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作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冲击。
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为40%,但到1933年末,美国的工业产量却仅相当于1929年的65%。
在美国国内市场严重萎缩,市场需求几乎缩小到最低限度的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高筑关税壁垒,极力抵制美国商品涌入,致使美国对外贸易大幅滑坡。
与1929年相比,1932年美国的出口额减少了69.4%,进口额减少了69%。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美国迫切希望寻求和扩大商品销售市场。
贸易的动力正在美国遭受惨重经济危机之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正以资本主义国家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发展。
到1932年,苏联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加,并先后建起了一批大型重化工业企业。
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工业设备需求强劲,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这一比重上升为50%。
1929到1933年,苏联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的外汇开支达60.1亿卢布。
美国是苏联机器和设备的主要提供者之一。1929到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尤其是威斯康星州、伊利诺斯州、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据统计,1931年苏联所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
苏联不仅是巨大的商品销售市场,也是重要的原料供应地。锰、镍、铅、铬等是美国奇缺的矿物原料,国内几乎不能生产,主要依赖进口。1929年美国所需的锰矿有一半以上是从苏联进口的。除矿物原料外,美国还需要进口苏联的锯材、羊毛、小麦等商品。与其他国家相比,苏联供应的商品不仅质量较好,而且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
美苏的贸易战尽管如此,由于没有外交关系,美苏两国的贸易关系极不稳定。
首先,苏联很难得到美国提供的长期贷款和签订长期的贸易合同。由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苏联欠美国的债务问题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美国许多大银行都不愿意向苏联提供贷款。
在银行严辂限制提供贷款的条件下,美国公司很难接受苏联的订货。它们通常只接受苏联的现金支付方式,而避免接受苏联的汇票,因为银行对苏联的汇票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即使一些公司可以为苏联的订货提供贷款,但贷款条件十分苛刻,贷款利率很高。
其次,美国国内反苏势力的宣传活动,也给两国贸易关系带来不小的阻力。
1930年3月24日美国保护宗教和少数民族权力委员会通过决议。决议声明,如果苏联不停止在国内破坏教堂和追害信仰宗教的人士的行动,美国将不会承认苏联。1930年2月罗马教皇还公开号召对苏联进行“十字军”征讨。美国劳联负责人还指责苏联驻美机构——苏美贸易公司,暗中支持美国的共产主义宣传活动,并为这种活动提供拨款。苏美贸易公司因为没有正式的法律地位而得不到司法保护,美国很多贸易公司和银行都避免与其直接进行联系。
在两国贸易关系处于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胡佛政府从顽固的反苏立场出发,对苏联的出口采取了许多歧视性措施,致使苏美贸易关系严重恶化。
美国指责苏联按倾销价格抛售商品,并据此对从苏联进口的许多商品征收反倾销税。被课征反倾销税的商品包括火柴、石锦、木材、无烟煤、种子和其他商品,约占美国从苏联进口额的1/4,反倾销税平均提高到59%,给苏美贸易带来很大的困难。1930年美国还通过一项新的关税法,该法令307条规定,禁止使用囚犯劳动或强迫劳动的商品输入美国。美国的新关税法要求进口商必须证明,它们进口的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强制劳动。
1930年5月美国以使用强制劳动和倾销为名,禁止苏联产的火柴进入美国市场。随后,又宣布禁止苏联的木材和锰矿入境。1930年12月,美国农业部还出台了有关不承认苏联的兽医卫生许可证的决议。
美国对苏联出口商品采取歧视性措施的同时,还极力怂恿一些欧洲国家也抵制苏联的商品。
1930年8月、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访问欧洲,其目的是呼吁欧洲国家也抵制苏联的商品。
在他的鼓动下,法国在10月宣布对从苏联进口的商品,实行许可证制度,随后,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比利时也对苏联商品采取了抵制措施,结果导致苏联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大大缩减,苏联政府不得不增加从德国和英国的订货。
由于苏美贸易关系的恶化,到1933年,苏联对美国的出口额仅为1929年的32.25%,从美国的进口额还不到1930年的6.3%。
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美国工商界和政界人士开始认识到,美国对苏贸易歧视政策最终损害的是美国自身利益,美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苏联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销售市场和重要的原料供应地。因此,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美国必须尽快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侵华两场战争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也使国际政治局势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成为日后苏美外交关系转变的前提条件和契机。
