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精锐战斗力如何,四野军长评价:比不上关外国军,太不经打

灵薇聊历史 2023-11-02 18:00:00

1948年11月底,东北野战军百万雄师大举入关,其气势前所未有,现实越来越清楚地摆在了蒋介石面前。

早在济南战役之时,蒋介石就曾说过:“华北怎么办要看东北怎么样。”

现在东北没有了。以其华北战力,应付聂荣臻已是捉襟见肘,再加上一个狡诈如狐的林彪,结果将如何,以蒋的能耐和眼光,应该不会不了然于胸。

山未穷,水未尽,蒋介石当然不想此时孤注一掷,严酷的现实也没有能够打破他一统江山的美梦:

放弃华北,把60万军队撤至江淮,则徐州有了强大的后盾,可望扭转中原,进而改变全国局势;或撤至江南,即使徐蚌失利,仍保有半壁江山同共产党拉锯。

华北国民党军共有4个兵团,傅作义占了1个兵团,其余3个都是嫡系。以蒋的一贯作风,此时此地,保卫华北的任务舍傅作义其谁?

而傅作义不是一个只知骄狂的人,对于华北的前途,也就是傅家军的前途,他考虑得更早。自杜聿明离开东北,陈诚也无力打开东北的局面时,他就在思谋退路了。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傅作义英雄半生,自也不愿背一个党国逆子之罪名。

更何况委员长能如此慷慨地交给他华北大片江山,对于很少得到器重却一腔鸿鹄之志的傅作义,心底里仍抱有一决雌雄的决心。尽管委员长如此恩宠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面对我军志在必得的气势,在作好南逃和西窜的准备之后,再三权衡,傅作义将其主力部署在北平以西。

在平津张地区的守敌48个师(含重建师共55个)中,35军、104军、105军及骑兵4旅、5旅、11旅、12旅、独立7师等,为傅作义的亲信部队,其余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其中,35军和104军,是傅作义的左膀右臂,也是傅系军事集团的两根台柱子,军长分别由傅系哼哈二将——郭景云和安春三担任,从大同集宁到察绥无役不与。

按照中央军委的作战方针:把敌人稳定在华北,不使其逃跑,釆取“围而不打”的部署。

华北3兵团所部则于12月1日攻克了万全、怀安,并形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

无奈之下,傅作义于29日急调35军(欠262师),怀来之258师于30日车运至张家口;同时以涿县之16军进至昌平、南口。又急调105军守怀来,以保障西窜道路。

12月3日至5日,我48军(原11纵队)攻克密云,歼灭了13军的3个团。

傅作义怕我军直取北平,慌忙间又令35军回窜到新保安,没想到因此又陷入我华北2兵团的包围圈内。

几乎是同时,宣化守敌271师被歼于沙岭子,宣化宣布解放。

至此,傅作义的主力部队除35军之262师在北平外,其余全部被分割包围在平绥路东段。这时,我东北大军已源源不断地开进华北。

12月3日夜,吴克华、莫文骅接到东北2兵团命令:

为配合华北兄弟部队的作战行动,41军由蓟县地区出发,尾随48军渡过白马河,待48军攻克密云后,沿平古路,经密云直插永宁、延庆地区。

5日9时,41军在尾随48军行动时,又奉命改为先行,由密云、怀柔间穿平古路,经河防口、琉璃庙、九渡河等地进占延庆地区,至7日到达目的地四海。

8日13时,2兵团又令41军迅速、突然地插入怀来、康庄、八达岭之间,包围驻康庄守敌,堵击敌主力西窜,阻击北平方向之敌向西增援。

战役的序幕刚刚拉开,傅作义的主力就被分割包围,完全打乱了傅作义的计划。

急迫间,他强令104军的5个团从怀来沿公路向西攻击,南口之16军赶紧向西接应35军,企图把其经营起家的主力部队拉出来。

41军的作战任务是迅速切断敌人西窜之路,不让在南口的敌16军与被围困在新保安的35军靠拢,拦腰切断傅作义的长蛇阵。

这着棋至关重要,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电令:41军应加速前进,必须于8日赶到位置。

此时,41军除前卫122师已达指定位置外,121师、123师尚在行军途中。

军长吴克华接到电令后,当即召集会议研讨,政治委员莫文骅、副政治委员欧阳文、参谋长李福泽均是久历战阵之将,对眼前态势自然了如指掌,迅速作出了决定:

