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到“病”除,新一轮牛市行情的金钥匙

凯斯经历 2025-04-01 20:00:51

4 月 1 日,沪指按部就班地出现小幅反弹,单日的走势还不足以断言行情已经成功反转。当下,港股的技术趋势略显黯淡。技术趋势犹如市场的惯性指南,尽管眼下向下的惯性不算强烈,但市场向上攀爬的阻力,明显要比向下滑落来得更大。

玩转技术趋势,只需牢记这句箴言:“行情总会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行进。” 当然,技术层面的欠佳表现,并不意味着市场会就此一蹶不振。

要知道,市场是多面的,除了技术面,政策面和产业面等诸多利好因素正悄然汇聚。央行多次表态 “适时降准降息”,希望别总是让大家望眼欲穿,能早日付诸行动。猜想政府或许也在等待全球风险进一步明朗化。

特朗普曾透露,4 月 1 日晚至 4 月 2 日,美国可能会出台关税政策,或许央行正打算留着政策后手,以对冲其带来的影响。

抛开市场整体表现不谈,今日最火爆的板块,正是我前两天重点关注的创新药板块。医药股今日可谓涨势如虹,恒瑞医药强势突破 50 元关口;港股石药集团涨幅高达 12%;科伦药业直接涨停,其他创新药企业也都或多或少有所上涨。

回顾过去四年,如此大规模的集体上涨都实属罕见。这无疑是医药股 “困境反转” 的信号,真心希望老朋友们千万别错过这轮医药股行情。我预计,这轮医药股行情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其实,预测医药股的 “困境反转” 并非难事。通过跟踪药企财报,便能找到蛛丝马迹。去年半年报中,不少药企就已崭露头角,以恒瑞为例,其肿瘤药业绩在去年半年报中就有显著改善。医药市场的需求,并非单纯由患者决定,医生和医保才是关键因素。

医生掌控着处方大权,医保则如同指挥棒,引导着医生的处方行为。因此,只要政策稍有松动,医院里进口药的份额,大概率会被国产药取而代之。

政府若想达成降低医保开支与推动医药创新的双重目标,只需对医保集采政策进行适当调整。3 月 26 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讨会,市场盛传一份《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即将出台。

可以说,集采政策就是医药股走势的 “水龙头开关”。一旦集采政策得到优化,即便仿制药能否受益尚不确定,但创新药必将迎来重大利好。

今日热门板块几乎都与医药紧密相关。未来,中国股市若要持续向好,离不开 “核心板块” 的有力支撑。

此前,AI、芯片和机器人等板块承担了这一重任,但如今这些板块中不少股票的估值已经高得离谱,此时再盲目跟风,无异于炒冷饭,意义不大。因此,A 股急需新的核心板块来引领行情。

倘若集采优化政策属实,那么医药板块,包括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极有可能成为股市新的核心板块。对于投资者而言,布局医药股是相当稳健的选择。

即便集采优化政策未能落地,医药股凭借其稳定的特性,也有着足够的 “安全边际”,至少当下买入不会遭受重大损失;而一旦集采优化政策成真,医药股将收获 “超级利好”,推动行情一路高涨。毕竟,这个板块已经沉寂太久,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相较之下,其他板块的亮点相对有限。以石油、电力、可控核聚变为核心的能源板块,自 3 月中旬以来,油价出现了一轮反弹,这或许是该板块受到关注的原因。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即便特朗普不断施压油价,油价依然逆势反弹,原油需求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联想到我之前对黄金和铜的乐观预期,是不是能感受到 “通胀” 的气息扑面而来?通胀往往有利于周期股的表现。

有人说 “通胀无牛市”,但在当前形势下,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中国目前面临的是通缩风险,通胀反而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新一轮繁荣,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胀是股民的 “好朋友”。因此,不妨大胆地说,通胀即牛市,而医药股,或许就是开启新一轮牛市行情的 “金钥匙” 。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 阅读:492

凯斯经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