,皇上也听说了元安与崔家退婚的事,勃然大怒:“蠢货,清河崔氏的女儿,多少人挤破头都娶不到,瑶音可是崔府嫡女,你居然为了一个不知所谓的女人退婚?”

“皇后替你定下这门婚事,是心疼你没有母族扶持,娶到崔氏女,从此你身后便有了大士族的支撑,你竟然亲手放弃了自己的一大助力,简直是蠢笨如猪!”

皇上说完气得拂袖而去。

即便被皇上斥责,太子元安依旧毫无惧色,并且带着沈云锦来了皇后宫中请安。

他跪在皇后面前:“母后,您向来疼爱儿臣,儿臣只想娶一个心爱的女子,我是太子,难道还不能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吗?”

皇后失望地看着他,问:“你与瑶音从小一块长大,从前你跪在本宫面前求赐婚时说,你心悦她,要与她互相扶持,一生一世一双人,如今,却说她并非你心爱的女人?”

“我看那沈元锦是让你盲了心肠。”

元安仰着头,紧握着云锦的手:“母后,崔瑶音和那些无趣的贵女一样,循规蹈矩,木讷无趣,一点鲜活劲都没有。可是云锦不一样,她喜欢笑喜欢闹,会跳宫中从未跳过的舞,哼唱各种民间小调,她娇媚动人,母后,你只要多了解她,一定会喜欢她的!”

3

我在帘后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哼唱民间小调,跳宫中从未见过的艳舞,还娇媚动人,这样的女子,勾栏瓦舍里,随处可见。

皇后冷冷地看着他:“元安,你可知,失去崔家的助力,你会失去什么吗?”

太子笑了:“我知道母后要说江南士族的助力,可是母后,我是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天下都是我的臣民,我何惧之有。”

他又一脸高兴的样子:“我知道母后喜欢瑶音,要不,让瑶音当我的侧妃,日后登基,我便封她做贵妃,难道崔家还敢有意见不成?”

我在帘后握紧了拳头,这个竖子。

皇后声音清冷:“崔氏女,绝不可能为人侧室。安儿,你是我的养子,却不是陛下唯一的儿子,你以为靠自己便能稳坐东宫吗?”

太子声音坚定:“这是自然,我可是未来的天子啊,母后。”

沈云锦娇弱地说道:“皇后娘娘,云锦自知身份低微,日后如果崔小姐入了东宫,我一定不与她争宠,待她亲如姐妹,一起侍奉太子表哥。”

皇后轻声一笑:“哼,元安,你可要想出来了,娶了沈云锦,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元安掷地有声:“是,儿臣绝不后悔。”

皇后挥挥手:“好,退下吧,本宫这几天便会下旨的。”

太子狂妄至此,丝毫不将皇后的娘家放在眼里。

我知道姑母已经做了决定,不再多言,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我从皇后宫中出来,便被守在外面的元安堵在了宫门:“瑶音,昨日是我冲动了,仔细思量后,确实是我不该。”

“今日父皇斥责了我,我想了一下,无论如何我不该损害的清誉。”

“我已经向母后请旨,娶云锦为正妃,太子侧妃之位也不算辱没你,这样我们还是可以在一起,也不算辜负了我的诺言,你觉得可好?”

太子一脸柔情似水的样子看着我,似乎等着我感恩戴德的点头,可惜,我并没有。

我退后一步:“殿下,你我婚事已作罢,不必再提。”

他伸手想拉住我:“瑶音,我知错了,都是我不好,你便饶了我一次?要不我当着众人的面道歉,让你把面子捡回来可好?”

我狠狠抽开手:“殿下请自重,那日殿下金口玉言,我们婚约已废,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殿下不会忘记了吧。”

元安逼近一步,将我逼到角落:“瑶音,你要乖巧温顺才能讨男人喜欢,你我早有婚约,被储君退过婚的女人,天下何人敢娶,倘若传了出去,岂不是要毁了你终身?

