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纲鉴易知录》8.12东汉纪•1/59孝献皇帝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3-31 03:52:00

汉献帝:刘协.别称汉董侯.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东汉王朝末代皇帝

简释:孝献皇帝

公元190年,庚午,孝献皇帝初平元年,春季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任盟主。

袁绍自称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驻扎在河内,韩馥留守邺城,负责供应军粮。孔伷驻扎在颍川,刘岱、张邈、张邈的弟弟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桥瑁、曹操一同驻扎在酸枣,袁术驻扎在鲁阳,他们各自拥有几万人马。当时豪杰大多归附袁绍;只有鲍信对曹操说:“您的谋略举世无双,大概是上天所扶助的人啊!”

董卓弑杀了弘农王刘辩。

董卓上奏免除太尉黄琬、司徒杨彪,任用王允为司徒。杀了城门校尉伍琼、尚书周毖。

董卓因为崤山以东的义军势力强盛,想迁都来躲避他们。杨彪说:“关中地区已经残破不堪,而在洛阳建都已经很久了,现在无缘无故地舍弃宗庙,抛弃帝王的陵园,恐怕百姓会受到惊扰,必定会出现混乱不安的局面。天下动荡很容易,但要使天下安定却非常困难,希望您能慎重考虑这件事!”董卓变了脸色说:“你是想阻止国家的大计吗!”黄琬说:“这是国家的大事,杨公的话,难道不值得思考吗!”董卓没有回答。后来董卓以发生灾异现象为由上奏皇帝,免去了黄琬、杨彪等人的官职,任命王允为司徒。伍琼、周毖坚决劝阻迁都的事情,董卓非常愤怒,逮捕并斩杀了他们。杨彪、黄琬惊恐万分向董卓谢罪。

待续.简释2/59孝献皇帝

王匡:兖州泰山郡人,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北方,东汉末年河内郡太守;地方军阀首领!起兵来讨伐董卓

【考注】

①、王匡:兖州泰山郡人,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北方,东汉末年河内郡太守;地方军阀首领。起初,王匡在大将军何进手下任职,董卓执政时,与各地群雄,同时起兵来讨伐董卓。最后,因妹夫胡母班的亲属和曹操的联手攻击而离世。

韩馥:字文节.颍川人.治今河南禹县;为御史中丞;董卓举为冀州牧!与袁术共推袁绍为盟主起兵讨董卓

②、韩馥:东汉末官吏。字文节,颍川人,治今河南禹县。为御史中丞。董卓举其为冀州牧。献帝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与袁术等共推袁绍为盟主,起兵讨董卓。与绍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而虞不敢居帝位。次年,袁绍胁馥,取冀州,以馥为奋威将军。馥自怀猜惧。辞绍,往依张邈。后绍遣使诣邈,耳语议事,馥时在坐,以为他们图谋害己,于公元192年自杀。

孔伷:字公绪.兖州陈留郡人;曾被董卓任命为豫州刺史;同时起兵讨董卓的地方势力;被董卓部将李傕等攻杀

③、孔伷:字公绪,东汉末年兖州陈留郡人。公元189年孔伷曾被董卓任命为豫州刺史,同时也是起兵讨董卓的地方势力之一。似乎在公元190年底被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攻杀或病死,所以公元190年另外出了一个豫州刺史孙坚。正史中孔伷的事迹较少,只《英雄记》提到他“清谈高论,嘘枯吹生”。

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今山东福山西北,东汉末年兖州刺史,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

④、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今山东福山西北,东汉末年兖州刺史,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公元192年薨。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今山东东平县;东汉末年陈留太守;群雄之一,“八厨”之一!性情仗义.喜济穷人

⑤、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今山东东平县,东汉末年陈留太守,群雄之一,“八厨”之一。张邈性情仗义,喜接济穷人,壮士多有依附于他。他因成绩优秀被任命为骑都尉,后升任陈留太守。曾参与讨伐董卓,后归附曹操。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后吕布被击败,张邈跟随吕布投奔刘备时全家及弟弟被杀。公元195年,在向袁术借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杀。

