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检查和人工培养

医用模版 2025-04-02 19:48:28

细菌的形态检查和人工培养

(一)细菌形态检查

细菌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通常用光学显微镜油镜头,放大1000倍左右观察细菌的形态,而细菌的内部超微结构,则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数万倍方能观察。

1.非染色标本检查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主要可观察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形成及运动情况。

2.染色标本检查法

(1) 单染色法  用单一染料染色,可以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特点,但不能鉴别细菌。

(2)复染色法  用两种以上的不同染料染色,可将不同细菌染成不同颜色,除可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外,还能鉴别细菌。最常用的有

革兰染色法

方   法  细菌涂片经火焰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1分钟,再加碘液媒染1分钟,然后用95%的酒精脱色30秒,最后以稀释复红复染30秒。

结   果  菌体呈紫色的为革兰阳性菌,呈红色的为革兰阴性菌。

原   理  主要由于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不同;其次G+菌等电点(pI2—3)比

G-菌(pI4一5)低,故G+菌与碱性染料的结合力强于G-菌。

实际意义  可鉴别细菌,选择使用抗生素,研究细菌致病性。

细菌染色法中还有抗酸染色和荚膜、芽胞、鞭毛、细胞壁、核质等特殊染色法。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细菌的方法

1.提供充足的营养

2.合适的酸碱度PH7.2—7.6

3.适宜的温度37℃

4.合适的气体环境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

培养基(culture medium)

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称为培养基。培养基应具有细菌必须的营养成分,调好所需的酸碱度,做到绝对无菌。

1.按营养和用途不同,可分

(1)基础培养基(baisic  medium)牛肉浸液十蛋白胨十NaCl十磷酸盐,调PH至7.4即成。此外,蛋白胨和肉膏汤也是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2)增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基础培养基添加其他营养物质(生长因子、葡萄糖、血液、血清、酵母浸液等)

(3)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促进目的菌生长,抑制其他菌生长,从而使目的菌从混杂的标本中分离出来,如SS琼脂。

(4)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在基础培养基中加特定的作用底物十指示剂,从而鉴别细菌。如EMB琼脂。

(5)厌氧培养基(anaerobic  medium)用于专性厌氧菌的培养。

2.按物理性状分

(1)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大量纯种菌的繁殖,也可用于增菌及生化反应。

(2)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加入1.5%-2.5%的琼脂,凝固即成固体培养基。常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和纯种菌的保存。

(3)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加入0.3%-0.5%的琼脂,呈凝胶状态,常用于生化反应和细菌动力的检查。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⒈ 在液体培养基中情况

(1)混浊生长  大多数细菌为此种状况。

(2)沉淀生长  专性厌氧菌及少数链状排列的菌为此状态。

(3)表面生长  专性需氧菌往往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

2.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菌落(colony)将细菌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经18—24小时培养后,由单个细菌生长繁殖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

菌落常表示纯种菌,其特征具有鉴别意义并与致病性有关。一般分为三型:

光滑型菌落(smooth  colony S型)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粗糙型菌落(rough  colony  R型)表面粗糙、干燥,边缘不整齐。

粘液型菌落(mucoid  colony M型)表面粘稠,有光泽,似水珠样。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