我仰起头,凝视着他那张与姑母毫无相似的脸,傲然道:“这就不劳殿下操心了,崔氏女怎会愁嫁?即便你把嗓子喊破,也多的是王公贵胄登我崔家的门。”

他阴沉着脸:“瑶音,小性子使过了头,就不值得让男人怜惜了。”

“我会告诉父皇,婚期照旧,他日等你做了我的侧妃,我再好好管教你这个性子。”

自那日起,太子便带着沈云锦在京城里到处行走,带着她四处赏玩。

因未来的太子妃娘家单薄,太子便让京城最豪华的珠宝楼和锦绣坊日日赶工,为太子妃定制嫁妆。

沈云锦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好东西,抚着身上的衣裙迷了眼。

太子搂着云锦,一掷千金:“我要所有人都对你毕恭毕敬,早晚有一天你会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他带着沈云锦在京城里挥金如土,又有奉承者如云,为哄太子开心,夸他是至情至爱之人,为了心爱的人居然敢在帝后面前争取,为一个地位卑微的女子,宁愿放弃名门士族的崔氏女,实在感人。

听多了,元安便更加得意,牵了沈云锦的手说:“我只心悦你,日后你便是我的皇后,母仪天下,谁还敢说你一句不是,所有人都得跪俯在你的脚下,区区崔氏女,倒时候也只能服侍你。”

沈云锦娇娇弱弱地依在他怀里:“太子表哥,你真的要为了云锦放弃崔小姐吗?她是崔氏嫡女,皇后娘娘的亲侄女,她比我更适合做太子妃。只要表哥心中有云锦,云锦愿意让出太子妃之位,只要能日日见着表哥就行了……”

“而且,皇后娘娘好像也不喜欢云锦,云锦不想表哥为难。”

元安心疼地搂着她:“放心,我是太子,难道不能给心爱的女人正妃之位吗?崔家,再是名门望族,也不过是臣子,我许她太子侧妃之位,已是给崔家最大的颜面。”

“母后无子,我是她从小抚养长大的,除了我她还能靠谁,你放心,她一定会妥协的。”

“至于崔瑶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要她做侧妃,崔家就要乖乖把她嫁进东宫!”

4

那群小人在旁边拍手叫好:“不亏是太子殿下,当真是有气魄!”

这话很快传入了宫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元安尚是储君,便夸下如此海口,当今天子正值盛年,哪里会听得如此悖逆之言,听到后脸色大变,把整桌的茶盏都摔了个稀巴烂。

皇后娘娘听到后更是轻蔑一笑,“除了他本宫还能靠谁?”

她身边的女官从善如流答道:“太子这是要忘本啊,他莫不是忘了,这宫里所有的皇子,都得叫您一声母后,都是您的孩子。”

几日后,母亲举办了赏花宴,一是开解我让我散散心,二是借着这个由头,想帮我选婿。

正在大家赏花散心聊得开心的时候,有下人来报:“太子殿下到~”

只见元安拥着沈云锦入了崔府,后面跟着侍从,大约捧着十几盒的东西。

太子看着我,一脸笑意:“瑶音的赏花宴,我岂能不来,你可是恼了我,连帖子都没有送到东宫?本宫不请自来,算是给瑶音妹妹的赔礼,你可别再恼了。”

说着一脸笑意,上前将一枝开得正好的牡丹花簪在我的发间。

所有人脸色大变,我更是退开一大步:“殿下,瑶音只是臣女,岂能让殿下如此。听闻东宫婚期将至,瑶音在这里祝太子殿下与太子妃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我的一席话将自己与他撇得干干净净。

太子愣了一下,又笑道:“还在生气?好好,都是本宫的错,今天便给瑶音妹妹郑重道个歉。”

“前日孤问了钦天监,下月初一便是好日子,孤准备回禀父皇和母后,让你先入东宫,他日也算得上与云锦平起平坐,本宫可以当着你的面起誓,除开云锦,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有别的女子越过你!”

众人面面相觑,不是已经退婚了吗?

为何太子还是一副理所应当,要娶崔家女儿当侧妃的模样。

沈云锦在一旁娇笑着:“是啊,瑶音姐姐,我也劝说太子表哥,先纳姐姐进东宫,虽然姐姐不能穿太子妃的服制,但是,我已在锦绣坊给姐姐选了一套嫁衣,很是漂亮。”

说完,叫人拿上来,一件银红色的嫁衣,上面绣满了宝石,豪华而隆重,只是,它不是正红色。

母亲和崔家族人脸色大变,这是赤祼祼的羞辱,将崔家的脸踩在地上。

我冷冷地看着沈云锦得意的脸,轻蔑一笑:“太子即将娶妻,也该找个嬷嬷教导一下未来太子妃的礼仪,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古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崔氏从未答应婚约,无媒无聘,传出去便是无媒苟合,难道沈姑娘不懂?”

“啊,想来也是,沈姑娘不也无媒无聘入了东宫吗?”