张超:字孟高.东平寿张人.今山东寿张.东汉末年大臣;陈留太守张邈之弟!酸枣会盟共讨董卓;被杀灭三族

⑥、张超:字孟高,东平寿张人,今山东寿张,东汉末年大臣,陈留太守张邈之弟。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初为广陵太守,参加关东联军酸枣会盟,共同讨伐董卓,推荐臧洪为诸侯同盟宣誓者。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夏,曹操讨伐陶谦,远征徐州。张超、张邈和陈宫共谋推戴吕布为兖州牧,攻打曹操的根据地兖州。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春,雍丘陷落后;公元196年张超被杀,三族被灭。

袁遗:字伯业.山阳太守.参加反董卓同盟十八路诸侯之一!袁绍堂兄,虎牢关之役从军营救败给吕布军的王匡

⑦、袁遗:字伯业,山阳太守,参加反董卓同盟十八路诸侯之一,袁绍堂兄。虎牢关之役时从军,营救了败给吕布军的王匡。

鲍信:字允诚!泰山平阳人.今山东新泰;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为救曹操不幸战死

⑧、鲍信:字允诚,公元151年出生于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鲍信受何进征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阳时适逢董卓进京,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后袁绍、曹操等人起兵对抗董卓,鲍信也起兵响应。后联盟破裂,劝戒曹操静观其变。青州黄巾军进攻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所劝贸然出战,兵败战死。鲍信把曹操迎为兖州牧。公元192年,在与黄巾军交战期间,为救曹操不幸战死,终年42岁,曹操后来追记功绩,赐封其子。

桥瑁:字元伟.睢阳人.今河南商丘;东汉末期曾任兖州刺史.后为东郡太守;同袁术起兵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

⑨、桥瑁:字元伟,睢阳人,今河南商丘。东汉末期曾任兖州刺史,后为东郡太守。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假作京城三公书信,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同袁术等起兵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后因与刘岱不和,公元191年被岱所杀。

王允:字子师.东汉末年大臣!出身官家.初任豫州刺史;以连环计刺杀了董卓.后与吕布共执朝政;居功自傲被杀

10、王允:字子师,公元137年出生于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汉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与中常侍张让斗争失败而被迫去官隐居,后在何进掌权时复出,招降十万黄巾军,树立皇帝权威。他以连环计刺杀董卓,并在刺杀成功后与吕布共执朝政。但因其居功自傲,在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后,公元192年被处死,终年56岁。

11、孝献皇帝:刘协,别称汉董侯,字伯和,公元181年4月2日出生于河南郡雒阳县、今河南洛阳,东汉王朝末代皇帝!公元189年上位,220年让位,在位31年,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汉献帝幼时被董太后抚养,汉少帝即位时,被封为渤海王。宦官之乱后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即位为帝,后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曹操去世后,十月乙卯即公元220年11月25日,在魏王曹丕逼迫下,被迫退位禅让,以二女嫁于曹丕,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234年4月21日去世,终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原文:孝献皇帝

庚午,孝献皇帝初平元年,春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卓,推袁绍为盟主。

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给军粮。孔伷屯颍川,刘岱、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桥瑁、曹操俱屯酸枣,袁术屯鲁阳,众各数万。豪杰多归心袁绍者;鲍信独谓操曰:“君略不世出,殆天之所启乎!”

卓弑弘农王。

卓奏免太尉琬、司徒彪,以王允为司徒。杀城门校尉伍琼、尚书周毖。

卓以山东兵盛,欲迁都以避之,杨彪曰:“关中残破,都雒已久,今无故捐宗庙,弃园陵,恐百姓惊动,必有麋沸之乱。天下动之至易,安之甚难,惟明公虑焉!”卓作色曰:“公欲沮国计邪!”黄琬曰:“此国之大事,杨公之言,得无可思!”卓不答。以灾异奏免琬、彪等,以王允为司徒。伍琼、周毖固谏迁都,卓大怒,收斩之。彪、琬惶恐谢罪。

待续.原文2/59孝献皇帝

0 阅读:0

快乐开心正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