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术:字公路.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东汉末割据一方!奔南阳拉拢孙坚.公孙瓒.陶谦;夺取徐州自称帝
简释:孝灵皇帝
董卓自己任命为太尉,领前将军事。
派遣使者吊唁祭祀陈蕃、窦武及各位党人,恢复了他们的爵位。
董卓与三公同时到皇宫向皇帝上书,追念并为陈蕃、窦武以及各个党人申冤,全部恢复了爵位,派遣使者去吊唁祭祀他们,还提拔任用他们的子孙后代。
从六月开始下雨持续到这个月。
冬季十月,安葬灵思皇后何氏。十一月,董卓自任为相国,司仪官宣读赞辞时不称他的名字,进入朝廷不用小步快走,还可以带着佩剑、穿着鞋子上殿。
十二月,征召隐士申屠蟠,没有到。任用黄琬为太尉,杨彪为司徒,荀爽为司空。
当初,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劝说董卓:“纠正桓帝、灵帝时期的弊政,选拔任用天下的名士,以此来收拢众人的声望。”董卓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征召荀爽、申屠蟠等人。朝廷派人到荀爽任职的地方任命他为平原相,荀爽走到宛陵的时候,又被升迁为光禄勋,到任办事三天后,又被提拔为司空。从被征召到现在,一共九十五天。荀爽等人都畏惧董卓的残暴,没有敢不来的。只有申屠蟠接到征召的文书后,别人劝他前往,他只是笑笑不回答,最终得以享尽天年而去世。
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
董卓急切地悬赏捉拿袁绍,周毖、伍琼说:“袁绍因为恐惧而出逃,并没有其他的想法。现在急切地悬赏捉拿他,形势必然会发生变故。袁氏家族四代广施恩德,他的门生和旧部遍布天下,如果他收拢豪杰来聚集徒众,那么崤山以东地区就不再是您所能掌控的了。不如赦免他,任命他为一个郡的太守,袁绍会因为免罪而高兴,一定不会有祸患了。”于是董卓就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又任命袁绍的堂弟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袁术逃到南阳。曹操改换了姓名,从小路向东逃回家乡,到了陈留,他分散家中的财产,招募士兵,集结了五千人。

黄琬:字子琰.东汉后期名臣!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历任作大匠.少府.太仆.豫州牧.关内侯.阳泉乡侯
【考注】
①、黄琬:字子琰,公元141年出生于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安陆。东汉中后期名臣,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早年时即聪慧善辩。后任五官中郎将,因公平选举而得罪权贵,被诬陷为朋党,遭禁锢二十余年。直到光和末年,才为太尉杨赐举荐,解锢拜为议郎。迁青州刺史,转任侍中。中平初年,出任右扶风,征拜为将作大匠,历任少府、太仆。后出任豫州牧,讨平寇贼,安定一州,政绩为天下表率,封关内侯。董卓秉政之时,征召黄琬入朝为司徒,又迁太尉,进封阳泉乡侯。因与杨彪一同反对董卓迁都长安而被免职。不久拜光禄大夫,转任司隶校尉,与司徒王允等共同谋划诛杀董卓。李傕、郭汜攻入长安,收黄琬下狱,公元192年遇害,时年52岁。

杨彪:字文先.东汉末名臣!太尉杨赐之子.名士杨修之父;举孝廉征为议郎.京兆尹.累任侍中.中郎将.太常.太尉
②、杨彪:字文先。公元142年出生于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东汉末年名臣,太尉杨赐之子、名士杨修之父。黄初六年即公元225年,杨彪去世,终年84岁。杨彪少年时受家学熏陶,初举孝廉、茂才。其后征拜为议郎,参与续写《东观汉记》。任京兆尹时,揭发黄门令王甫的贪赃行为,使其被定罪诛杀。累任侍中、五官中郎将、卫尉等职。汉献帝时,遍历三公【司空、司徒、太尉】之职。权臣董卓意图迁都时,他据理力争。献帝东迁时,杨彪尽节护主。曹操挟献帝定都许县后,将杨彪下狱,获释后又任太常。他见汉室衰微,便诈称脚疾,不理世事。曹魏建立后,拒绝出任太尉,改光禄大夫,待以客礼。

周毖:字仲远.武威人;东汉末年大臣.任尚书;与伍琼.何颙劝董卓暂赐袁绍郡守之职以笼络袁绍,董卓所害
③、周毖:字仲远,武威人,治今甘肃武威。东汉末年大臣,任尚书。当袁绍出逃冀州时,周毖与伍琼、何颙劝董卓暂且赐袁绍郡守之职,以笼络袁绍。董卓从之,以袁绍为勃海太守。周毖又和伍琼向袁绍推荐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人,董卓将这些人封为州郡的长官,但后来这些人多数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役,董卓认为周、伍二人与他们串通,于是,于公元189年杀害了二人。

④、伍琼:字德瑜,汝南人,今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县。东汉末年大臣,为城门校尉,为董卓所信任。曾说董卓用袁绍为勃海太守,袁绍遂以勃海起兵反董卓。董卓用琼所举韩馥等出宰州郡,至官后皆合兵讨董卓,董卓疑伍琼出卖自己,公元190年处死。

⑤、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今河南商水西南,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袁术出奔南阳后,拉拢孙坚、公孙瓒、陶谦,与袁绍对峙。他夺取徐州后,逐陈温、驱刘繇、败刘备、掌八郡,跨徐扬豫三州,割据淮南,实力大盛。公元197年自称帝,为天下人不齿 ,遂众叛亲离。后被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于199年呕血而死。

原文:孝灵皇帝
卓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事。
遣使吊祭陈蕃、窦武及诸党人,复其爵位。
董卓与三公诣阙上书,追理蕃、武及诸党人,悉复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子孙。
自六月雨至于是月。
冬十月,葬灵思皇后。十一月,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十二月,征处士申屠蟠,不至。以黄琬为太尉,杨彪为司徒,荀爽为司空。
初,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说董卓“矫桓、灵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卓从之,于是征荀爽、申屠蟠等。就拜爽平原相,行至宛陵,迁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自征至是,九十五日。爽等皆畏卓之暴,无敢不至。独蟠得征书,人劝之行,笑而不答,竟以寿终。
以袁绍为渤海太守。
董卓购求袁绍急,周毖、伍琼曰:“绍恐惧出奔,非有他志。今急购之,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乃即拜绍渤海太守。又以绍从弟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术奔南阳。操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至陈留,散家财,合兵得五千人。

【评注】汉灵帝:刘宏,东汉第十二任皇帝!公元157年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孝桓皇帝永康元年即公元167年,丁未年冬十二月汉桓帝驾崩,侍御史河间人刘儵举荐,窦皇后与窦武派遣使者到河间国迎接解渎亭侯刘宏前往京城洛阳,公元168年即位。汉灵帝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189年5月13日驾崩,终年33岁,在22年,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评注】汉少帝:刘辩,东汉第十三任皇帝!称皇子辩,少帝,弘农王,史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公元176年出生,公元190年3月6日去世,终年25岁;东汉末期皇帝,公元189年5月15日即位,公元189年9月28日退位,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刘辩在位时,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实权掌握在母亲太后何氏和母舅何进手中,不久遭遇宦官与外戚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被董卓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