“这样的作派,不知是哪里学来的,反而我们崔家女儿是不敢的,如此漂亮的嫁衣,瑶音不敢受,你还是带回去自己用吧。”

沈云锦涨红了脸:“放肆,我是未来的太子妃,你敢对我不敬?”

我上前一步,俯视着她:“可有圣旨说了你是太子妃?天下人可知太子已娶妃?既然没有,沈姑娘也该低调收敛一些,免得得意过了头,他日不好收场。”

沈云锦的眼泪落下来,扑进太子怀里:“表哥,云锦没有这个意思,我真的只是好意给崔姑娘送嫁衣而已,为何她要如此咄咄逼人,我说了我一定会与她做好姐妹。”

“想必是我出身卑微,不配与她共侍一夫,表哥,我不想你为难……如果要受此污辱,我宁愿不做这个太子妃,只做个普通的奴婢陪在表哥身边……”

元安阴着脸:“崔氏号称名门,便教出这样的女儿?”

“既然你们崔家如此不识抬举,那也不必给你们脸面,本宫今日便降下谕旨,来人,将崔姑娘带回东宫,今晚便洞房,明天请大家喝个喜酒,恭贺瑶音成为太子侧妃。”

父亲寒着脸:“简直欺人太甚!”

太子的侍卫和宫女已上前站在我身边,要将我一起带走,来府里参加赏花宴的人都脸色大变。

忽然,外面传了传唱的声音:“圣旨到!”

5

太子脸上露出笑意:“一定是母后答应了,替我向父皇求来了旨意。”

然后转脸看着我,洋洋得意:“有陛下赐婚,全了崔家的颜面,这下你们可还满意?”

宣旨的内侍站定在前面,所有人跪听接旨:“奉天承运......崔氏瑶音,笃生令族,克奉芳型,秉德恭和,赋姿淑慧,与皇三子元祈堪为良配。为结百年之好,特将汝许配于皇三子为正妃,择佳期完婚,钦此。”

太子惊讶地抬头:“什么三皇子妃?我和母妃说过,我会娶瑶音做侧妃,皇兄怎么能抢我的女人!”

内侍笑着说:“太子殿下,这是圣旨,小的只是过来宣旨而已,您可以慎言啊。”

我恭敬地接过圣旨,再次俯身:“臣女谢主隆恩。”

太子一把抓住我的胳膊:“瑶音,你不能接旨,我会回宫和父皇说清楚,你是要嫁给我的!”

“你放心,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对你,待日后登了大宝,你便会是最尊贵的贵妃,一人之下而已,我保证你一定会是宫中最受宠的女人。”

他的嘴脸让我再也忍不住了:“殿下,臣女接了圣旨,要进宫向帝后谢恩,恕不奉陪了。”

他紧紧抓着我,咬着牙:“孤说了,不许你嫁给别人,崔瑶音,你此生,只能嫁给我。”

“太子殿下这般抓着我的未婚妻是为何?”一个俊朗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是三皇子元祈,一身盔甲,站在太子身后,风尘仆仆,像是刚赶回京城的模样。

元祈是已逝淑妃的儿子,当年淑妃沉疴难起,病榻之上将十二岁的元祈,托付给了自己最好的姐妹,也就是皇后娘娘。

奈何他从小便性子孤直,不想卷入京城的是非之中,守完母孝便远去边关投奔了外家。

这些年他一直在边关戍守,屡立战功,如若不是毫无争储之心,元安当上太子也不会如此顺利。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是三皇子殿下,他居然回来了。”

“三皇子好几年没有回京,这下突然回京,又被赐婚了崔氏女,这是何故?”

“这京城往后可要不太平了?”

“三皇子的母妃出身将门,如今他又娶了崔氏女,这……日后前途怕是不可估量啊!”

元祈是战功赫赫的将军,从沙场归来,身上还带着杀伐之气。

元安看着他一身风尘,又看看一身蜀锦的我,不由嘲讽地笑道:“三皇兄,你远在边关,长久没回来,恐怕还不知晓这件事的原委。瑶音与孤从小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是孤惹她不高兴了,她在跟我赌气呢。”

“赐婚的事不过是一场误会,等孤和父皇说明,到时候让他再给你另赐一门闺秀吧。”

“而且,嫡庶有别,瑶音嫁了我,以后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跟着你去边关吃苦……你可别耽误了人家。”

我上前一步打断了太子的话:“太子殿下!”

“三皇子为国征战,劳苦功高,如果没有他与万千将士的守护,何来今日我们的富贵安宁。”

“你身为太子,对于沙场的将士们便这么轻视和看不起吗?”

