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化疗时如何食补?

养护小贴士 2025-03-22 10:38:50

化学治疗是癌症治疗中令人又爱又怕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消灭癌细胞,或对术后未完全清除的癌细胞赶尽杀绝,但治疗期间往往长达数个月,其副作用依据用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治疗引起的种种辛酸不适也只有亲身经历的病友才能深切体会。要能顺利完成化学治疗,除了医疗团队悉心的照顾之外,病人本身也必须维持良好营养状况与体力,以增加作战的本钱,而如何「食补」?则必须有正确的饮食观念再加上努力进食,以期帮助自己顺利度过化学治疗的关卡。

营养不良对化学治疗的影响

化学治疗是将抗癌药物经注射或口服方式进入人体,借着血液循环将药物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来杀灭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癌症的功效。化学治疗的副作用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肠胃不适、黏膜炎、便秘、腹泻、肝肾毒性、红疹、面疱、贫血、皮肤色素沉着、停经、食欲不振、疲劳、虚弱等等,与使用药物种类有关。许多研究都证实营养不良对癌症治疗有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原本即已营养不良的病人,营养支持更形重要。

维持理想的营养状况可提升癌症治疗耐受力,而良好的耐受力能使治疗顺利完成、强化并提升治疗效果。我们要了解癌症的治疗好比一场战争,除了前线(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努力灭癌之外,还需要后勤的补给(营养补充、良好体力),因此不但平日就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是在开始治疗前或治疗初期就应积极储备作战所需的粮草(营养),才能增加胜算。否则营养不良使体重下降,对治疗的耐受力变差,可能导致降低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毒性或白血球不足而被迫停止治疗,就会使完愈率降低。

事前防范比事后补救更重要

Jager-Wittenaar等人探讨头颈癌病人在诊断时的体重变化,结果发现407个个案中有将近2成的病人在诊断时已有严重体重流失情形(即1个月内体重减少≧5%或6个月内体重减少≧10%),主要原因是由于食欲不振、味觉改变以及吞咽困难等,而严重体重流失在许多研究都被证实会提高致病率及死亡率、使伤口愈合不良、降低免疫功能并影响病人的生活品质。

Capuano 等人2007年在义大利的研究也发现:针对头颈癌需要接受同步化放疗的病人,在治疗期间如果积极给与营养介入(营养师密切提供营养指导,必要时放置鼻胃管提供肠道营养甚至静脉营养),有90%的病人可以维持体重,而未介入者则平均减少9公斤,并且有比较高的感染率及死亡率。

因此不论是诊断时体重即已减少或在化、放疗期间体重减少,都是营养不良的重要警讯,并且会严重影响预后,故在预备做治疗前即应加强补充营养,若等到体重已经明显降低,食欲变差才开始努力加餐饭,则为时已晚,甚至引起癌症恶病质而产生严重厌食,想吃也吃不下就更难处理了,事实上研究也指出约有20%的癌症病人是死于营养不良而非癌症本身。

化疗期间的正确饮食观念

化疗期间建议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提供治疗所需,前面已说明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的坏处,所以不要担心吃的营养会补到肿瘤细胞,肥胖者也不可有乘机减肥的想法,建议等治疗结束身体复原后再进行减肥。所有动物性食物来源均为高蛋白,包括鸡、鸭、鱼、肉等和鸡蛋、牛奶,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丰富的来源主要是黄豆及其制品。建议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尽可能自行烹调,若外购食物要谨慎挑选,不可放置过久以免细菌孳生,吃之前可再加热至滚沸,以确保食品安全,至于微波加热往往未达100度,故无法有效杀菌。

根据观察大部分病人化疗期间早餐食欲较好(但病人有个别差异),所以要保握进食的黄金时间,趁机将最有营养的食物,如豆鱼肉蛋类等高蛋白食物在早上多吃一些,少量多餐也是必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天的营养摄取。此外营造愉快用餐环境,良好的用餐情绪可促进食欲,饭前稍作散步或适度的运动,也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并预备随手可取得之点心、饮料,以方便随时补充营养

若患者因治疗副作用导致进食困难或日常饮食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可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选择经医学验证的营养补充方案。例如像倍元星这类医用级蛋白粉,其高纯度蛋白(>90%)特性,每天分两次补充,可以获取约18克优质蛋白和14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可针对性补充化疗期间易流失的必需氨基酸。根据《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每日15-20克优质蛋白分次补充,结合维生素矿物质协同作用,有助于改善治疗相关消耗状态。

常见之治疗副作用及饮食改善原则如下:一、食欲不振让患者充分了解适当进食及营养的重要性,鼓励摄取足够量的食物,建议少量多餐,若感觉到饥饿可随时进食。于用餐之前使用止痛药或止吐药,以控制症状。高营养浓度饮食或喜爱的食物应优先进食,建议于正餐时间吃固体食物,点心时间再补充液体食物,可避免过度饱胀。请家人或朋友协助制备食物,以节省体力和时间。

