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战前研制的武器当中,不乏有些之前被寄予厚望,但是当战争爆发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却名声扫地的型号存在。
而在战前被寄予厚望,但在战争当中名声扫地的武器当中,T-28坦克无疑是名列其中。
从根源上说,T-28坦克在被研制出来的时候,立刻在苏联的多次阅兵式当中充当主角,而且T-28坦克和苏联早期的其他型号坦克不同,这种坦克没有参加“诺门坎”等战役来一展身手,所以当时大家对这种坦克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其威风凛凛的外观上,而对它的实际性能所知不多。
具体的说起来,T-28首次参加的军事行动是1939年苏联军队进军华沙。
由于在这次军事行动当中,华沙军队对苏联军队没有进行值得一提的抵抗,所以T-28坦克依然表现中规中矩,没有露出它存在的那些的弱点,恰巧相反,在当时的人们看来,T-28虽然不是什么性能卓越的型号,但性能也算说得过去。
同样是在1939年,T-28参加了“冬季战争”
当时,苏联军队第20重型坦克旅的105辆T-28参加了那场战争。
和进军华沙不同,“冬季战争”是一场真刀真枪的较量,所以T-28坦克的一些缺点在这场战争当中暴露无遗,T-28坦克最明显的弱点是在这场战争当中,赫尔辛基军队的37毫米反坦克炮可以轻而易举的击穿T它那看起来很厚的装甲。
同样是这场战争当中,外界首次缴获到了T-28坦克并窥探它的真正实力,当时,有2辆T-28坦克落到了赫尔辛基军队手里,并被其一直到了1951年。
由于防护能力不佳,所以“冬季战争”还没有结束,苏联军事工业就开始对T-28坦克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不过非常遗憾的是,这种改进后的T-28坦克在“冬季战争”结束之前苏联军事工业仅仅完成了14辆,虽然后来苏联军事工业还曾经打算再改进100辆同类型产品,但是由于另外一场战争的办爆发,这项工作苏联军事工业从来没有真正完成。
在冬季战争之后,T-28坦克经受的下一场战争是1941年6月爆发的苏德战争。
和在“冬季战争”当中的标表现类似,T-28坦克在苏德战争当中,尤其是苏德战争初期的表现也很差,远远没有达到苏联人在战前对它们的期望。
无可置疑,在苏德战争初期的战斗当中,苏联军队的T-28坦克受到了严重损失,实战表明,T-28坦克无力和德三坦克进行正面的交锋,总之一句话,T-28坦克在战争当中被对方击败了,那么,T-28坦克究竟在哪些方面比德三坦克更差呢?
下面就让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说武器,在当时T-28坦克的主炮是一门76.2毫米火炮,关于这种武器的具体性能我们先不去说它,我们只要知道,在战争初期德三坦克(战争初期德三军队的三号、四号坦克)的火炮还是以37毫米和75毫米短管火炮为主,长管37毫米、75毫米火炮还不见踪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T-28坦克的失败并不是它火力不足导致的
另外大家不要忘了,T-28在一门76.2毫米火炮之外还有几挺7.62毫米机枪,这些机枪虽然在和德三坦克交战当中发挥的作用不大,但是却足以阻挡对方的步兵靠近T-28坦克并实施破坏行动。
最有意思的是,尽管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T-28一直以其身材高大著称,但是具体的比较起来T-28的高度甚至还要比德三的四号坦克要低上6厘米(T-28坦克高度是2.62米,四号坦克的高度是2.68米)。
当然咯,6厘米的高度差不算很多,所以这个身高差距大家可能都没注意到,但这至少说明,T-28的尺寸还没大到过分的水平!
虽然很多人对T-28坦克的机动性持批评态度,但是,从爬坡度、越壕宽等指标上看,T-28反倒是比四号坦克更好一点。
另外在机动性的重要指标时速和续航力上看,T-28(时速45公里,续航力220公里)也不比四号坦克(时速40公里,续航力20公里)更差。
另外,虽然人们都喜欢提到T-28坦克装甲薄弱的缺点,但大家要知道,1941年夏天德三坦克遇到的T-28基本上都不是早期版本的T-28(早期版本的T-28装甲确实很差),而是以装甲增强型(20-30毫米装甲主,所再考虑到当时德三坦克的装甲厚度,所以在这方面,德三坦克确实没啥可以嘲笑T-28坦克的。
所以,从技术指标上看,T-28坦克并不比同时期的德三坦克更差,它之所以在战争当中名声扫地,更多不是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苏联军队在战争初期的战斗中的种种不足导致的,而在那些不足当中,燃料供应等后勤保障不足导致大量的略有故障的T-28被轻易的遗弃在战场!
另外,在战争初期留用过缴获T-28坦克的并不仅仅只有赫尔辛基军队,实际上德三军队也那么做过,他们甚至给自己留用的T-28起了一个746(r)的正式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