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局势的变化首先是与日本日益加深对中国的侵略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基础脆弱的日本受到严重冲击。面对日益加深的政治经济危机,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力图通过发动战争来实现其摆脱经济危机和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给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构成一定威胁。可是美国一开始并没有积极采取外交行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霸权上,美国和日本虽然互为竞争对手,但双方在激烈角逐的同时,又存在明显的相互依存关系。经济上,日本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1930年美国对日贸易超过其对华贸易的3倍,占日本对外贸易的1/3;政治上,日美都有反苏的愿望和意图。此外,当时的美国政府正忙于解决经济危机,国内又存在反对战争的浓厚孤立主义情绪。鉴于日本的侵略尚未对美国在华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美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1932年1月28日,肆无忌惮的日本军队对上海发起了进攻。日军进犯上海在西方列强中间掀起轩然大波。
上海是中国南方的门户,也是西方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中心。英国在华投资的近80%,法国在华投资的约90%,美国在华投资的65%都集中在上海。
美国政府认为,日本侵占上海的最终目的是要征服全中国,把包括美国和其他大国排挤出中国,继而实现其独占东南亚和大洋洲的狂妄梦想。事变发生后,美国向日本提出强烈抗议,并在太平洋地区开展军事演习。
日本对中国侵略,不仅对美国在华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一个沉重打击,而且对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和远东地区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齐齐哈尔,开始进犯中东铁路线。鉴于东北的军事战略形势对苏联越来越不利, 1931年末,苏联政府开始加强远东的军事部署,同时采取了一些外交措施。
1931年12月31日,苏联向日本建议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对于这一建议,日本政府直到1932年12月中旬也未给予官方答复,这更加剧了莫斯科方面的不安。
1932年初,日本未经中东铁路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占领火车站来运送日本军队,随后又正式向苏联政府提出利用中东铁路运送军队的要求。
迫于日本的压力,苏联不得不在1932年2月末同意日本为了商业目的使用这条铁路。从1932年4月起,日本及其控制下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在中东铁路制造事端,占领车站、抢夺贵重财物、逮捕并杀害苏联公民,此类事件以前从未发生过。日本的一些人士还多次发表演说,公然提出进攻苏联和夺取远东领土问题。
满洲局势的不断恶化促使苏联开始认真考虑,应该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加强合作,共同遏制日本在这一地区的侵略行为。
由于美国一直顽固地坚持不承认苏联的政策,因此,在联合抗击日本侵略问题上,苏联经历了对美国指责、猜疑到逐渐接近的转变过程。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美国曾试图插手1929年中苏在中东铁路的冲突事件,这令苏联政府大为不满。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缺乏对美国的信任,当时的苏联报刊断然指责说,美国实业界和金融界都希望远东发生战争。
德国的威胁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和远东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苏联对美国的看法逐渐发生变化。
苏联政府认为,虽然美国对日本的侵略并没有采取制裁措施和军事行动,但是华盛顿政府已经流露出对日本的反感。
据苏联驻美非官方代表斯克维尔斯基回忆,华盛顿上层承认,日本人欺骗了他们。虽然日本再三保证无意侵略满洲,结果却占领了锦州。而且,日本很有可能将侵略范围扩大到中国内陆地区。因此华盛顿政府讨论过抵制日本甚至是与其作战的计划。1932年1月,有消息说美国军队将在太平洋沿岸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莫斯科认为,这一消息说明美国打算对日本采取遏制行动。
美国的反日行动在莫斯科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于是,苏联政府决定投石问路,试探美国在日本侵略远东问题上的反应。
1931年末,苏联驻立陶宛全权代表加林斯基在与美国外交官富尔顿会晤时表示,苏美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两国在远东地区的相互合作,然而美国在承认苏联问题上的某些做法令人失望。
加林斯基还进一步指出,日本占领满洲后,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菲律宾。如果美国不与苏联在远东建立联盟,在未来的美日战争中日本将成为胜利者,因为军事行动是在离美国主要军事基地较远的地方展开的。
1932年,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期间,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
在对美国和平组织发表讲话时,李维诺夫声明,苏联与美国和中国相互疏远,并缺少外交关系是造成远东现在局面的真正原因。否则,这种不利的局面是可以避免的。
除了在远东地区联合遏制日本侵略扩张外,美苏在对抗德国法西斯的势力、维护欧洲的稳定和自身安全方面也存在着共同利益。
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将建立世界霸权,把美国排挤出德国和欧洲市场,继而排挤出世界市场作为其对外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实现狂妄的扩张计划,希特勒对德国所有的驻外机构都进行了改组,大量的间谍充斥其中。
德国间谍从1933年就开始在美国活动,当时美国有18个由德裔人建立的团体,这些团体在纳粹分子的领导下进行各种宣传破坏活动。法西斯分子上台后,他们就开始秘密策划对美国的战争。
令美国政府更为不安的是德日法西斯势力的联合动向。据美国驻德国武官向国务院报告,希特勒建立独裁统治的第一年,德日之间就开始频繁进行接触。欧洲的报刊还报道了德国和日本外交官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的秘密联系。法国的一些观察家甚至指出,德日之间存在某种共同行动的协议。
