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式案例分析法,有时可以让你如亲临其境般地读懂一个企业的真实案例。比如,假想你被任命为一个营利双降且困难重重的企业的CEO,那么,你该从何起步?先解决什么问题?总共该解决什么问题呢?……
既知结果式的案例分析法的学习效果却不好,因为对于那些已经成为历史事实的案例,你所学到的东西明显的要少很多,因为专家们或你自己的分析无论如何都会受到已经成为事实的结果的影响或导向。比如,成功者的所有做法都是对的,失败者的所有做法可能都有问题。所以,比较起来,一个正在发生且不知道结果或并没有结果的案例研究的价值会更大。
所幸的是,现在,就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好或坏的案例,那就是星巴克。所以,你完全可以用假想式案例分析法去研究、等待以及与之日日同步的不知结果式的这个现实中的案例。
而近几日,终于,如同我给企业做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的顾问咨询一样,在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内部调研之后,全球瞩目的星巴克的最新董事长和CEO即Brian Niccol童鞋给星巴克开出的药方一帧一帧地展现出来了。
他给出的四大“关键领域”的圈画以及“投资”的方向,你可能会有些懵,因为其逻辑、顺序等并不是特别符合国人的思路。
然而,如果你按照我的分析和研究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企业的那些方法、模型或公式的话,你就能瞬间搞懂这位被寄予太多希望的Brian Niccol童鞋想和在做什么。比如其本质,其实就是真真实实的我曾经反复强调的企业运营的四大真经的内容,完全符合那四项,且丝毫不差。比如:

1、产品是根。
Brian Niccol童鞋的策略比如有“提供出色的饮品和食物,每次都做到”“每次都制作出优质的饮品”“正在投资技术”“无与伦比的咖啡专业知识”等。
诚然,星巴克既然是咖啡的代名词,你不专注咖啡、不专注于提供令人想反复消费的咖啡,肯定就是舍近求远的战略战术跑偏了。
2、模式是翅膀。
比如Brian Niccol童鞋强调的外在的商业模式就是“明确区分“外带”和“堂食”服务”“改善供应链,并发展应用程序和移动订购平台”等,这些战略战术里包括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以及数字化的运用;店内的模式则比如有典型的李维华于20多年前就提出并不断完善的单店的八个识别8I,包括Brian Niccol童鞋强调的“店内体验”“第三空间”“视觉”“嗅觉”“听觉”“舒适的座椅”“体贴的设计”等“令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当然,如果你学会了“大特许”以及全面了解了8I之后,你会自然地更完善完美地补充Brian Niccol童鞋的店内外的商业模式。
3、品牌是对象更是工具。
比如Brian Niccol童鞋强调的“是时候再次讲述我们的故事了”“在社区中的角色”“我们不会让别人定义我们是谁”。
在任何时候,即便是品牌祛魅、平替盛行、情绪价值消费等个性化、自我判断化消费日益盛行的今天,品牌依旧是大众判断商品优劣和区分阶层等的最佳手段之一。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依旧如此。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企业而言,你除了需要打造一个让消费者C成为最大最强依靠和甚至依赖的作为产品、服务的遴选筛子的品牌之外,你还需要发挥品牌在B方面的威力,比如吸引创业人、投资人成为加盟商并利用李维华的“两权分离,三全组合”的模型去拓展至少16种店型。
如此,同时修炼了C和B的品牌,才是完整的品牌。
4、人才和团队是核心。
比如,Brian Niccol童鞋强调的“使之成为最佳工作场所,提供职业机会和清晰的成长路径”“以提升伙伴和顾客体验”等。
然而,一个不懂大特许和中国特许经营思想的团队成员,却绝对算不上这个时代的人才,最多只是个人员、人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