121师以1个团进占养鹅池、屯军营、外泡西高地、榆林堡阵地,负责包围康庄之敌。师主力集结于下庄、西桑园地区,作好进攻准备,并随时准备追歼溃退之敌。

122师以1个团占领康庄、怀来之间的石粒、石桥、东西花园等有利地形,负责切断康庄、怀来之敌的联系。师主力部署于铁路以北的大、小王庄地区,准备追击退却的敌人。

123师占领大呼沱、小呼沱、西波子地区,负责切断康庄、岔道城之敌的联系,堵击康庄之敌向东逃窜,阻击南口方向之敌增援。

军指挥所设置于徐有营。

当夜,部队陆续到达指定位置,9日拂晓,41军3个师突然岀现在平绥线上的怀来、康庄、八达岭一线,按照部署投入战斗。

122师师长田维扬决定把切断怀来、康庄之敌的任务交给366团。开进途中,田维扬又令366团与365团齐头并进,以相互策应。

因为是进关第一仗,士气至关重要,而要达到士气高涨的目的,胜利是最可靠的保证。

田维扬少将

田维扬深知个中奥义,对于进关后的第一仗志在必得。

11月9日凌晨,365团参谋长刘云庭带领尖刀班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当部队进至康庄西面的小王庄西头公路和铁路交叉处时,忽然前面有灯光闪烁,并有隐隐的车、炮响声传来。

刘云庭遇变不惊,即令6连抢先占领小王庄附近有利地形.并很快与敌人的先头连在公路北侧接火。

因为有所准备,遭遇战打响后,部队有规有矩,丝毫不乱,而敌人却被这当头一棒打懵了,迅速溃退。

这股敌人实在来得突然,事前,各方面的情报毫无反应。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员,刘云庭当然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当即抓来俘虏亲自审问。

从俘虏口中得知,这股敌人乃16军22师64团3营和团部,乃奉傅作义命令西接35军的,其2营、1营已进至怀来,3营及团部主力还未上来。

刘云庭审问完俘虏,立即将情况汇报团长张东林,并建议把2营调到公路南,1营调到公路以北,3营作为预备队,组织伏击。

部队刚部署完毕,敌人就上来了,经20分钟的激烈战斗,俘敌500余人。

此战由于刘云庭的果断,一场遭遇战变成了伏击战,减少了部队的伤亡。

7时,365团主力颁利集结于小王庄。与此同时,366团以1个营占领了马圈子,1个营占领石桥、太庄、东西花园一线阵地,团主力亦进至典家铺隐伏。

364团则集结于石柱,其1个营占领曹家营、归师直接指挥。

至此,122师顺利完成了切断康庄、怀来之敌的部署。

121师接到命令后,师长蔡正国、政委李丙令召集副师长张捷勋、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何英迅速研讨岀作战方案,决定以362团担任包围康庄之敌的任务。

362团接到任务后,团长卢仕胜亲率3营于9日7时插至铁路以南,并很快攻占杨岭,歼灭敌人1个排;

1营则由政委刘玲率领占领外泡西高地;同时,2营在向指定位置榆林堡开进,经康庄西北约2华里外的养鹅池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驻守该地区的敌人2个连。

继而向屯军营前进,被敌所阻,几次冲击未成,只好暂时撤下部队,与敌对峙。

当日下午,大约是慑于我夜间战斗,遂主动收缩兵力,撤回康庄,2营即占领屯军营和养鹅池一线阵地.

361团于9日2时,到达西红寺、西桑园地区。363团于同时在下庄以南地区集结。

蔡正国、李丙令率师指挥所随361团到达西红寺后,又令362团调整部署,以防敌人西窜。

当晚24时,362团主力转移到铁路以北,其1营占领外泡西高地和榆林堡一线,3营撤至屯军营与2营靠拢。至此,121师完成了包围康庄敌人的战斗部署。

123师负责切断康庄敌人与八达岭的联系,于9日7时进至新宝庄地区。

12时,369团占领了外泡东高地、西波子及该地火车站、英城子等一线。部队刚刚进入阵地,发现从北平方向开来一列装甲车。

369团团长江海、政治委员王淳马上组织部队,在铁路两边占领有利地形,以猛烈的火力,打退了装甲车,使敌人未能西进一步。

与此同时,367团占领了程子窗西北高地。368团占领了大呼沱一线阵地。师指挥所选择在小呼沱北侧高地。至此,该师也完成了切断康庄与北平之敌联系的战斗部署。

123师师长江燮元,在一切布置停当后,对政治委员潘寿才说:“康庄已是囊中之物,北平城看来亦指日可待,咱们‘泥腿子’的天下不远了!”