“瑶音虽是女子,却很仰慕和钦佩三殿下这样的英雄男儿。”

元祈微微一笑,看向我:“崔姑娘,你可心甘情愿嫁于我?”

我羞红了脸,点头:“三皇子多年为国征战,护得一方百姓平安,瑶音很是钦佩,自然愿意。”

元祈伸出手来:“那不如由我护送崔姑娘,我们一同进宫谢恩吧。”

我轻轻将手放在他的手心,由他紧紧握住,有力而沉稳,一起走了出去。

6

元祈是姑母为我选定的新夫婿。

姑母与淑妃情同姐妹,若非元祈性子犟,非要去边关,姑母还不一定会抚养元安呢。

这些年姑母一直在写信劝他,早日归来,即便无心储位,也要成家立业,承欢父母膝下,都被他当成了耳边风。

这次不知怎的,竟听进去了,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皇后在宫中,听闻了今日的见闻,嘴角带了一丝冷漠的笑意。

“一个婢生子,因为本宫抚养一场,便把自己当了回事。”

“皇上已经对太子失望至极,与其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倒不如我先弃了他,好歹日后还能留他一条命。”

皇后膝下无子无女,却依旧多年盛宠不衰,除了家世,美貌心机缺一不可。

即便前朝总把后宫不可干政,挂在皇帝耳边,可他还是信任她,比起臣子,当今皇帝可是更依赖自己的发妻呢。

我与元祈的婚事定了下来,很快钦天监选定了吉日。

朝中大臣都是人精,各家夫人也络绎不绝来往宫中,想在后宫探听一点隐秘消息。

有些时候,默认便是最大的肯定,开始有人慢慢向三皇子亲近起来。

上书参太子的朝臣也越来越多,譬如去考察灾情,本是国之重事,他却带着沈云锦,坐船坐车,游山玩水地慢慢而行,甚至在中途还陪着沈云锦去烧了一次香,只因听说那山中寺庙求姻缘最灵。

俩人牵着手在菩萨面前各种祈求,但求菩萨保佑他们天长地久。

等他们浓情蜜意到达灾地,饿死的百姓已超出想象。

而本该赈灾的粮食,却因为他在路上耽搁,遭遇了大雨,全都发霉了。

粮食远远地不够,灾民们看着朝廷派来的东西只有这么一些,顿时骚乱了起来。

赈灾的人可是太子,未来的皇帝,居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带着未来的妃子游山玩水。

太子殿下的这般举动激起了民愤,灾民还在生死挣扎,太子却依旧游山玩水,画舫歌舞日日不断。

官员怒不敢言,但是,士子们却不怕,联名写了状子,上面血淋淋的按着万人指印,怒斥太子无所作为,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如何能担储君责,如何服天下民心?

在太子还在游山玩水时,崔家和皇后已收到了消息。

我拿出了所有的私房,并在京中贵女圈发起募捐,元祈带着我们购买的无数粮食,赶往了江南。

在灾民暴乱之前,三皇子元祈带着粮食赶到了江南,平息了这场骚乱,彼时元安受了皇帝训斥,尚在焦头烂额。

元安一脸理所应当地看着元祈:“孤这次记你一功,你救了孤一命,日后必给你封赏。”

太子元安向来顺风顺水惯了,仿佛别人都成了个傻子,还嘱咐江南官员,不许将这些事透露出去,却不知自己早已失了人心。

等到他回京复命时,他将功劳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父皇,儿臣赈灾归来,灾民已得到安抚,粮食也已经运到,赈灾的银两也已发放下去,灾民都感恩父皇,称父皇是仁君圣主。”

“临走时,灾民跪在路边感激涕零,甚至写了万民书,称赞天子之德,恩沐四方。”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沓纸来,上面有人写着对地朝廷的感激之情,还有对太子的名种称赞,文章的末尾按着密密麻麻的红手印。

皇上看着这篇文章,气得直发抖。

“太子,你不如向朕解释,为何朕收到的万民书和你的有所不同!”

说完,把桌面的折子里朝着元安掷了下来,正砸在他脑袋上。

7

元安捡起地上的信纸,展开一看,冷汗涟涟,脸色煞白,跪倒在地:“父皇冤枉啊,绝对是奸人构陷!”

皇上冷冷地看着他:“冤枉?在上朝前,朕已拷问了跟随你去江南的内侍,每个人都承认了,说你在去江南的途中,流连美景,又去礼佛,在路上耽误了整整十日!”

“你可知这十日,饿死的灾民有多少?”

“一共一万三千人!”

