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到一些新闻,真是忍不住叹一句:这世道,变得也太快了吧!
就像这次,上汽集团的第三季度净利润暴跌了93.53%,这个数据实在太震撼人心了,简直让人有点不敢相信。
这可是曾经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啊,怎么会一下子陷入如此困境?
咨询了一些内行人,他们道出了其中的真相:
某种程度上,可能不止是上汽的问题,而是很多传统车企的痛!
首先,在于对电车不重视
倒不是说现在不重视,而是重视的时间太迟了!
上汽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譬如早在2015年左右,一些新兴的汽车品牌就已经全力投入到电动车的研发中了,比如我们熟知的蔚来、小鹏、理想。
这些新势力早早地押注了未来的方向!
而反观上汽集团,他们的内部的希望(智己汽车)直到2020年年底才正式成立,晚了可不止一星半点。
这就好比马拉松比赛,人家都跑了好几公里了,你才刚刚系好鞋带。
更令人疑惑的是,一些传统车企还抱着“船大不怕慢”的心态。
去年,韩国起亚的一位高管还放言,说等中国车企“烧钱烧死了”,他们再来捡便宜。
结果呢?
根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二大汽车进口来源国。
其中中国生产的特斯拉的Model Y,成为了最受韩国消费者欢迎。
真是应了那句话:“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之外的钱。”
所以,上汽集团业绩下滑,某种程度上是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的结果。
消费者的需求在快速转变,如果还抱着过去的成功经验不放,不愿意主动求变,那么被市场淘汰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太依赖过去成功的经验
讲真的,像上汽这样的大厂,过去靠合资品牌赚得盆满钵满,也难免会形成路径依赖。
毕竟,过去那种“一手资源、一手销量”的好日子太安逸了,一时半会儿要打破这种惯性还真不容易。
想让他们在一个风头突变的电动车时代里调整策略,可不是说变就能变的事儿。
所以,很多的不好的习惯还沿用到现在!
譬如很多车企,还在试图用卖燃油车的方式来卖电动车...
比如过分强调动力参数,或者将电动车当作燃油车的“替代品”来推广。
在他们看来,什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冰箱彩电大沙发…都不重要,结果可想而知。
以前大家是没得选,只能无奈接受车企的给的配置,但现在情形不同了,肯定玩不动。
此外,他们的供应链的固化还很严重。
说到底,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需求完全不同。
前者围绕发动机和变速箱,而后者则是电池、电机、电控。
要适应后者,去改造供应链,单靠采购部门根本推动不动。
因为其中涉及的都是“利益牵绊”:
有的是自己的子公司,有的是多年的战略合作伙伴,这种关系网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身。
说白了,既要照顾内部“关系户”,还要满足市场转型需求,到头来只能妥协了事。
如此一来,这些传统车企就只能继续吃“老本”,在快速变革的市场中渐渐掉队。
最后,就是内耗比较严重
说白了,这类车企人际关系复杂,即有中资、又有外资,想要齐心转型很难。
举个例子,有的合资车企计划发力混动市场,对抗比亚迪的强势增长。
本该抓紧推进,然而,一项决策在内部得绕几个弯:
先过内部层层会议,再提交到股东会和董事会,大家反复权衡了几个月,最后结论竟然是“技术方案达标,但成本控制不下来”。
但更棘手的问题是:这时候开始纠结要不要自主研发,结果一讨论又是大半年,最后还是停留在“研究方案”阶段。
市场机会早就流失,竞争对手早跑得不见影了。
这种情况还不算最糟。
更尴尬的是,有些合资新能源品牌,明明好不容易在年中实现了“月销过万”的成绩。
但内部的关注点却不是如何扩大销量,而是考虑如何“控制亏损”。
有高层直接提议,“不如少卖点车,卖多了亏损反而更大。”
在这种内耗中,很难说能适应变化。
最后,回到话题的开头,说了这么多,可能有点像马后炮。
因为明眼人都知道这些问题,这些巨头内部的高层也很清楚这些问题。
但道理容易懂,真正行动却难上加难。
所以,上汽也好、其他传统巨头也罢,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大的——只能期待他们能够涅槃重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