由于41军首长指挥得当,部队行动隐蔽而迅速,敌之16军军部、109师全部、94师1个团、22师66团等已完全被纳入了包围圈,龟缩在康庄,成了瓮中之鳖。

当然,康庄设置有严密的防御工事,本来还可以依托挣扎,但在东北野战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已成惊弓之鸟,不战自溃。

9日晚,敌人组织突围,向北平逃窜。在康庄东侧、南侧两个相邻团是123师的369团和121师的362团。

当时,两个团队自行研究确定划分了防守区域,外泡以东地区和铁路由369团负责警戒;外泡以西地区和公路,由362团负责警戒。

但是,两个团都存侥幸心理,没向本师报告,结果,接合部没有明确保障指示。

再加之部队连续行军,长期奔袭十分疲劳,又存轻敌麻痹思想,认为敌人不敢夜间行动,只等第2天发起进攻,放松了警戒。

而狡猾的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一线生机。

9日午夜,寒风刺骨,就在寒冷的朔风中,敌人开始向东突围。

要说部队完全没有发觉敌人的动向,恐怕也不合事实。当时,362团3营曾向团长卢仕胜报告说与友邻的警戒线有空隙,难于顾及,敌人可能乘机突围。

卢仕胜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军事指挥员,当然明白这个空隙对战局的利害关系。但苦于匆忙布围,电话不通,无法及时同师部联系,只好存下了侥幸心理。

他心想:百密一疏的前鉴古已有之,但对于失去机会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但愿对手失去这个机会,待天亮就好办了。

然而,对手并不象部下那么服从,更不想满足卢仕胜的愿望。

10日2时,敌人沿着369团与362团警戒区的接合部——公路与铁路之间逃窜,动作隐蔽,362团及369团警戒哨均未发觉。

直到3时30分,362团发现养鹅方向2营发射了2发信号弹。

此信号乃团规定的敌人逃跑信号,并未向师报告,也无法向师里报告。

卢仕胜当即派出侦察排往康庄侦察,以弄清敌人的具体情况,主力原地待命,以免贸然行动,自己人发生误会。

然而,侦察排如泥牛入海,许久没有发回信号。团政治委员刘玲觉得再不能等了,他认为种种迹象表明,敌人是向南口逃窜。

于是他一面派人向师里汇报,一面组织机关人员率领3营沿着公路向东跟踪追击。

师长蔡正国得到汇报后,命令361团3营沿康庄东北角南下追击。

刘玲深信自己的判断很少失误,但是他还是担心,担心因为自己的自信而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在,他已经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身边只剩下了七八个参谋干事。

多年征战,他总结岀一条经验:取得战斗胜利最可靠的保证,并非刺刀见红时豪勇,而是对战情的先见之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

刘玲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已经看到了公路上仓皇移动的灰暗的人影,凭直觉,他肯定那是自己所要追踪的目标。

然而,他并没急于阻击,他明白凭自己十几条枪无法阻击住敌人,恐怕逮不住猎物,反而打草惊蛇。

发现敌踪的激动心情很快平静下来。面对对手,沉着冷静是致胜的法宝,这是他总结的另一条战斗经验。

他们很快迂回到了敌人的前面。作为一个成熟的指挥员,当然不会不懂得天时地利,并加以利用。

刘玲断定眼前夜暗情况下,早已如惊弓之鸟的敌人,无法弄清自己的虚实。而更重要一点的致胜保证是,3营在后面追,前面虚阻,后面实追,一旦枪响,敌人不掉了魂才怪。

刘玲等在一个土坎边刚伏下,敌人就过来了。刘玲的手一挥,十几个人同声大喊:“你们被包围了,赶快缴枪!”

果不出刘玲所料,几乎是同时,敌人屁股后面响起了枪声。

20分钟后,令刘玲皱眉的不是如何战斗,而是如何处理眼前的战利品。当然,这点小问题也只能让他皱皱眉而已。很快,刘玲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同志们,把他们枪里的子弹全部卸出来,枪还是让他们自己背上吧,告诉他们解放军宽大为怀,只缴子弹不缴枪。”

喊完这句话,刘玲又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一句话到了嘴边又缩了回去,大约是不吐不快吧,刘玲转头向站在身旁的3营长说:“不过瘾,国民党是越来越不经打了!”

