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三坦克的噩梦,枪挑虎豹,苏-100自行火炮的故事!

多才柑桔 2025-02-05 11:22:44

大家知道,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中期以后,德三军事工业为了获得对苏联坦克在技术上的优势开发出来一系列以“虎”式和“豹”式坦克为代表的新式坦克武器。

当然,尽管大家对“虎”式和“豹”式坦克的评价和看法并不一致,但要说德三军事工业力图获得对苏联坦克技术上的优势,这个目标他们无疑是做到了,而且,当德三“虎”式和“豹”式坦克出现以后,苏联方面失去的不仅仅是坦克技术上的优势,甚至就连苏联军队用以对付德三坦克的传统手段-反坦克炮也不那么灵验了!

其实,在““虎”式和“豹”式坦克出现的早期,苏联军队手里并不是没有能够对付它们的武器,例如当时苏联军队的苏-85、苏-122、和苏-152之类的武器就能够或多或少的对付“虎”式和“豹”式坦克,只是说是说起来对付的效率不是那么高而已。

不过苏联军队缺乏对付“虎”式和“豹”式坦克有效手段的现象在苏-100自行火炮1943年出现以后得到了改观,可以说这种武器的出现意味着苏联军队获得了一款可以枪挑“虎”、“豹”的神兵利器。

其实说起来,苏-100别说对付“虎”式和“豹”式坦克足够,甚至就连更晚出现的德三“虎王”坦克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所以,我今天这篇文章讲述的是苏-100自行火炮的故事。

简单的说,苏-100自行火炮是T-34坦克底盘和B-34型100毫米火炮结合的产物。

说起苏联的B-34型100毫米火炮,这种火炮拥有当时苏联其他火炮难以企及的优秀弹道和穿甲能力,但非常遗憾的是,这种火炮虽然性能出色,但重量实在是太大了,不但在前线很难进行有效的机动,甚至就连T-34坦克底盘也难以承受它的重量所以后来苏联火炮设计师在B-34型100毫米火炮的基础之上开发出来了新型、减重的的D-10S型火炮,后来安装到苏-100自行火炮上面的火炮正是D-10S。

经过射击测试,D-10S型100毫米火炮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125毫米的装甲,如果把射击距离缩短到1000米(这个距离D-10S火炮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是135毫米),那么当时的德三坦克没有什么型号能够经受住它的奋力一击!

实际上,苏-100自行火炮拥有的并不仅仅是新型火炮,同时它也安装了有助于车组迅速寻找、瞄准目标和射击的的车长指挥塔和新型光学仪器。

苏-100自行火炮在1944年下半年(7月3日)投入生产并并随后(1944年9月)装备苏军部队。

1945年2月,苏-100自行火炮前往前线,而在1945年3月的巴拉顿湖交战当中,苏-100自行火炮击穿了包括“虎王”在内的各式德三坦克从而成为德三坦克的噩梦。

当然,苏-100抢强大的穿甲能力并不意味着有这种武器大刀枪不入,因为在柏林附近的战斗中,仅仅苏联军队第二近卫坦克集团军就损失了12辆苏-100自行火炮(其中在巷战当中损失5辆)!

说起苏-100自行火炮出现战损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苏联设计师忘没有给这种武器配备机枪、加上这种武器没有旋转炮塔导致其在战斗当中的反应相当慢!

从1944年下半年(7月3日)投产到1945年战争结束,苏-100自行火炮被苏联军事工业生产了1350辆,苏联军事工业在战后继续生产(生产到1948年)这种武器,它的累计产量是3241辆。

虽然苏联坦克部队在战后迅速进入100毫米火炮时代,但直到1947年11月,苏联坦克部队任然保留着2628辆苏-100自行火炮作为备用装备。

显然,苏联军队在战后较长时间仍然保留苏-100,一来和这种武器的性能确实优秀有关,二来保留老式武器作为备用也是那个国家从沙俄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老传统!

残存的苏-100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被苏联军队陆续淘汰(苏-100在苏联军队当中末尾一次露面是在1981年9月的“西方81”军事演习),然后在苏联崩溃以后,莫斯科军队的作战部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彻底淘汰了这种武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大多数曾经装备苏-100自行火炮的军队已经淘汰了这种武器,但在世界的某些角落,这种武器却依然在使用和储备当中!

1 阅读: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