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临终前,求好姐妹照顾年幼的儿子们,她含泪答应,全家有救了

水笙的事呀 2025-03-12 10:58:20

(本文原创首发,全网维权,侵者必究)

口述:孟湘琴

整理:水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爷奶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奶奶生小叔时亏了身子,不久去世,继奶奶进门。

爷爷去世后,父亲兄弟四个争抢着赡养继奶奶,这在四邻八乡传为佳话,也为我们小一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01

听继奶奶说,她与我奶奶是同村好姐妹,两个人从穿开裆裤时就认识。

她们一起玩耍,一起饿肚子,一起等到新ZG成立,一起盼来了好时光,患难与共下,关系比亲姐妹还亲。

18岁,两人前后成了亲,两个村子相距不过五六里,虽然那时候很穷很忙,可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相互串门子,说说生活中的甜和苦,如此一来,就好像日子有了奔头。

奶奶嫁给爷爷,一口气生了三个大胖小子,这让她在孟家地位翘得高高的。

可继奶奶就惨了。

不知道什么情况?她结婚五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第七年,夫家眼看她生育无望,只能将她赶出了家门。

六十年代的女性,一旦离婚,是无法再回到娘家生活的,除非自己没有兄弟。

而继奶奶家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嫂子和弟媳,哪里能容得下这个不祥之人呢?

要命的是,她不能生育,想再婚比登天还难。

继奶奶走投无路,哭着来我家与我奶奶告别。

奶奶心疼她,怕她想不开走了绝路,拽着她不给走,央求爷爷一家想个办法给继奶奶一条活路。

当时爷爷由于思想觉悟高,干活肯出力,被提拔为生产队长。

他稀罕我奶奶,爱屋及乌下,想尽一切办法让继奶奶留在了我们村,还带人帮她在村西头盖了两间茅草屋子。

那时候家家户户穷啊,爷爷奶奶孩子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共八口呢,每顿熬的米粥能照得出人影子。

七岁的父亲是老大,他舍不得两个弟弟挨饿,总是把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点红薯或者玉米饼子喂给二叔三叔,自己光喝稀粥。

继奶奶孤身一人,没有家庭拖累,日子倒是过得去。

可她看到奶奶的三个孩子挨饿,怎么舍得?

于是,她经常把自己的口粮挤出来喂给我父亲他们。

这个眉眼清秀的春荣阿姨,虽然彼此没有血缘关系,可父亲与二叔三叔是极喜欢的。

他们一有空,就撒腿往村西头的茅草屋奔去。

对于他们来说,那儿就是天堂,是有光的地方。

02

有一次,父亲把奶奶分给他的一小块玉米饼子给了三叔吃,自己出去割草时,却饿得满头大汗。

继奶奶正好扛着锄头经过,她一看孩子走路都打飘,知道是饿的,赶紧把他带回了自己家。

她从锅中拿出来一个闷土豆给父亲,他却一口没吃,放在了裤兜里。

继奶奶搂着父亲就红了眼眶,她劝:

孩啊,给你你就吃,姨这儿还有呢,等你吃饱了,再拿几个给弟弟去。

你才7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老是饿肚子,个子长不高怎么办?

人个子矮了,浑身就会没力气,干活就不来劲,到那时,你还怎么帮家里干活呢?

最后一段话提醒了父亲。

是啊,自己如果长不高,不就跟村里的三 寸钉刘贵叔一样么,草担子都挑不起,还怎么去队里干活挣工分养家?

那时,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快点长高长大,希望自己能去队里干活,能挣来很多口粮给家里人吃,好让他们不再挨饿。

权衡利弊下,父亲这才掏出来土豆大口吃了起来,噎得脖子直伸。

看着才7岁的小男孩就有如此担当,继奶奶的眼眶湿了。

不得不说,继奶奶的无私帮助,为爷爷奶奶减轻了很多负担,全家老小得以安然度过那段最艰苦的时光。

到了60年代末,在爷爷奶奶百般努力下,在继奶奶的贴补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全家起码不用饿肚子了。

可是,好景不长,新的灾难降临。

奶奶生小叔时出了意外,虽然人救了过来,可亏了身子,怎么调养也没用。

那段时间里,继奶奶日夜陪伴在奶奶身边,想尽一切办法弄来能补身子的东西给她吃,可是,作用不大。

03

小叔两个月时,油尽灯枯的奶奶躺在床上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两只眼睛凹陷的吓人。

那天晚上,她把我父亲二叔与三叔都喊了进来,轻声嘱咐他们:

我走了后,春荣阿姨就是你们的新妈妈,等你们长大后,一定要孝敬她。

三个孩子懵懂点头,继奶奶听后却吓得蹦了起来,她不知道我奶奶怎么会说出来这种话?