10月3时30分,另一股敌人已经突到了369团3营的防区。

第二天早上,政治处保卫股长阎寿湖,笑呵呵地对团长江海说:

“当时,我本来已查哨回来了,可是怎么也睡不着,总觉得会岀问题。于是,我又从床上爬起来,想去看看9连那个哨兵是否又打瞌睡了。”

“谁知刚走出门不到100来米,就发现一大团灰影在几十米外闪动,我差一点习惯性地问口令了,猛然发觉不对,部队怎么会突然行动?”

“想到这里,我出了一身冷汗,赶紧鸣枪示警。”

阎寿湖是大高个,陕西人,没想到在团长江海面前说这话时,竟像一个得意的小学生:“团长,这回我该得表扬!”

阎寿湖确实该受表彰,他发觉敌人鸣枪报警的时候,个别战士稀里糊涂爬起来,还以为部队又要开拔了。

好在江海遇事果断,同政治委员赶到了阵地,组织部队抢占了西北公路和铁路之间的有利地形,阻击住了逃窜的敌人,同时,迅速向师里汇报。

此时,只有300多敌人突围岀去。江海当即命令1个连,从英城子方向出击,从南向北包围,堵住了敌人。敌人三面受阻,只得折头回窜。

而362团的先头部队7连,已追上了敌人的后尾,突围的敌人落入网中,被包围在外泡以东西波子地区。

这时,江海及时大胆地命令1个连插入敌群,本已成惊弓之鸟的敌人更加混乱。

与此同时,362团3营8连、9连和361团3营又从两侧夹击。战斗在双方无法对比的士气中进行,结果可想而知。

至10日8时,从康庄逃窜之敌,全部被我361团、362团、368团、369团歼灭。康庄就这样在意外的情况下,宣布解放。

我军自到达指定位置,到歼灭敌16军,前后只有25个小时。

此战,除敌军长袁朴率其警卫营和驻岔道城的22师65团侥幸逃跑外,16军指挥所、109师全部、94师1个团全部被歼。

我毙敌694名,俘敌109师副师长张鹏翱、参谋长黄杰以下6191名,共歼敌6885名,获缴山野炮15门,军用物资无数。而我军只付岀了牺牲79名,负伤400人的代价。

10日下午,吴克华、莫文骅率部进驻康庄,组织全军正团以上干部开了一个简短的自省会。

会上,莫文骅说:“我把这个会叫做自省会,而不是庆功会,大家该不会有异议吧?”

“我们千万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我们一定要从胜利中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会议是在严肃的气氛中开始的,却是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的。

莫文骅

吴克华最后说:“当然,胜利我们还是要祝贺,这也从反面证实了我们部队的素质比以前提高了,指挥员和战士的应变能力加强了,能够把战斗中的失误转变成胜利的果实。”

“外乱不惊、随机应变,这就是我们大家最大的进步,这也使我们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排除某些问题不说,应该说,解放康庄是41军进关后战斗历程中一个漂亮的起笔。

原本去接应35军的16军,一夕之间在康庄化为乌有,北平的傅作义自然明了局势的恶劣,为避免被我华北部队包围在新保安的35军重蹈康庄覆辙,慌忙调怀来104军西进营救。

12月9日,104军269师沿铁路西犯,被我华北19兵团阻击于沙城。

104军军长安春山见“救火”无望,慑于自身被歼,于9日18时饬令在马圈子、赵家营、宋家营、沙城的250师、269师各部互相掩护,昼夜撤回怀来。

安春山

10日晨,269师先撤至怀来,16时,250师亦全部撤回。这样,小小的怀来城,除撤回来的两个师外,还有104军军部、16军22师64团及66团,实力十分可观。

此时,康庄敌人被歼的消息已传入怀来,怀来守敌自然早已惊慌失措。其实,此时,整个华北的战局,又何尝不是如此?

而作为华北敌军最高司令官的傅作义,仍在患得患失,“西撤”还是“南逃”依然举棋未定,其实,他的顶头上司蒋介石远在南京亦在两难之中。

这一切,当然都在我军的预料之中。东北大军未入关前,毛泽东曾对周恩来说:“蒋介石和傅作义都在踌躇。傅作义的难处是

不知该向西撤还是该向南撤。蒋介石的难处是不战而撤还是打一下再撤。他们还有相当雄厚的力量。

而我军疲惫,季节不利大举进攻。倘若傅作义把60万大军收缩在几个点上,将很难打,打不死便会逃走,逃走了,逃到南边去,对整个战争进程很不利。

可惜,傅作义摆了个很长的长蛇阵,既不利于打,又不利于走,看来只有一段一段被吃掉的份了。

再说退守怀来之敌,虽然四面楚歌,哀声鹤泪,然而,仍然没到绝望的时候。

10时30分,他们以猛烈炮火轰击我热河骑兵旅在南辛堡的阵地,同时,派部队攻击我122师366团阵地。

迹象表明,敌人已经看出此路人马稍弱一点,企图打开缺口突围。

吴克华、莫文骅接到情报后,当即召持会议,研究分析敌情的变化。

吴克华说:“看来敌人又要准备突围了。我认为,向南逃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怀来北面我大军压境;西面我华北部队包围了新保安,力量很强,东面有我41军防守,更难通行,而南面兵力较弱,只有一个热河骑兵旅。”

