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一生中,忠诚与诱惑注定是长久相伴的。
——青玖情感
如果遇到了更爱的
关于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我是从工作室里的年轻女孩口中得到的灵感。那天女孩们边叽叽喳喳的吃着饭,边讨论着一个问题。
“假如有一天,已经有男朋友的你,遇到了另一个更喜欢的人,你会怎么办?”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女孩们却给出了很多种答案。有人表示会向现在的男友坦白,结束了这段关系后,再去追求更爱的;有人选择会将喜欢放在心里,仍旧跟现任在一起;当然也有人表示会偷偷去追求看看,觉得有机会,再考虑是否要跟现任分手。
这个问题乍看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但却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注定会为某个人动心,却很难只为某个人的动心。爱是冲动的,这也就注定了,冲动会带来诱惑。
当我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诱惑时,究竟该如何选择?是以情感为导向,追求爱情带来的刺激,还是坚守本心,把责任和承诺放在第一位。
这场责任与自我的碰撞,孰对孰错?弄清楚了它,也就弄清楚了,那些关于婚外情、出轨等问题的内核。
何为爱情里的忠诚
忠诚与忠诚也是不同的。亲密关系中的忠诚,有着它独有的解读。
社会学家迈克尔约翰逊,曾把“忠诚”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叫“个人忠诚”,是被对方吸引,对对方满意,希望关系一直持续而表现出的忠诚,也叫“我想忠诚”,这种自然非常理想。
第二种叫“强迫忠诚”,因为离开这个关系的代价太高(社会后果或经济后果),所以被动地表现出忠诚,也就是“不得不忠诚”。
第三种叫“道德忠诚”,来自于心里的道德、责任感,会把维系关系看成一种现有的责任,但要注意不能高估自己,也同样不能高估别人的“道德感”,因为道德,实际上“脱实向虚”,无法量化,也无法衡量的。
这三种忠诚共同构成了亲密关系中的忠诚。在亲密关系构建的过程中,这三种忠诚也根据阶段的不同,影响力各不相同。
在人们相识的初期,情侣间充满新鲜感,吸引力强烈,此时的忠诚主要是个人忠诚,即因为想长久的发展下去而表现出主动的、积极地忠诚。
在两个人交往一段时间或步入婚姻后,为了维系感情,彼此都投入了一定的成本。在这个时期,情侣双方会不断的衡量对方的优势、劣势,以及是否能够满足自己对婚姻生活的期待。此时能够保证忠诚,多是基于强迫忠诚的考虑,即离开了对方付出的代价要远高于与对方在一起。
当两个人度过的情侣交往或婚姻关系的磨合期时,就会来到道德忠诚的阶段。此时维系关系,已经成为了一种担当与责任,是道德的基本要求。
出轨的背后原因
那么既然已经有了忠诚的束缚,为何还会有人选择出轨?在这里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个忠诚度的计算公式。
心理学家认为:忠诚度=满意度+投入数量-可替代伴侣质量。
满意度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在亲密关系中表现的满意程度,投入数量是自己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投入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的总和,而可替代伴侣的质量是其他外来异性的诱惑力。
由此可见,会影响亲密关系中的忠诚度,进而导致出轨行为的,也就是满意度、投入数量和可替代伴侣价值这三大因素。
满意度主要与亲密关系中需求的匹配程度有关。比如男性希望自己的妻子温柔、体贴、孝顺、持家,女性希望自己的丈夫踏实、沉稳、忠诚、负责。当彼此的需求对方都能满足时,两个人就会迫切的想要在一起,也会从这段亲密关系中感受到幸福。当一旦需求不再匹配,满意度也就自然而然的降低了。
投入数量主要看夫妻双方是否善于经营感情。一段婚姻的美满与否,不只要看自己在其中投入多少,还要看是否能够引导对方进行投入。如果一方在婚姻中表现得付出过度,过于卑微,那么这样的婚姻多半也是不稳定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因为把对方“惯坏了”而出现婚外情,导致婚姻破裂的案例。
想要减少可替代伴侣价值,则需要提升自身的魅力。人们会在伴侣之外找寻其他的异性对象,主要是因为,其他的异性身上有伴侣所不具备的价值。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自身的价值越高、越优秀,其他异性对伴侣的吸引力也就越低。在婚姻生活中,提升自己,塑造自己与照顾对方一样重要。
婚姻是两个人的故事,需要两个人彼此成就,共同负责。婚姻的基础是爱情,但仅仅有爱情,构成不了婚姻。所以任何以不爱了为理由的出轨,都是愚弄他人,为自己开罪。
法无禁止皆可为!喜欢乱搞奸情的下流胚越来越多了,道德能约束什么!简直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