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有了智能化手机和短视频平台,哪怕是看到鬼我都不会感到惊讶,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爆炸,人们见到了之前完全难以想象的事情。
很多事情的发生,让人们都难以理解,你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吧,大部分都能接受,毕竟追求利益是人性的本质特征。
但有些事的发生,简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完全是超出了我们一般的理解,损人不利己,甚至说壕无人性都不为过。
比如说下面这个事,南方医科大学的一名教学老师,因为要抢救一个有生命危险的病人,上课迟到了十几分钟,居然被学校处罚了。
我们都知道人命关天,既是老师又是一名医生,在病人的生命垂危面前,坚持抢救,从而耽误了教学工作十几分钟,就这就要被处罚。

一看到这种报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学校怎么搞的,简直毫无人性呀,怎么能这个样子呢,同时也为这个老师感到不平和愤懑。
再看看学校的回应,就是非常官方的,已经关注的此事,正在调查中,这样官方的回复,完全就是在敷衍,没有任何的诚意。
这样看似荒诞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那些做出处罚决定的相关人员,真的就是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吗,仅仅靠一句他们都是恶人,真的就能解释这一切吗。
仅仅是一句人心之恶,远不足以解释这一切,之所以出现这种看上去怪诞的现象,本质上跟规则的固定性和个体的特殊性有关系。
只要是大规模人群聚集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规则,现代化的组织,更是有着各种非常明确的规则,来进行现代化管理。

每个人都希望规则是明确的,是固定的,比如说迟到了就要受到处罚,这就是个明确的规定,那么老师迟到了,就要收处罚,这就是具体的规则。
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事情则是复杂的,因为抢救人而迟到,这个很显然,是不需要处罚的,但是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处理事情分别都是不同的部门。
做手术室在医院,排课表的是教务处,上报老师迟到的是另一个部门,而对老师做出处罚决定的,实际上则又是另一个部门,这种相互之间的,完全的不通气,完全是机械的按流程走,最终导致了这种荒诞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看的一篇文章,一个少了一条腿的残疾人,而且还是有特殊身份的,到了领取残疾赔偿金的地方,但是负责发放残疾金的人,在这种明显少了一条腿的情况下,坚持要求出示残疾证,否则不能领取。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法考证,类似于读者意林这样的杂志,当时看到这种事情,那愤怒值直接报表,如此明显的残疾,还非常办证,这发残疾金的人是眼瞎吗,恨不能手撕这个人。
但是等后来走入社会,慢慢理解了,其实那个发放残疾金的人,也许并没有那么十恶不赦,如果没有证就给了,那么到时候对账了怎么办?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没证就能发,这里面不知道会掺杂多少的腐败问题,看似不近人情的冷酷制度,背后本质上就是约束人性上的贪婪和恶。
就拿最近火爆的涟水中学17岁女中专生来说吧,姜萍的确是非常棒的,甚至可以用天才来形容,那么北大数学系会破格录取吗?

很多人都在说,中国各大名校怎么还不抢人,其实越是名校,他受到的约束和关注就越多,浙江大学回复了一句正在考虑可能性,就被群嘲,殊不知这已经是最大的勇气了,你要名校破格录取一个人,这风险是巨大的。
都说姜萍是天才,那么天才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天才就可以不经考试,跨过流程直接进入名校,你只要敢录取,明年就会有人专门盯着,你只要有标准,“天才”就会批量产生,早起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就是这样样子,原本是极少数天才的事情,硬生生被逼成了教育的竞赛。
特例和规则之间,永远都会存在冲突,这种冲突会一直以各种形式表现,甚至有时候看起来荒唐可笑,只是我们再遇到类似事件,心里不要只有怒火和情绪,也要明白,为了规则我们可能就是要牺牲一部分的绝对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