“而且南面有一条多年失修,尚可通行的公路直通北平。”

莫文骅插话说:“为不让敌人跑掉,我想我们的主力应该向怀来压缩。”

“政委说得对,现在我们的主要目标,应该转向阻击朝南逃窜之敌。”

吴克华接着说:“敌人绝不会困守待毙,而攻城并非上策,因为我们对城内情况一无所知,比较而言,打逃窜之敌应该更容易一些,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地物打他们的伏击。”

“我们已经对周围的地形地物有所了解,这样,我们可以象打康庄那样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

1个小时后,会议结束,各师团首长讨论后通过了吴克华提出的作战方案,决定在敌向南逃窜时,以2个师追击,1个师完成八达岭的阻击任务。

具体部署是:

121师主力集结于康庄地区,361团在南辛庄、362团在屯军营、363团在康庄。

122师占领马圈子、石柱、石桥、花园地区阵地,随时堵击怀来之敌向南、向东逃窜;

123师仍占领岔道城、西波子地区阻击南口方向可能西援之敌。

会议结束后,吴克华仍不放心,迅速赶到122师前沿阵地了解情况。

这时,365团参谋长刘云庭正在长城烽火台观察敌情,突然见军长站在眼前,赶紧立正敬礼。

“有什么发现?”吴克华一脸严肃。

已经是参谋长的刘云庭当然看得出军长脸上写的什么,说:“怀来城南尘土飞扬,敌人从怀来城向外拥出,并有敌人在渡河,方向是十八家子,'

“敌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从怀来出来的?”吴克华问。

“老百姓做午饭的时候。”

情况急剧变化,吴克华当即决定部队再向南靠,令121师以2个团集结于南辛庄;122师364团、365团进至花园集结,准备追击逃窜之敌。

13时,敌269师约1个营的兵力进至达子营、欧家营一线,同时,104军的骑兵大队突破了南辛堡我热河骑兵旅的阵地。

14时,怀来城之敌先头部队开始出城。122师发现情况后,师长田维扬当即令365团派2个营截击、366团1营随365后跟进。

同时,366团主力向怀来方向前进,争取尽快查明怀来城情况。364团仍集结于花园待命,准备追击。与此同时,田维扬向吴克华报告了情况。

吴克华接到汇报后,断定敌人将向十八家子,大山口地区突围,遂令121师以1个团占领十八家子东西一线有利地形准备堵击敌人。

16时30分,敌人按250师、军部、269师、16军一部之序列涌岀怀来城,成多路纵队,向十八家子逃窜。

吴克华又令122师沿十八家子敌人退逃路线跟踪追击,直插镇边城。

121师抄近路经大山口,从左侧取小道直奔内长城边上横岭,再插到镇边城,首先切断逃敌的退路,尔后会同122师在横岭、镇边城地区消灭敌人。

此时,得知友邻48军已占领南口,主力正沿外泡向白羊城地区南进。军指挥所即率123师和122师362团跟随121师主力之后前进,全军部队分成多路纵队,平行追击逃敌。

此时,敌先头部队,已越过十八家子。

显然,这是一场不规则的比赛,国民党兵依仗美械装备的四个轮子,用飞机作掩护,拼命向南逃窜。

我军以两条腿,以高昂的士气和大无畏精神向前追击,发誓要截住敌人。

追击中,许多团队做了3次饭都没有来得及吃。第一次水开了,第二次米下锅了,第三次可以闻到饭香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只有西边天际那浓重的暗云中隐现一条微红的霞云。

