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稠:凉州金城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官至右将军.封万年侯;被李傕外甥骑都尉胡封刺死;或趁醉用杖击杀
简释:孝献皇帝
李傕、郭汜等人带兵进犯宫廷,杀了司徒王允;吕布败逃,出了函谷关。
李傕、郭汜等人退回到陕县,派使者到长安请求赦免罪行,没有得到许可。李傕等人于是相互结盟,率领数千士兵,日夜向西行进,沿途不断收拢士兵,等到达长安时,已经有十多万人马了,与董卓原来的部下樊稠、李蒙等人一起包围了长安城。吕布的军队中有叟兵即少数民族士兵在城内反叛,引领李傕的军队入城,吕布与之交战,未能取胜。李傕、郭汜驻扎在南宫掖门。王允扶着献帝登上宣平门躲避战乱,李傕等人在城门下伏地叩头,说:“董卓对陛下忠心耿耿,却无缘无故被吕布杀害,我们这些臣子是为董卓报仇,不敢叛逆啊。”一起上表请求王允出来,质问“太师董卓犯了什么罪”?王允走投无路,只好下楼来见。李傕等人逮捕了司隶校尉黄琬和王允,把他们都杀掉了。
吕布从武关逃到南阳,袁术非常优待。但吕布放纵士兵抢劫掠夺,袁术很是担忧,吕布自己也觉得不安,于是离开南阳,到河内投奔张杨。李傕等人悬赏捉拿吕布很急切,吕布又逃去归附袁绍,不久后又回到张杨那里。当初王允独占了讨伐董卓的功劳,士孙瑞把功劳归给了王允而自己没有要求封侯,所以才得以免遭此难。
秋季九月,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自封为将军。
冬季十月,任用刘表为荆州牧。
待续.简释9/59孝献皇帝

李蒙:凉州武威郡姑臧人,东汉末年董卓部将,官拜抚军中郎将,李傕所杀
【考注】
①、樊稠:凉州金城人,治今甘肃永靖西北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官至右将军,封万年侯。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伙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合众十余万反扑长安,败吕布、杀王允,把持朝政。后马腾因与李傕有隙,于是联合韩遂举兵进攻,李傕派樊稠、郭汜等与其交战,大败马腾、韩遂于长平观下。樊稠追至陈仓,与韩遂友好罢兵,却遭李傕猜疑。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李傕让外甥骑都尉胡封在会议上将樊稠刺死;亦说趁醉用杖击杀。
②、李蒙:凉州武威郡姑臧人,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东汉末年董卓部将,官拜抚军中郎将。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冬,李蒙与徐荣率军四处掳掠。其中徐荣迎战孙坚率领的反董联军,在梁县东交战,孙坚军大败。初平三年即192年四月,董卓被吕布刺杀。五月,李蒙加入李傕、郭汜率领的凉州军,反攻长安。六月,凉州军攻破长安城,掌控朝政。九月,朝廷封赏凉州军各路将领。李蒙出任抚军中郎将。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二月,李傕在宴会上杀死樊稠、李蒙。次月,李傕和郭汜反目相攻,李郭之乱正式开始。
③、张杨:字稚叔,东汉末年并州云中郡人,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作为汉末群雄之一,活跃于黄巾起义至官渡之战前的动荡时期,以河内郡为根据地,凭借独特的政治智慧在诸侯混战中生存近二十年。虽未跻身一线诸侯,却在汉室东归、中原争霸等关键事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董卓诏封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围吕布于下邳,张杨与吕布的关系向来比较好,想要去救援,却无能为力,于是率军前往东市,遥与吕布成掎角之势。公元199年, 张杨遭遇部下杨丑暗杀;眭固又杀了杨丑,带领张杨部下屯军射犬,以其众属袁绍。

张杨:字稚叔,东汉并州云中郡人,汉末群雄;董卓诏封建义将军.河内太守;与吕布交好.遭遇部下杨丑暗杀
原文:孝献皇帝
李傕、郭汜等举兵犯阙,杀司徒王允;吕布走,出关。
李傕、郭汜等还至陕,遣使诣长安求赦,不得。傕等乃相与结盟,率军数千,晨夜西行,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余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城。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引傕众入城,吕布与战不胜。傕、汜屯南宫掖门。王允扶帝上宣平门避兵,傕等于城门下伏地叩头,曰:“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为吕布所杀,臣等为卓报雠,非敢为逆也。”共表请王允出,问“太师何罪”?允穷蹙,乃下见之。傕等收司隶黄琬并允,杀之。
吕布自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布恣兵抄掠,术患之,布不自安,去从张杨于河内。傕等购求布急,又逃归袁绍,既而复归张杨。始允自专讨卓之劳,士孙瑞归功不侯,故得免于难。
秋九月,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自为将军。
冬十月,以刘表为荆州牧。
待续.原文9/59孝献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