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澳大利亚靠谱吗

习惯养成指南 2025-03-15 23:13:24

2025年2月21日,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遵义号"在澳大利亚近海首次实弹演习,使用澳洲铁矿石制造的炮弹完成射击。该行动既是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实战检验,也是对澳方近期军事挑衅的回应。其实早在2月份,中国舰队已经大张旗鼓地穿越了巴西兰海峡了,下一步明显就是对着澳大利亚去的,但是他们的国防部竟然毫无反应。

一、为什么中国要选择去澳大利亚演习?

我觉得有以下3点,如有缺失,请在评论区补充。

1、立威与威慑:中国通过实弹演习和绕行澳大利亚的行动展示海军实力,破除外界对“中国武器无用论”的质疑,证明“武器的批判”能力。

2、反制挑衅:针对澳大利亚近年频繁配合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如军机侵入中国领空),演习是“正当防卫”式反制。

3、试探美国反应:选择澳大利亚这一“外强中干”的盟友立威,既能避免直接冲突,又能观察美国对盟友的支持力度。

二、澳大利亚真实的军事实力如何?

1、中等规模但技术先进:澳军总兵力约6万人,但装备现代化程度高,如F-35战机、霍巴特级驱逐舰等,且与美国共享情报及基地资源。

2、区域投射能力有限:缺乏独立的大规模远征能力,但凭借地理优势可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后勤支点”。

三、“拿下澳大利亚”网民热议的可行性分析

网友评论:粤港澳大湾区,原来是广东、珍珠港、澳大利亚啊。

但如果真的发生,也存在较大困难,比如:

1、军事代价高昂:澳本土防御纵深大,且有美军协防,强行军事行动需付出远超收益的成本,类似后唐灭蜀后因统治失策反致内乱的教训。

2、国际秩序制约:现代战争受国际法、经济制裁及全球舆论约束,单边行动易引发孤立,如网页5所述李存勖失信导致的统治危机。

3、非军事手段更有效:经济合作(如铁矿贸易)与外交博弈仍是中澳关系主流,历史案例(如郭崇韬受贿争议)显示,灵活策略比硬对抗更具可持续性。

总之,期待祖国的更加强大吧,也许不久的将来,不需要动一刀一枪,就可以直接收回澳洲呢?

0 阅读:6

习惯养成指南

简介:随便写写,随便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