没有敌机肆虐。也没有炮声中的颤栗。路上到处是敌人扔下的罐头盒、香烟盒,间或有三两只汽油桶。

苍穹下,那前后奔行的浩荡大军中,勇士们坚毅的背影似乎浸透了疲惫,但那坚定的步伐踏出的节奏,更象一首铿锵的音符谱就的粗犷的战歌。

365团参谋长刘云庭,率领3营6个半排,仍然追在队伍的最前面。

这时,他站在离石洞子约5华里的一株白杨树下,透过淡淡的暮霭眺望沉思,身后是他的近200名生死与共的勇士。

短暂的沉思之后,他回过身来注视着一双双正向他射来的焦灼的目光,象是刚从美好的遐想中回到战争的现实,又象是从战争的严酷中飞到了未来的遐想。

有一瞬间,他忽然觉得眼前近200张厚积硝尘的脸幻化成了鲜艳的红旗,在绿油油的土地和山岗上迅速延伸,满天遍地地飘扬。

那一瞬间迅速过去了,刘云庭突然象是大梦初醒,严酷的现实不容许他作过多的浪漫畅想,但他深信那一天终会到来。

厚积硝尘的脸孔重回刘云庭的眼眸。现在,他看到的更多的是刚毅和不屈,是为生存和理想表现岀来的罕见的英雄主义。

一只被揉碎的烟盒从刘云庭的手中掉了下来,他的手抬了起来,指向白杨树左边一条留有车辙的道路:“沿着有烟盒、有汽油桶的方向继续追击!”

队伍在钢枪与躯体的摩擦声中迅速启动,迈着零乱而坚定的步伐,怀着无可动摇的意志和信念。

石洞子就在眼前。刘云庭仍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坚定的步伐突然变得迟疑起来。

他转头四顾,目光最后落在两峰对峙的峡谷。那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他隐隐觉得过于平静的峡谷中隐藏着杀机。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未卜先知,也许是硝烟和血腥中练出来的,对战火灵敏的嗅觉,他觉得一股焦糊的血腥味直刺鼻腔。

他深信自己这种难以言说的感觉从来不会出错。他挥手压住了同他一样迟疑中继续前进的队伍,从容的调度中,他那略带嘶哑的嗓子中挤出了一句话:“前面有火药味,准备战斗!”

战斗在预料中惨烈地展开,一双双喷火似的目光同子弹一起射向对手,峡谷在鲜血的溅放中瑟瑟发抖。1个连的敌人迅速被击垮,队伍继续前进。

石洞子已经被抛在勇士们的身后。经过了一场浴血的战斗,队伍中反而看不出那硝尘中的疲惫,只有雄浑与豪放。

如果是白天,我们一定可以从这支战歌般的队伍中,发现两个不同音质的音符。

尽管他们已经汇入了这支激昂的战歌,很快就要随同乐手的演奏,在战争的进程中完全融合。

但是,现在,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那两个身着国民党军服的士兵。倘若是阳光下,他们一定如同芒刺,刺入人们不解的眼帘。

他们一个叫马文才,一个叫唐石山。他们都是机枪手,扼守着刚才那场战斗的咽喉。

当刘云庭率领勇士们冲击进峡谷的时候,他们的枪管中喷岀的火焰,只在对手们的头上燃烧了短暂的一阵,便迅速掉向了自己的阵营。

刘云庭当然明白这场战斗不损一兵一卒的关键所在。当他面对这两张似乎充满仇恨的面孔时,心中充满了感激。

十多年的战斗历程中,他的脑海里是一条血迹斑斑的路,那可是无数战友的血铺出来的呵!

战斗结束之后,在一双双感激的目光中,马文才和唐石山只说了一句话。

马文才说:“我受不了狗日的连长的欺压!”

唐石山说:“狗日的国民党,杀了我娘还抓我来打仗!”

“跟我们走吧!”刘云庭什么也没问便说出了这句话,而且语气中带着恳求。

血迹斑斑的道路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马文才和唐石山似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点了点头,走进了陌生而熟悉的队伍。

而他们走进队伍之后的一个举动,却凝聚着化不开的感情。几乎是同时,马文才和唐石山迅速撕下了军服上的领章和帽徽:

“去你娘个蛋!”一声嘶喊中,马文才和唐石山将撕下的东西抛出去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形态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那一夜,刘云庭带着他的队伍继续沿着香烟盒和汽油桶为路标的路线跟踪追击。在石洞子南再歼敌人1个连。尔后,在庙官岭内长城一片废墟中经2个小时激战,全歼敌人1个营。