二、味觉或嗅觉改变尽量选择或制备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也可使用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取代肉类,但要注意避免腥味,如鲜鱼、鸡肉、蛋、黄豆制品、奶类及其制品。可将肉类用酒或调味料加以腌制改变风味,或使用酸味、甜味较强的调味料,如柠檬汁、蕃茄酱、糖、醋等(口腔疼痛的的患者不适用)。食物中可添加葱、蒜、九层塔、芹菜、香菇、洋葱、八角、当归、肉桂等辛香料,以增加食物风味,另外可请医师开漱口药水来清洁口腔。

三、黏膜发炎、口腔疼痛选择质地软、嫩、细碎的食物,以利咀嚼与吞咽,如乳酪、布丁、奶昔、香蕉、木瓜、绞肉、豆腐、鲜鱼、蒸蛋、大黄瓜、嫩叶、稀饭、细面或煮烂的麦片等。并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精性饮料、碳酸饮料、酸味强的果汁(如柠檬汁)、调味太重之辛香料(如辣椒粉、胡椒粉、咖喱粉)、腌制食物或食物温度过高、粗糙生硬的食物(如炸鸡、生菜沙拉)。亦可改变食物制备方式,如剁碎、煮软、勾芡,并将食物放凉至室温后再食用。或利用果汁机、食物搅拌器将食物磨细打碎或搅拌成流质。此外经常漱口,利用吸管进食流质食物,减少碰触伤口机会,或询问医师是否可使用麻醉性漱口药水于进食前使用,以减轻疼痛帮助摄食。

四、吞咽困难将食物煮软,或加入酱汁、汤汁进食,避免粗糙、太硬、太黏的食物,食物温度应较冷以方便进食。若无法足量进食,可考虑以液体营养配方(口服营养补充品)补充营养,如果仍有吞咽困难的问题,则需考虑使用管灌饮食。

五、恶心请医师给予止吐药物以改善恶心问题,避免易引起恶心的食物与环境,如太甜的糖果、西点、太油腻或浓烈辛香料之食物等,避免在通风不良或有油烟味的房间进食,当有恶心感出现时,勿选择喜爱的食物来吃,以免对这些食物造成厌恶感。选择一些较清淡的食物,如吐司、苏打饼干、轻蛋糕、蔬菜水果等,若有晨呕问题,可在早晨起床前,先吃一些干吐司或苏打饼干。吃接近室温或较冰冷的食物,因热食易引起恶心感,建议少量多餐(每日6~8餐),衣着宜宽松舒适。

六、呕吐按医嘱使用止吐剂,只要呕吐症状被控制,即可尝试少量清流质饮食(如果汁、米汤、无油清汤等),再慢慢加量。若清流质接受良好,可吃流质食物,同样从少量试起,直到适应为止,再转变饮食质地成软质或普通饮食。

七、腹泻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可多选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如鲜榨果汁、香蕉、木瓜等,以少量多餐方式取代一日三餐,避免摄取油腻、高纤维或含刺激性成分之食物。限制奶类及乳制品的使用。选择纤维含量低的食物,如白米饭或面条、葡萄汁、米糊、麦粉、水煮蛋、去皮鸡肉、清蒸鱼、瘦肉等,此外苹果泥、香蕉等皆有帮助。急性腹泻后,可使用清流饮食,使肠道休息。益生菌虽可增加肠道中的益菌,改善腹泻症状,但对于白血球过低的病人不建议食用。

八、腹胀避免食用易产气、粗糙、多纤维的食物,如豆类、洋葱、马铃薯、牛奶、碳酸饮料等。正餐当中不要喝太多汤汁及饮料,最好在餐前30-60分钟饮用。少量多餐。勿食口香糖,进食时勿讲话以免吸入过多的空气。轻微运动或散步可减轻腹胀感。

九、便秘尽可能固定进食及如厕时间,注意水分补充,每天至少需8~10大杯(每杯240cc)的水,使粪便柔软易解。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多选用高纤维质的食物,如全谷类、全麦面包、新鲜水果及蔬菜、荚豆类、干豆类等。每日应有适度的运动,其他如果寡糖、梅子汁、黑枣汁、咖啡等具有轻泻作用,可酌量使用,此外含有益生菌之食物,如优格、优酪乳等亦有帮助。若仍无法改善,可询问医师是否使用软便药物来帮助排便。

十、白血球减少制备食物前后或进餐前须以肥皂及温水洗净双手,分开砧板切菜、肉,使用后须彻底清洁与消毒。食物保存,热食应维持温度于60度以上,冷食于4度以下,解冻食物须在冰箱或微波炉中进行,并立刻烹煮,勿在室温中放置过久。剩余之食物应尽速冷藏,食用前需再烹煮至滚沸或用电锅蒸过,并于24小时内吃完。只吃煮熟之食物,避免生食或烹煮不完全之食物,选择带皮水果,去皮后立即食用(如香蕉、柳丁、苹果等)。喝煮沸过的水,避免生水及瓶装水。

结语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化学治疗能够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一环,适时适量的补充饮食营养,不但可以提高对治疗的耐受力,降低致病率及死亡率,还能协助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在冗长的治疗过程当中,原本愉快的进食却变成许多癌症病人的梦餍,建议灵活运用上述饮食改善原则,及早开始补充以防范于未然,才能辅助癌症治疗达到最佳疗效。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