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因,金门县虽然距离厦门仅5公里,距离台湾岛200公里,但目前金门县隶属于台湾当局管辖。
主要原因3点:①历史军事原因: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台湾当局长期驻军控制该地区,形成实际管辖。②战略纽带作用:国家领导人保留金门作为两岸联结的纽带,避免台湾孤悬海外。③复杂国际环境:冷战时期美国介入台海,加之两岸政治博弈延续,金门现状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但历史的进程浩浩荡荡,如果厦门这2个工程建成,那金门县其实已经实质上回归。
工程一:厦门新机场(翔安国际机场)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定位为“两岸交流门户机场”,明确支持金门共用该机场。
建成后,金门民众可通过“小三通”半小时抵达厦门,再经翔安机场直达全球,替代目前需绕道台北或香港的复杂航线。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吴家莹指出,这将优化金门投资环境,推动“同城化”进程。
共用机制实质上将金门的航空命脉纳入大陆管理体系,形成“机场在厦门、服务覆盖金门”的格局。
工程二:厦金大桥(金门段)
厦金大桥厦门段(刘五店航道桥)已于2024年12月进入水上施工阶段,其索塔设计为象征“厦金一家亲”的“门”字造型。
该桥建成后将实现厦门大嶝岛与金门五龙山的直接连接,车程缩短至5分钟,彻底改变目前依靠船只或绕道台湾本岛的交通困境。
尽管金门段因民进党当局阻挠暂时停滞,但金门县75%以上民众持续联署支持建设,国民党籍民意代表陈玉珍等政治力量也在推动破局。
若厦金大桥与翔安机场如期贯通,金门将成为两岸统一的“示范窗口”,其回归进程将加速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正如金门青年张阳扬所言:“金门与厦门本就是一家人,桥与机场只是让回家路更顺畅。”金门回归确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