紧随刘云庭率领的3营追踪的是2营。他们于17时在十八家子,抓住了敌人的尾巴,歼灭敌人后卫1个营。

其1营在政治委员倪绍九的带领下,路途曾遭6架敌机的轰炸扫射。

见惯不惊的勇士们,在飞迸的泥石与弹片中面对死亡没有心惊胆怯,他们爆炸声中躲闪的动作更象一只只展翅的鹰。

怀来城南是山区,山高大多在800至1300米,地形险要,行动非常困难。

部队因急速行军,几顿未进食,尽管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支撑着。

然而,人身不是钢铁铸就,很多同志晕倒了。此时,队伍已同敌人进入短兵相接状态,天空中呼啸,地上炮声隆隆,硝烟笼罩着山野,爆炸的声浪刺人耳鼓。

刘云庭率3营攻下届官岭敌人阻击阵地的同时,1营乘机越过届官岭和3营部队,冲到了最前面。

弹痕遍地,到处是散俘和伤俘。此时,1营3连已经成为365团的尖兵连。连长王子山看起来五大三粗,像个莽汉,实际上外粗内细、有勇有谋。

一阵惨烈的肉搏战后,他冷静下来,重新调整部队,将2挺重机枪、1挺轻机枪和2门迫击炮组成一个火力网,以随时应付突然出现的敌人。

他不愿再看到不必要的肉搏场面。减少一份牺牲也就是增加了一份胜利的重量,何况这更不能加快胜利的步伐。

部队追到横岭时,已是深夜子时。同时,友邻363团亦插到了横岭,占领了横岭西侧高地,抓住了敌主力104军军部和250师,堵住了敌人的退路。

王子山不失时机地率领部队,大胆插入敌军纵深,以猛烈的火力打乱了敌人,切断了敌104军军部与250师的联系。

占领有利地形后,王子山又果断地命令部队利用地形作火力掩护、配合全营部队将敌人压缩在山谷中。

没有了疯狂的进攻,也没有了顽强的抵抗,进攻的一方似乎更深信自己的实力。

无需刺刀见红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古人的真理在年轻的王子山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说实在的,他明白这个道理并不久。

进关前,军政委莫文骅来团里作报告,王子山等几个作战勇敢的连长有幸获得了政委的点名接见。

“以前,我们谈得更多的是迂回、游击,现在我们要转换话题,要多谈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莫文骅说:“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和实力。”

那时候,王子山认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有大学问的人,对政委莫文骅的每一句谈话,都是在似懂非懂之间。

现在,王子山想到那次谈话,突然灵机一动,赶紧招来了解放战士张克勤和史文岳:“你们对敌人喊话,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要用感情去瓦解敌人的斗志。”

张克勤和史文岳当然明白什么叫用感情去瓦解敌人,当年他们就是在这种感情的召唤下弃暗投明的。

“我是在东北兴城被解放过来的,这边很好,长官不打士兵!”

“解放军说到做到,缴枪不杀!”

“枪是老蒋的,命是自己的呀!”

上级下来以政治攻势瓦解敌人的命令时,王子山用感情瓦解敌人的办法已在进行之中。一时间,战场上兴奋的呐喊和沸腾的军号,卷起了一阵使“疯人”也能明白过来的交响乐章。

一场惨烈的厮杀变成了和风细雨的浸润。战斗很快结束。王子山带领战士们在极度的兴奋而又不动声色中打扫战场,俘敌3000多人。

不久,军长吴克华在此战的总结会上激动地说:“穷追到底,直插敌群,群众性瓦解敌军工作获得大量歼敌的战果,出现了连长王子山、班长巴连熬等范例”。

121师在康庄接到命令后,师即率363团和361团3营沿大山口向镇边城方向直插。

361团1营、2营为师右翼,1营向十八家子,2营向小山口东侧追击敌人。

363团2营为团的前卫,紧跟361团3营之后,康庄战斗结束后,于16时出发,急进50多华里山路,于20时到达横岭一带。

22时,该营占领了横岭村。

此时,敌人也赶到了横岭,汽车、摩托车、炮兵、步兵一窝蜂似的夺道逃命。361团3营抢先占领横岭西侧高地,迅速阻击敌人。

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两条腿赛过了他们的汽车轮子,只好再作最坏的打算,向最好处争取,企图乘我军立足未稳,火力尚未布置好之际突出重围。

部分敌人向镇边城方向逃窜而去。

121师师长蔡正国头脑冷静,迅速命令363团1营、2营分割退却之敌,配合361团主力,把敌人重新压缩到横岭以北的山谷内。

同时,命令363团3营,向镇边城方向继续追击突围逃窜之敌。

363团2营营长严德茂,在率部队向高地运动时,边走边观察,觉得地形对我很有利,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重新调整作战方案,把原来1个连突击改为2个连并肩作战,以给敌人更沉重的打击,达到彻底打掉敌人负隅顽抗的斗志。