奶奶转头苦涩一笑,伸手把继奶奶拉过去说:

春荣,我跟德华商量过了,只要你愿意嫁,他就愿意娶。

为了我四个孩子,我只能委屈你了,我不想我走后,我的孩子落入别的后娘手中受罪。

我知道你一直以来把我的孩子当做自己的疼,我知道你一定会善待他们,我只有把孩子交给你,我才能走得安心。

春荣,看在我们一辈子好姐妹的份上,你就答应我吧,好不好?

继奶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面对自己最好姐妹的临终遗愿,停顿片刻,她还是点了头。

她并不是不愿意嫁给爷爷,也不是不愿意抚养四个孩子,她是怕村人说闲话,一刹那有点接受不了。

看到继奶奶同意,奶奶这才大大出了一口气,手一松,缓缓闭上了眼。

屋里顿时哭声一片,哭得最响亮的就是我小叔。

他好像知道自己没有了妈妈,哭的声嘶力竭。

继奶奶来不及悲伤,她抱起来小叔,去厨房舀了一点米粥汤慢慢喂他喝下去。

那边,爷爷忍着悲痛吩咐人抬来门板,把奶奶轻轻放了上去,父亲与二叔三叔趴在她身上大哭不止。

当继奶奶抱着小叔过来,三个孩子不约而同过来抓住了她的衣袖哭。

他们知道,亲妈走了,春荣阿姨以后就是他们的妈,就是他们的依靠。

继奶奶被四个孩子围绕,望着门板上的老姐妹,禁不住大放悲声。

当时太奶奶还健在,岁数不大,才55岁。

她看到自己那么好的儿媳妇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扔下四个嗷嗷待哺的大孙子,遂悲从中来,拍腿哭:

老天啊,你为什么不把我带走啊?干嘛把我的好儿媳收去?我可怜的大孙子啊,你们没有了娘,以后该怎么办啊?

看老人哭的悲伤,继奶奶抱着小叔过去噗通跪在了太奶奶面前道:

我答应了迎花,愿意嫁给德华哥,愿意替她抚养4个孩子,只要你不嫌弃,以后你就是我的娘,我会代她在你跟前尽孝心。

太奶奶一听,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抱住继奶奶又开始哭:

春荣啊,迎花把这一大摊子托付给你,以后你可要受苦了。

太奶奶这话,明显就是同意了继奶奶进门,继奶奶又激动又悲伤,大喊出声:妈!

婆媳俩抱在一起,哭声不止。

围观的人,有的落泪,有的对继奶奶竖起了大拇指。

04

奶奶的葬礼刚过,继奶奶就搬了过来。

她没时间忸怩,那个家太需要她了。

爷爷提出来办个简单的仪式,被继奶奶阻止,她说:

迎花刚走,哪个心里都不好过,我更是没心情。

我们是为了这个家才走到了一起,没必要搞那些形式,以后我们两人要齐心协力,争取把孩子们抚养大,让他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唯有这样,我才对得起迎花,她在天上才能安心。

一席话把爷爷说得瞬间泪如雨下,他感动继奶奶的大义,又觉得亏欠她,他许诺一般说:

春荣,你放心,这辈子我会好好对你的,我的孩子们也不会忘记你所做的一切。

继奶奶认真道:

好是相互的,当初如果不是你肯收留我让我有了活路,我也不会答应来你家。

所以,你不要觉得有亏欠,我们俩谁也不欠谁的。

继奶奶坦荡荡性格,倒是引来爷爷的一番赞叹与尊重。

他很感激我的奶奶,让继奶奶来到了这个家中。

他知道,这个家有救了。

事实的确如此。

继奶奶的能干,没多久就显露了出来。

当时我父亲已经九岁了,由于家里穷,并没有让他去读书。

继奶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九岁的父亲与七岁的二叔送去了学校。

太奶奶不赞成,她说:

两个大一点的都去读书,家里的三只羊谁管啊?咱们都要上队里干活,小的又给谁带呢?

继奶奶回答:

妈,孩子不读书不行的,没有文化,一辈子是种地的命,只能干点脏活累活,挣的还不多。

你看村长和会计,他们只不过是小学毕业,做的事多轻巧啊。

太奶奶一听,的确是这么回事,于是不再反对。

继奶奶继续说:

妈,以后你就在家带好小三小四,我与德华负责去队里干活,至于羊草,我放工回来的路上就能割一筐。

看继奶奶安排得有条不紊,太奶奶也就安了心。

望着这个能干的新儿媳,她心里直夸自己有福气。

同时,她也感念我奶奶的好,临走临走,还筹谋好了这一切。

奶奶去世,家里折了一只手,刚刚好转一点的生活,又陷入了困顿。

继奶奶眼看全家又要挨饿,她 日夜苦想计策,打算找点别的活路。

以前她一个人过日子,根本不必要动这份脑筋。

如今不同了,四个儿子在身边饿得哇哇哭,把她的心哭得生疼。

她发誓一定要想一个办法,能让孩子们不饿肚子……。

(上集)

明天8点前发布下集

0 阅读:1

水笙的事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