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秘密藏:非根不渡,非器不传

听光谈文化 2024-12-21 13:41:11

真正称得上经典的,都是古代圣贤的著作,或者是圣贤思想、言行的记录。

圣贤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做?为什么这么写?

一句话,无非是道脉传光,引领道德。

但是,经典的内涵博大精深,历经千百年的解读,至今仍然有很多说不明、道不清,至今仍然有很多瞎猜乱解。

何以故?

没看明白,或者没有真正看明白。

其实,所有的经典都是希望你能看明白,希望你能够“明白了”“知道了”。

但这和什么状态的“你”有着极其深刻的关系,即你处在什么样道德状态,决定着你什么样的理解,也决定着经典的“敞开程度”。

即,看明白的地方,就是你的悟性。

即,看敞亮的地方,就是经典的“敞开程度”。

出于历史和现实情况,经典本身创作和传播也非常复杂。

略加概括如下:

一是有的经典属于所谓“地上的经”。

比如,《论语》被后人称之为“地经”。

相对而言,地上的经主要是更接地气一些,偏社会道德。

是以德入道,走的是普及路线。

二是有的经典属于所谓“天上的经”。

比如,《道德经》被后人评价为“天经”。

顾名思义,天上的经高深玄妙。

尽管如今《道德经》被称之为百科全书式的经典,但真正全面领悟其深刻内涵的仍然是凤毛麟角。

是以道入道,走得是取法乎上的路线。

三是有的经典真的是秘传之类。

所谓祖传,所谓单传,所谓天机不可泄露,所谓“切不可为外人道也”,都是此类。

“天机”也不神秘,类似工作秘密性质,就是要严格保密。

五祖弘忍传六祖慧能就是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典藏甚至要藏之于深山的原因。

四是有的经典设置了门槛和机关。

秘藏深奥难懂,对于接受者而言,仿佛设置了门槛和机关,或者说密码和防护罩。

如深山是门槛,文字也是门槛。

以文字、古文字为例。

基本而言,没有文字功底,相当于被经典拒之门外。

而且特别是晦涩的文字,特别是“天书”类的文字,有些即使每一个字都认识,但串起来却也难以明了其义。

所以有些人根本不会学,即使学也学不会。

有缘无缘?有根无根?有德无德?有道无道?

用这些门槛、机关也好,密码、防护罩也好,避免所传非人。

而且,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这是自然避机,自然屏蔽。

所谓非根不渡,非器不传。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使用欢迎关注

0 阅读:22

听光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