其4连、5连接受任务后,迅速沿着山背两侧向公路东侧运动。

同时,组织了5挺重机枪、6门六零炮和6挺轻机枪占领有利地形,以猛烈的火力阻击迎面而来的敌人,并乘敌军乱作一团之际,抢占横岭西侧高地,把敌人分割成了两段。

敌人的斗志彻底瓦解了,绝望之中,纷纷缴械投降。仅用半个小时,战斗便结束了,2营俘敌1200余人。

与此同时,361团2营在363团2营右侧与另一股敌人展开战斗。

很显然,养尊处优的敌军不适夜战,到处人嘶马叫,一阵激烈的枪炮声后,敌军被切割成几段,本来已经人心惶惶的敌阵更加混乱不堪。

人、马、车、炮堆满了道路,敌人在恨苍天无眼的悲叹和怒骂中只顾逃命,相互践踏,溃不成军,被我四面上来的部队挤压在横岭以西的小山谷中。

1小时后,大部敌人被歼。混乱中,侥幸逃岀的千余敌军,向东窜到板达岭时,仍没有逃脱毁灭的命运,被穿插到此的362团歼灭。

此时,363团3营已前进到镇边城水头岭高地,并牢牢控制这一带有利地形。

军长吴克华、政委莫文骅率军指挥所60余人,随121师跟进。

行军中,吴克华叮嘱部属:“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别看前面有大军开路,四面都是我们的人,危险还会随时而来,因为,溃散的敌人无孔不入。”

吴克华的话不幸言中。途中,忽遇溃敌300余人,堵在路旁。

好在打头的一个参谋沉着冷静,机智应变,故意问:“是哪一部分的?”

慌乱中,敌人不辨真假,赶忙答:“报告长官,我们是军部的。”

接着,一个参谋大胆迎上前去,突然掏出枪,几个通讯员端着枪迅速涌上,迫敌人缴了械。莫文骅与吴克华笑呵呵地走向敌群说:

“能有现在这个结局是你们的福份,要是被你们的长官逼着冲锋,你们的老命恐怕早丢了!”

整个战斗于11日8时结束。除104军军长安春山率警卫营及其269师一部,逃向东北方向,被我友邻48军和北岳分区部队歼灭外,其余全部被41军包了饺子。

此战,41军以牺牲33名,负伤204人,失踪13人的代价,毙伤敌284名,俘敌7831名,共计歼敌8115名,缴获汽车189辆、山野炮13门和其它战利品若干。

仗打赢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胜利,可喜可贺。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车和炮的问题。

从来没有那么多的车和炮,从哪儿去弄那么多的司机?还是莫文骅有办法:“把俘虏集中起来,到俘虏中去找司机,由我们的战士监视着,先把汽车集中到山下来。”

接着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时值北方旱季,山区本就缺水,突然间增加那么多部队,还有近万名俘虏,如何做饭?这些问题,莫文骅当然都想到了。

“用缴获来的汽车去拉水,敌人不是早就给我们想到了嘛,一夜间给我们送来那么多车子,还怕解决不了吃水问题?”莫文骅笑对吴克华戏谑。

“总觉得这场仗打得不过瘾,傅作义的精锐远比不上关外国军,太不经打了,谁知道三天咱就抓了他一万五的俘虏。”吴克华开怀大笑中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从部队开到康庄到怀来追歼战结束,不到3天时间,41军跑了110多里路,打了2个大胜仗,同友邻一起消灭了蒋介石,傅作义2个军。

这个战果,应该说是41军战史上,仅次于塔山保卫战的最辉煌一笔之一。

当傅作义得知自己两个军,竟然不到三天就被“戴狗皮帽子”的解放军吃得连渣都不剩,不由得大吃一惊,愣了半天,不得不感慨:

“光亭说得没错,照这么打,共军一年内要统一全国呀!”

1948年11月中旬,指挥完13万国军葫芦岛撤退的杜聿明飞赴北平,与傅作义见面交谈。

两位方面大帅在一起,很自然就聊起了当下战事,傅作义问杜聿明:“东北共军实力如何?”

杜聿明直言:“东北共军将近百万,很快就入关,它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及战力远远地超过关内共军。从军事上讲,共产党一年以内将统一中国!”

当然,傅作义那时还认为东北共军擅长运动战,大城市攻坚战未必擅长。

可后来的天津战役,29小时解放全城,才彻底让傅作义认清现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