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医用模版 2025-04-02 19:50:29

一、细菌的感染

(一)感染的来源

1.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

传染源

(1)病人  经常排出病原菌,污染周围环境,传播给他人。

(2)带菌者  包括健康带菌者(健康人携带病原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和恢复期带菌者(有些传染病患者恢复后在一定时间内仍继续排菌),都是重要的传染源。

(3)病畜和带菌动物  是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可由病畜和带菌动物传给人。

传播方式与途径

(1)经粘膜感染:

①呼吸道感染  由病人或带菌者的痰液或咳嗽、喷嚏时排出含菌的飞沫,经呼吸道途径而感染他人,如白喉、肺结核、百日咳等均为呼吸道传染病。

②消化道感染  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等排泄物污染食物或水,经口食入而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伤寒、痢疾、霍乱等。

③泌尿生殖道感染  病原菌通过人与人密切接触而感染。如淋病、梅毒、麻风病等。

(2)创伤感染

①细菌经皮肤粘膜的细小破损或外伤进入机体引起感染,如皮肤化脓、破伤风病等。

②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病原菌通过蚊、虱、蚤等节肢动物叮咬传播而引起感染。如鼠疫、乙型脑炎、出血热等。

(3)多途径感染  有些病原菌的传播可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等多种途径。如结核分枝杆菌、炭疽杆菌等。

0 阅读:2