美国政府认为,一旦德国的扩张计划得以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将面临严重威胁。
希特勒上台后的头几个月,美国和德国矛盾进一步加深。德国还对美国公民进行挑衅,恐吓并逮捕在德国的美国人。
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尤其是日本对中国侵略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主张苏美关系正常化。
苏联政府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变化。1932年4月25日,苏联驻美非官方代表斯克维尔斯基向李维诺夫通报了这一变化。
1932年4月,众议院民主党参议员萨巴特向外交委员会提出一项决议案,批评了美国政府的反苏政策,呼吁同苏联建立贸易和外交关系。
美国社会各界对苏联态度的转变,在新闻媒体的评论中得到明显反映。
1933年6月,俄美关系委员会曾在美国报界就承认苏联问题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1139家报纸中有718家即63%明确表示赞成承认苏联;有306家即26.9%表示反对承认。而到1933年10月,赞成承认苏联的报纸已有1000多家。
罗斯福迈出的一大步在苏美建交问题上,苏联政府的态度始终是积极、明确的,即:愿意在不干涉内政和解决债务问题的基础上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多次主动要求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苏维埃政府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人民和政府,其中包括美国政府建议立即就缔结公正、民主的和约进行谈判。
1919年初,苏维埃政府向美国派出了自己的外交代表马尔滕斯。美国不但拒绝承认其代表地位,还以苏维埃政府试图通过共产国际颠覆美国社会制度为由将其驱逐出境。
在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苏联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悉胡佛在承认苏联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只要胡佛继续当选总统,承认苏联的问题就毫无指望。于是,苏联把两国建交的希望寄托在民主党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身上。
1933年,民主党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大选中获得胜利,取代始终坚持反苏政策的胡佛成为新一届美国总统。
罗斯福虽然对共产主义信仰持否定态度,但作为有着非凡胆识和战略远见的总统,他更倾向于从国际局势的视角,来冷静、客观地审视苏美关系;尽管苏美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存在根本对立和冲突,但随着日德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世界战争的危险性不断增加。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在意识形态和国家根本利益之间,奉行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罗斯福总统最终选择了后者,主动打开了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的大门。
1933年10月10日,罗斯福总统直接致函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加里宁。他在信中对“两国伟大的人民一百多年来存在令人愉快的传统友谊”,现在却没有外交关系表示遗憾。他“盼望努力结束美国一亿二千五百万人民和俄罗斯一亿六千万人民之间目前的不正常关系”。为了解决两国现存的矛盾和问题,罗斯福建议苏联派代表前往华盛顿就建交问题直接进行谈判。
罗斯福的主动邀请使冻封已久的两国关系的冰河开始融化。莫斯科欣然接受了苏美谈判的建议。
1933年11月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率领代表团抵达华盛顿,同罗斯福总统就建交问题展开直接谈判。
1933年11月16日,苏美先后就宣传问题、宗教问题、债务问题,进行数轮谈判后,李维诺夫和罗斯福交换了建立外交关系和互换大使的文件。
至此,美苏两国结束了长达16年没有外交关系的历史。
尽管长期外交隔绝,使彼此之间的分歧和矛盾错综复杂,但苏美却在短暂的10天时间里就困扰双边关系的主要问题最终达成一致,这恰好说明,两国外交所面临的、共同的紧迫任务是对抗日德法西斯的侵略行动,维护自身的安全和世界和平。
尽管如此,苏美之间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原则性分歧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美国国内反对苏联社会制度、宗教政策和共产国际干涉美国内政的声音仍不绝于耳。
美国社会舆论调查表明:直到1939年11月,仍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在美国推行世界革命的工具,它“直接从莫斯科获得指示”。另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国共产党的政策虽然是独立的,但它在做出决策时,仍需考虑莫斯科的意见。只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国共产党与莫斯科没有必然联系。
由于美国朝野浓厚的反苏意识,72%的美国人反对美国共产党在政府机构中任职。1937年美国的民意调查还显示,59%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需要在纳粹制度和苏维埃制度中间做出选择,他们更愿意选择希特勒的纳粹制度。
由于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以及国内孤立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建交之后的美国对苏联一直采取半心半意的合作态度,只是在德日法西斯势力的侵略已经直接威胁到美国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时候,美国才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开始了与苏联的反法西斯合作。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日法西斯失败已成定局,苏美潜在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重新浮出水面,加之国家利益的矛盾等因素,最终导致了冷战格局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