“元安,朕念着你乃皇后抚育,不忍让她伤心。即便你行为荒唐,朕也给了你最后一次立功的机会,没想到你却如此视人命为无物。”

“你这样的人,也配做储君?朕万万不能将祖宗基业交到你手里!”

元安跪在地上发抖:“父皇,儿臣知错了……可是,不过几日功夫,怎么会死这么多人。一定是当地的官员不做为,明明只要他们开仓放粮就没事了……怎么会饿死这么多人……”

“定是有人构陷儿臣,父皇一定要严查,把这些贪官都斩了!”

“此事和元祈脱不了关系,他一定和当地的官员有勾结,还请父皇明查。”

朝堂上的官员,有不少拥护太子的,可是最近太子像疯魔了一样。

太子元安先是为了一个孤女,要和崔氏女退婚,然后又办事不利,在闯下大祸以后居然还推卸责任,他们便是想出手,也要掂量掂量。

如今见他毫无证据,就信口开河,敢倒打一耙,联想着近日宫中废太子的传闻,众臣更不敢说话了。

皇上失望地看着他:“元祈出宫是朕派遣的,你不知好歹,竟还敢冤枉他人。”

说着一声令下:“太子办事不利,既无爱民之心,又无储君之量,责令在东宫禁足三月,无诏不得出。”

“崔氏女在这次江南赈灾中功不可没,即日起加封崔瑶音为怀安县主,以示嘉奖。”

太子被禁足,消息一下子在京城传开来。

士族间向来盘根错节,多有牵扯,眼看太子要被废,大家都暗自站了队。

沈云锦听说这消息,跪在皇后宫前,苦苦哀求:“皇后娘娘,太子是你的儿子啊,你亲手抚养长大的,你忍心看着他被废为庶人,任人欺凌吗?”

“现在外间传言纷纷,都是小人在诬陷太子,求娘娘派人严查,一定要将这些诋毁太子的人统统抓起来!”

皇后听她宫门前大声嚷嚷,吵闹得很,便把人放了进来,冷冷地看着她:“你可知太子被斥责,有你一半的责任,若不是你撺掇着他游山玩水,上山许愿,他也不会闯下如此大祸!”

“自从他误射了你那天起,便被猪油糊了心,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摸进皇家围场的!”

“你既然想为太子求情,来人,带沈姑娘去慈云寺,让她在那里抄经,给死去的灾民祈福,祈祷他们能早日解脱,再投胎为人。”

有宫女将沈云锦押住下去,她疯狂地叫起来:“我不要去慈云寺,我要陪着太子殿下,我不走,我死也要陪着太子殿下!”

皇后抬了抬眼睛:“死也要陪着他?好,来人,把沈姑娘扔进东宫,让她在东宫里抄写佛经,什么时候抄完一万本,什么时候再从东宫出来。”

一万本,这辈子都别想出东宫了,沈云锦身子一软,瘫软在地。

我正缓步进到皇后宫中,沈云锦看着我,扑过来扯着我的裙角:“崔小姐,求你救救我,救救太子,我不做太子妃了,我把太子妃的位置让给你好不好,求求你了!“

“太子表哥还是喜欢你的,我不嫁他了,让给你好不好?求你和皇后说情,让我出宫去吧。”

我微微一笑:“嫁给元安?他也配?沈姑娘,你不是心心念念最喜欢你的表哥了吗?怎么关了一个禁闭,你就不愿意嫁了?”

“不过是抄佛经,有益于你修身养性,你还是好好静静心吧。”

太子害死了无数灾民,却只关了三个月禁闭,民间顿时怨声载道。

百官上奏,请求废太子,皇帝等的便是这一天。

终于,元盛二十年,皇上下诏书废除太子,贬为庶人,发配澹州,永世不得回京。

在元安出发到澹州的途中,遇到了乱民,护卫看守不当,让废太子他摔下了山崖,连尸首都摔成了碎片。

皇后听到这个消息,默默了良久,最后下旨,把沈元锦扔到了慈云寺抄经,一万三千遍的佛经,够她抄一辈子了。

半年后,元祈被封为太子,我身穿太子妃的礼服,嫁入了东宫,成了唯一的太子妃。

元盛三十年,元祈登基为帝,尊生母淑妃为生母皇太后,嫡母崔氏为圣母皇太后。

同时举行了封后大典,我与新帝牵着手,一起站在了臣民的前面,接受了万民朝拜。

我终于成为了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万凤之凰。

(全文完)

0 阅读:16

圣杰谈情感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